天下趣聞

节能减碳时代 进化论说不清石油来源

节能减碳时代 进化论说不清石油来源
人类在工业化发展的150年,已经消耗了地球上一半的石油。Getty Images
第114期
艾莉丝

油价高涨,升斗小民怨声载道之余,不禁要问:石油还能烧多少年?

全世界有几亿辆汽车,许多飞机来来往往。远程大型客机波音747一次就要加燃油85吨,已经除役的协和号超音速客机要加96吨油。目前已经有了充电的汽车,但充电的飞机还是飞不起来。全世界每天的原油消耗量非常惊人,1996年时就已突破七千万桶,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预计,到2020年时将达到每天1亿桶(每桶159公升或42加仑)。

现有石油还可以用百年

其实不用着急。据OPEC估计,按现有开采量,OPEC国家储藏量还能用80年,非OPEC国家的储藏量可能有20年。OPEC已查明的蕴藏量最大的产油国为∶沙特阿拉伯(2,614亿桶,约290亿吨)、伊拉克(1,120亿桶,124亿吨)、阿拉伯联合大公国(978亿桶,108亿吨)、科威特(965亿桶,107亿吨)、伊朗(926亿桶,103亿吨),这还不包括美国、俄罗斯和中国等非OPEC大国。

据美国能源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00年1月1日为止,全世界石油的总蕴藏量为10,160亿桶(约合1,320亿吨)。人类在过去工业化发展的150年中已消耗了一半的石油,保守估计,地球上至少曾蕴藏二千多亿吨的石油。

石油由动物腐化演变而来?

科学家普遍认为,石油是史前动物在高温高压下腐化而产生的。然而科学家们一直不解的是:到底需要多少次的史前生物毁灭,才能产生这样多的石油?石油是否仅仅由动物的腐化演变而来?

我们知道人体和动物的身体70%是水,在地球表面会腐烂掉。按现在的理论,只有在地下的高温、高压下,碳水化合物才能分解成碳氢化合物成为石油。全世界的人口是70亿,假设每人体重平均70公斤,加上人类饲养的牲畜(野生动物因分散不计),不难计算大概可以产生3亿吨原油。即70亿×2(人+牲畜)×70×30%=2.94亿吨,大约等于3亿吨。

OPEC的数据指全世界每年消耗大约29亿吨原油。换言之,把现在所有人类与牲畜完全转换成原油,这3亿吨只够用1.5个月。石油是由动物的腐化演变而来的说法实在难以说服人。

有人说史前的生物个体大、数量多。我们假设史前「庞大」的动物有大有小,平均每个体重1吨,仍按有效成分30%计算,要形成二千多亿吨石油得有近七千亿头史前生物,地球上怎么装得下?况且它们都还需要一个生存环境。假设它们的生存密度达到了今天人类的水平,即70亿头,那么就需要100次的集中屠杀和深度掩埋才能生成两千多亿吨石油。

但是,考古的发现并不支持这样的论断。科学家认为二亿五千万年前小行星撞击地球时开展恐龙时代,到六千五百万年前小行星的撞击地球造成恐龙的灭绝。从寒武纪到白垩纪,目前只发现有六次大灭绝,其中最有意义的两次灾变是小行星撞击造成的地表面灭绝。但是,在地表面恐龙灭绝只会腐烂掉,不能生成石油。

假设存在集中灭绝和深度掩埋,那么就需要有突发性的板块运动,像「揉面」一样地突然把动物埋掉,因为缓缓的地壳运动只会使尸体腐烂,最终成为骨骼化石,地震和火山也只能造成局部灾变。但是目前地质学的研究发现认为,自从有了生物后,板块只有缓慢的地壳运动,没有全球性的突发性运动。何时有这样庞大的力量?目前也难以解释。

从种种对石油的成因分析,质疑了传统理论认为石油是由动物的腐化演变而来的观点。

「进化论」离「宇宙真相」有多远?

以上的证据与发现几乎都是对于我们不疑有他的「常识」的莫大冲击。既然科学常识是有问题的,那么人类一直以来所认为的「宇宙真相」,离真正的宇宙真相究竟相距多远?

虽然目前大部分科学家承认进化论,但是毕竟它只是一个学说,在逻辑上仍然有许多漏洞,严谨的科学家都对这个学说持保留态度。关于人类从何而来?生命的起源为何?这是所有科学研究中最重要也是最严肃的问题。用一个还未能确定的学说当作教科书的内容是令人质疑的与不正确的。

不断发现的考古证据更是对进化论有力的反证。如果说一个反证就足以推翻进化论的逻辑基础,面对这么多的例子,是否还能说它们只是偶然的发现?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未來通勤模式 駕「飛天車」去上班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對於每天開車或是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的上班族來說,通勤的費時和擁擠的路況是個難以揮去的夢魘。但是在不久的將來,…
921送帳棚 SARS送口罩
1999年921大地震時,歐都納將三卡車價值好幾百萬元的帳篷、睡袋和禦寒衣物,直接送到災區。2003年SARS期間,…
新土改幾成黃粱夢 失業潮引發爭地潮
作為一個社會群體來說,中國農民近半年來絕對是「超級媒體明星」。2008年10月,中國當局聲稱自己為農民開啟了「土地承包權流轉」這一「新土改…
愛嬌姨餐廳 盤盤都有茶風味
當您來到鹿野高台品茗、乘飛行傘遨遊天際後,肚子餓了怎麼辦?沒問題!有家餐廳不僅讓你吃飽喝足,它的餐點每道都讓你吃出茶風味!「愛嬌姨茶餐」…
香港特首一窩黑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這是唐朝詩人白居易的〈麗人行〉頭一句。沒想到一千多年後的香港,卻是「三月三日大遊行,維港海邊多黑人。」…
明清宮廷齒牙保健祕方
牙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而牙醫診所的儀器令許多人害怕。因此,牙齒保健很重要。以下是牙齒的保健小偏方: 1. 漱口:…
更多的競爭不必然造成更大的進步
「有競爭才有進步」這句話在台灣深入人心。因為過去我們有太多不會受到競爭的特權事業,它們在利用特權謀利的同時,卻沒有明顯的進步,…
無分古今 秋節千里共嬋娟
中秋月滿,皓魄當空,千里萬里,四海皆同。中秋佳節是華人的盛大節日,百千年來,人們每逢此夕,都要闔家團圓,焚香拜月、吃團圓飯、吃月餅、賞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