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趣聞

节能减碳时代 进化论说不清石油来源

节能减碳时代 进化论说不清石油来源
人类在工业化发展的150年,已经消耗了地球上一半的石油。Getty Images
第114期
艾莉丝

油价高涨,升斗小民怨声载道之余,不禁要问:石油还能烧多少年?

全世界有几亿辆汽车,许多飞机来来往往。远程大型客机波音747一次就要加燃油85吨,已经除役的协和号超音速客机要加96吨油。目前已经有了充电的汽车,但充电的飞机还是飞不起来。全世界每天的原油消耗量非常惊人,1996年时就已突破七千万桶,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预计,到2020年时将达到每天1亿桶(每桶159公升或42加仑)。

现有石油还可以用百年

其实不用着急。据OPEC估计,按现有开采量,OPEC国家储藏量还能用80年,非OPEC国家的储藏量可能有20年。OPEC已查明的蕴藏量最大的产油国为∶沙特阿拉伯(2,614亿桶,约290亿吨)、伊拉克(1,120亿桶,124亿吨)、阿拉伯联合大公国(978亿桶,108亿吨)、科威特(965亿桶,107亿吨)、伊朗(926亿桶,103亿吨),这还不包括美国、俄罗斯和中国等非OPEC大国。

据美国能源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00年1月1日为止,全世界石油的总蕴藏量为10,160亿桶(约合1,320亿吨)。人类在过去工业化发展的150年中已消耗了一半的石油,保守估计,地球上至少曾蕴藏二千多亿吨的石油。

石油由动物腐化演变而来?

科学家普遍认为,石油是史前动物在高温高压下腐化而产生的。然而科学家们一直不解的是:到底需要多少次的史前生物毁灭,才能产生这样多的石油?石油是否仅仅由动物的腐化演变而来?

我们知道人体和动物的身体70%是水,在地球表面会腐烂掉。按现在的理论,只有在地下的高温、高压下,碳水化合物才能分解成碳氢化合物成为石油。全世界的人口是70亿,假设每人体重平均70公斤,加上人类饲养的牲畜(野生动物因分散不计),不难计算大概可以产生3亿吨原油。即70亿×2(人+牲畜)×70×30%=2.94亿吨,大约等于3亿吨。

OPEC的数据指全世界每年消耗大约29亿吨原油。换言之,把现在所有人类与牲畜完全转换成原油,这3亿吨只够用1.5个月。石油是由动物的腐化演变而来的说法实在难以说服人。

有人说史前的生物个体大、数量多。我们假设史前「庞大」的动物有大有小,平均每个体重1吨,仍按有效成分30%计算,要形成二千多亿吨石油得有近七千亿头史前生物,地球上怎么装得下?况且它们都还需要一个生存环境。假设它们的生存密度达到了今天人类的水平,即70亿头,那么就需要100次的集中屠杀和深度掩埋才能生成两千多亿吨石油。

但是,考古的发现并不支持这样的论断。科学家认为二亿五千万年前小行星撞击地球时开展恐龙时代,到六千五百万年前小行星的撞击地球造成恐龙的灭绝。从寒武纪到白垩纪,目前只发现有六次大灭绝,其中最有意义的两次灾变是小行星撞击造成的地表面灭绝。但是,在地表面恐龙灭绝只会腐烂掉,不能生成石油。

假设存在集中灭绝和深度掩埋,那么就需要有突发性的板块运动,像「揉面」一样地突然把动物埋掉,因为缓缓的地壳运动只会使尸体腐烂,最终成为骨骼化石,地震和火山也只能造成局部灾变。但是目前地质学的研究发现认为,自从有了生物后,板块只有缓慢的地壳运动,没有全球性的突发性运动。何时有这样庞大的力量?目前也难以解释。

从种种对石油的成因分析,质疑了传统理论认为石油是由动物的腐化演变而来的观点。

「进化论」离「宇宙真相」有多远?

以上的证据与发现几乎都是对于我们不疑有他的「常识」的莫大冲击。既然科学常识是有问题的,那么人类一直以来所认为的「宇宙真相」,离真正的宇宙真相究竟相距多远?

虽然目前大部分科学家承认进化论,但是毕竟它只是一个学说,在逻辑上仍然有许多漏洞,严谨的科学家都对这个学说持保留态度。关于人类从何而来?生命的起源为何?这是所有科学研究中最重要也是最严肃的问题。用一个还未能确定的学说当作教科书的内容是令人质疑的与不正确的。

不断发现的考古证据更是对进化论有力的反证。如果说一个反证就足以推翻进化论的逻辑基础,面对这么多的例子,是否还能说它们只是偶然的发现?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SOFU舒.服」的MIT之路
lativ事件發生後,很多人都在想:台灣網路成衣自創品牌,到底還有誰是完全的MIT? 據「東森新聞」調查報導,網路自創品牌lativ、…
中共對台輿論戰 招數大公開
目前流亡澳洲的中國著名法學家、自由作家袁紅冰,於2009年出版時造成轟動的《台灣大劫難》一書中,…
日震災兩週年 遙望復原路迢迢
3月11日,日本311地震屆滿兩週年,其中受影響最全面與深遠的福島核電廠災變,正面臨空前的災後清理難題,…
烏漆抹黑的「三剛」南方澳閃亮的星星
在南方澳距離大海咫尺、海產店林立的漁港路上,保留台灣1960年代漁業、工業歷史見證的「三剛鐵工廠文物館」,散發著在地文化氣息。 步上窄窄、…
登觀音山 漫步水岸 徜徉在動靜皆宜的八里
說起「八里」,您首先會想到什麼呢?要活動筋骨,可以挑戰觀音山;想了解人文歷史,這裡有十三行博物館;渴望療癒,傍晚的渡船頭是首選——…
重逢
感情故事,好像美麗的不多;坑坑巴巴,像一點兒也不悅目的傷口。尤其隨著年紀增長,愈是老練世故,張口即是謊言、言不由衷的本領也就愈驚人。…
中國疫情封鎖 加速美國供應鏈重組
中國第一大城上海經過長達兩個多月時間封鎖後,終於重新開放地鐵和公車線路,逐漸放鬆疫情管制,美國佛蒙特大學(The University…
《尚書》中的養生
記得第一次讀《尚書》,古文尚未讀熟,很多文字都不明白,甚麼「格」就是「來」的意思,多彆扭啊!不過,在能看懂的一些句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