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台湾永续旅行协会 市井小民的一大步

台湾永续旅行协会理事长陈盈洁(左)与秘书长郑丹妮(右),因曾在文化行政部门共事而成为志同道合的好伙伴。丹尼尔摄影
台湾永续旅行协会理事长陈盈洁(左)与秘书长郑丹妮(右),因曾在文化行政部门共事而成为志同道合的好伙伴。丹尼尔摄影
第116期
赖宛琳

随着绿色旅游、环保旅行概念的兴起,各国政府也逐步着手针对旅游行程本身进行相关认证。不过,以亚洲而言,目前对于旅行社、旅游地商店、交通运输公司及饭店等旅行业者的相关绿色认证制度,仍然相当少见。

在欧美国家,绿色与有机饭店的认证制度行之有年,近十年来更着重于永续议题的讨论。其中于2002年成立的「国际永续旅行协会」(Sustainable Travel International,简称STI),专门针对不同规模的「旅行业者」所设计、建置的「永续旅游生态认证计划」(Sustainable Tourism Eco-Certification Program,简称STEP),可谓全球数一数二的认证制度,并在2008年受到联合国评定为最高等级的永续旅行认证。

在台湾,有两位小女子,她们并非鼎鼎大名的社运人物,也不是胸怀远大抱负的理想家,她们仅仅希望能够为自身的土地、文化奉献更多。为了不让台湾「永续旅游」的发展与国际脱轨,她们靠着自己的棉薄之力,没有企业的加持、也没有学者撑腰,尽力推广旅行的全新态度。

这两位自称「很平凡」的女子,就是「台湾永续协会」理事长陈盈洁以及秘书长郑丹妮。

说起当初为甚么会踏入这个领域,理事长陈盈洁略带腼腆地解释,因为和郑丹妮先前曾在文化行政机关共事,对彼此都有基本的信任和做事的默契。之后虽然各自拥有不同的人生规划,然而基于对地球的珍视,让她们再度走到一块。

当时旅居英国的陈盈洁,接到资策会老长官、畅销书《三杯茶》译者黄玉华的邀请,希望能够协助她与美国「国际永续旅行协会」合作,在台湾成立推广永续观光和责任旅行观念的组织。基于对于老长官的信任和敬重,陈盈洁毅然决然地接下了这份重责大任。

「其实当初我也搞不太懂甚么叫做永续旅行,就上网看了很多文章。」在做过大量研究功课后,陈盈洁发现,亚洲人、包括台湾人在内的永续旅游观念,要补齐的简直太多。很多人一听到永续旅行,多半会将之和绿色、环保联想在一起,但陈盈洁解释:「永续旅行可以有很多面向,从你携带环保餐具、参观当地工厂,到你吃当地的料理、购买当地纪念品,这些都是永续旅行的一部分!」

回台后,陈盈洁找了昔日同事郑丹妮协助公关、营销工作,在黄玉华的指导下,于2008年成立「乐活旅行家」社会企业,出版相关概念书籍作为企业资金,以推行永续旅行作为企业志向。

然而,满腔的热血抵挡不了几成「黄昏产业」的出版业。并非以「赚钱」为目的的「乐活旅行家」因而陷入困境。

为了转换组织型态,陈盈洁不断与总部位于美国波特兰的「国际永续旅行协会」接触洽谈,终于在2011年正式成立台湾分会,以新的模式继续推广永续旅行。

集结市井小民 重视实做态度

「我们这个协会各行各业都有,有爱开车的,也有专注于社造文化保存工作的,也有信息业、建设公司的朋友,大家就自己的力量与时间来支持理念的推广。」陈盈洁笑吟吟道。

她认为,台湾在环保推广教育上,其实做得相当进步,几乎多数人都已经有基本的环保观念。可是在业者这部分,却做得很少。因此陈盈洁希望可以藉由帮助业者获得STEP认证,慢慢带起观光景点永续经营的风气。她解释道:「我们的目的不是要你付钱然后我们帮你得到这个认证,重点是希望你可以在达到认证标准的过程当中去学习、被教育。认证根本赚不了甚么钱的啦!」

郑丹妮接着说:「STEP认证追求的并不是最后通过与否的结果,而是把认证程序当作一个教育工具,着重于协助旅游产业去创造一个管理冲击的系统,透过自愿性的循序渐进,让业者在认证过程中学习、提升。」

也因此,对于协会要达到甚么样的认证目标或是推广效果,陈盈洁坦言没有预设,她认为有多少力量就做多少事,剩下的就交给「缘分」来决定。

「跟其他有坚强组织的协会比起来,我觉得台湾永续旅行协会能走到今天,是靠着一群市井小民用自己的时间与想法,慢慢地相互感染、堆栈起来。碍于目前的资金和规模,我们并不会要求有甚么样的时间表。」陈盈洁谦虚地说,在某些朋友的眼里可能还是会觉得协会的效率太差,很难成就大事,但她还是希望能一步一步来,从小事做起,至少是稳定、持续的前进。

「对我们而言,最重要的不是理论,而是能不能真正做到。我们想成就的精神,其实是能够在现实面执行的,所以就要回到一般大众立场去思考,如何让一般人能够被感染。」

目前台湾永续旅行协会除了四处推广「永续旅行」的概念和认证外,也透过与相关产业的合作、主持广播节目等,一步步踏实地走出「属于自己的旅行态度」。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豬開口示警:明年米貴,後年房屋無人睡
  2007年中國大陸網路上廣為流傳一則「豬開口」說話的奇聞:遼寧省中部鞍山市郊區的一戶農家,家養的豬出欄了,趕上豬肉能賣上好價錢,…
從奧運看台灣職棒
自從當年簽賭案爆發之後,台灣職棒一直找不到振奮人心的方式。國家隊在國際賽的表現似乎變成了唯一的大補丸。國際賽有好表現,觀眾入場數就會增加;…
2014年3月──數字看中國
緊跟李嘉誠 北京房產大亨拋253億資產 《證券日報》3月3日報導,北京最大房地產發展商SOHO中國主動收縮在上海的布局戰線,…
《父親》猶如驚悚劇 揭開失智症患者的世界
近年來,各國有不少探討失智症的電影,年邁的父母逐漸喪失自理能力,或者曾經親密的伴侶忘記了自己、忘記了親人。過去依稀的輪廓日漸模糊,…
小擦撞快速擺平 PAMO線上和解書小兵立大功
開車族免不了都有事故經驗。事故有大有小,大車禍必定找保險公司斡旋理賠,小擦撞則多半想迅速擺平,息事寧人。 而這樣的場景你可能不陌生。…
快樂頌
我的生活喜樂洋溢 不是因為有名車華宇 只因為有大大的天空和胖胖的雲   沒有人為我唱詠嘆曲 海風的陣陣撩撥 早已在我的心弦上奏出絕妙好音…
還記得二戰時……
記憶還是遺忘?──《我記得》(Remember)(新片)導演:艾騰‧伊格言(Atom Egoyan)演員:克里斯多夫‧普拉瑪(…
吃吧,勇敢的中國人!
編按:開放中國食品進入台灣並非一朝一夕,2006年中國陽澄湖大閘蟹被驗出含致癌抗生素「硝基呋喃」,600多公斤的大閘蟹被民眾吃下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