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的各种思想,包括经济策略在内,都常受到他们特有文化的影响。武侠小说是台湾的特殊文化,其中有很多幻想奇遇。我们的经济策略也常有幻想或常寄望于奇遇。
武侠小说的男主角常不须努力,只因找到秘笈、遇到隐世前辈、吃到仙果灵丹,就得到天下第一的武功,连对手聪明美丽的女主角也会爱上他。二十年来我国的亚太营运中心、三通直航、ECFA、乃至瘦肉精牛肉的进口政策,政府和很多人都认为就是可以让台湾经济脱胎换骨的灵丹,有些人士也真的用武侠小说的用语说这些灵丹可以让台湾「打通经济的任督二脉」而成为东亚中心(武林盟主)。然而这种想法却都是建立在台湾地理位置最优越,是东亚地区中心这个不正确的假设之上。
武侠秘笈或灵丹若人人可得,很多人都得到同样高超的武功,那大家没甚么差别,也不能得到多少好处。武侠小说吸引人之处,在于只有一个人能得到秘笈灵丹,因此很多人都不惜一切去找寻秘笈和灵丹。如果许多国家都可以成为东亚中心,不仅竞争过程辛苦,竞争的结果大家平分得到的利益也不会太大。但过去二十年我们编织了一个故事说我们有比别人优越的条件,只要开放或自由化就可以成为东亚中心。
台湾地理位置是亚太中心?
马总统各项经济的策略就是建立在这种武侠小说式的立论之上,所以他认为我们不必计算代价成本,一定要吃三通直航、ECFA、和瘦肉精牛肉这些灵丹,然后台湾就可以成为东亚中心,可以达到633。我们来回顾一下马总统的说法:
2008年1月7日,马英九先生说台湾「地理位置好到不行」,「如果外星人要到地球开店,台湾一定是地王,最值得做企业总部」。2009年4月23日马总统说,他要凸显台湾地理优势,「连外星人来地球,也会选择落脚台湾」。2008年大选时的《治国》一书中说,「台湾的位置在东亚中心,飞机飞到东亚各大城市只要三个多小时,海运也只要约53个小时(p.139)」,「亚太营运中心……如果那时候做成的话……包括上海大小洋山港会不会建都成问题(p.142)」。马英九先生2007年11月25日说「开放三通,中国大陆资金来台及中国观光客来台,只要政策开放,不需政府投资,就能让台湾成为东亚地理中心」、「开放政策后,台湾扩大内需,加强基础建设,将使台湾未来经济成长率达到百分之六,失业率降到百分之三以下……2016年(国民所得)增到三万美元」。2011年6月15日马总统又说「美牛这关过了之后,台湾就整个都活起来了」。
由马总统这些言论可看到,原来他的633和各种政策主张都建立在台湾这种连外星人都要来住的中心位置优势上。
然而这种优势却不是事实,而是假造出来的。上述53小时的说法被马总统一再强调,但却是个错误的数据,它的出处是当年规划亚太营运中心政策时承包商所提供的图片。这张图选了六个港口做东亚主要港口,而算出高雄到其他五港所需时间之和为53小时,在六港中最少,所以承包商说台湾是在区域的最中心。
以釜山取代马尼拉 亚太中心北移到上海
仔细看看就可以发现,这图中竟然没有釜山这个至少和高雄一样重要的港口,却有马尼拉这个排在后面很多的港口。但若以釜山取代马尼拉,中心就会北移到上海,我们亚太中心的美梦就做不下去。这种错误的中心说法,以讹传讹,浪费了台湾的许多想象和努力。
外星人若移到地球,其速度一定很快,住哪里都无所谓。现代交通也很快,距离的一点差异已不重要,能否成为中心或大港,本地的产量和需求量才最重要,要抢中国货的生意,高雄要多一次的转运,很难和中国各大港竞争,所以国人请勿再用地理位置做中心的梦想。
我早就曾指出这种台湾是中心之说法的错误(2008年2月28日,本专栏文章〈台湾能做中国的中心和门户吗?〉),但很多官员显然没看过。不久前我在一场研讨会上再次指出那53小时的错误,有位专业的官员想为政府辩护,说我不能拿现在的情况去否定90年代的政策,因为90年代上海仍比不上马尼拉。但为甚么只选那六个港口?特别是选了马尼拉而不选当时已比马尼拉大两倍以上的釜山?这与上海无关。而且事实上90年代中期政府推动亚太营运中心政策时,上海也已超越马尼拉。所以就算用90年代的情况,高雄或台湾也不是中心,现在当然更不是中心。
那位官员虽似承认依现在的情况高雄和台湾应非中心,但现在马总统和官员们却仍假设台湾的地理位置好到不行,只要开放就可以成为东亚的中心,实在很不务实。他们甚至不务实地认为当年若三通直航,中国的港口就不会发展起来,台湾就「仍」是东亚的中心。但事实是当时的梦想幸好没真正投入大量成本去追求。
现在的事实是,2010年东亚十大货柜港除新加坡、釜山和高雄外,都在中国。上海运量超过高雄的三倍,七个港加起来是高雄的13.4倍,用这些重要港口来算,我们绝非中心。
幸好梦没做成
虽然有人还梦想这些货都经台湾港口出口多好,但我们有这么大的设备吗?中国若自己不盖大港口,货物怎么运来台湾转运?除非中国没有今日的发展,否则中国自己就一定要有那么多的海港运量和大海港才能把物品运出口。而中国自己有比高雄大很多的港口了,又为何要来高雄转运?航班一定往货物多的地方靠,中国的港口运量是高雄的十多倍,有七个港比高雄大,我们若还要做中国门户或转运的美梦,是有点好笑。
当年我们若先做好极大的港埠设备以转运中国货品,现在那些设备必有很多闲置,所以幸好梦没做成。那些说当年若三通直航,上海就不会发展起来而台湾可做中国门户的人,等于是暗中假设中国不会发展。可是中国会发展成很大,却又是那些人主张要做中国门户和中心,以及要亲中的理由。由此可见这些人说法中有极大的自相矛盾。
要做中国的中心和门户的主张,除了可能是某些人要亲中或让台湾对中国开放或依赖中国的借口之外,也可能是一种阿Q的想法。阿Q打输别人就骂别人是「儿子打老子」,嘴上占一点便宜。台湾有些人羡慕中国之大又无能力反攻大陆,就用要做中国的中心和门户这种说法来安慰自己且放弃该有的努力。我要一再揭穿这种幻想的原因,就是希望台湾能脱离幻想,务实地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别再梦想依赖别人或灵丹秘笈。
陈博志
作者为前经建会主委、总统府国策顾问、台湾大学经济系主任暨经济研究所所长。现任台湾智库董事长,为台湾经济发展与国际金融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