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是仅次于「行政、立法、司法」外的第四权,也是社会大众获取新闻、信息、知识,甚至是建立价值观的最重要管道。
但许多民众对当今媒体颇为失望,各类批评不胜枚举:「单一化」、「腥膻色」、「八卦当道」、「浮夸不实」、「假新闻充斥」、「沦为政治、商业团体的传声筒」、「缺乏国际观」……
在社群网站当道、信息爆炸的时代里,传统媒体更是经营困难。为了提高收视率、增加点击率、扩大市占率,许多媒体纷纷弃守专业,倒向「置入性营销」怀抱,让媒体所产制的内容更加劣质,进入恶性循环。
2009年9月1日记者节这一天,几位资深媒体人却跳了出来,成立了一个新的网络媒体──新头壳(newtalk)。在这个不少媒体倒闭或退场的大环境里,还有人硬着头皮投入市场,令许多人相当讶异。新头壳更明确宣示,绝对不做置入性营销,要让媒体真正的专业化经营。
找到「空白区域」产生社会影响力
时间过了将近三年,新头壳交出了怎样的成绩单?
新头壳创办人之一,现任新头壳总制作的庄丰嘉说:「有主流媒体工作者跟我讲,『我以后在你们这边用笔名写稿露出好了!』为甚么?显然确实有很多有理想的媒体记者需要这样的平台,而目前媒体没办法满足这样的条件。」
新头壳创建了怎样的平台?为甚么其他主流媒体反倒做不到?
几位新头壳创办人,包括总顾问胡元辉(前公共电视总经理、自立晚报社长、台湾电视公司总经理)、董事长苏正平(前新闻局长、中央通讯社董事长、台湾新闻记者协会第三任会长)、总制作庄丰嘉(前中央通讯社副总经理、台湾新闻记者协会第十任会长)等,都是资深媒体人。他们有感于台湾媒体的乱象,在设立之初,就决定要做一个专业的媒体,并发挥选择议题的影响力,报导重要但主流媒体却容易忽视的议题。
新头壳董事长苏正平指出:「目前台湾媒体的状况并没有充分反应社会现实,主要是因为某些新闻故意被贬低。我们希望把这比例、把这平衡重新建立起来。」
苏正平认为,台湾主流媒体或大媒体对某些新闻会刻意不报导,或认为不值得报导,但这些新闻却是有价值、有市场的、需要被看见的。而个人媒体、小的媒体却又没有能力报导,就形成了一块「空白区域」。新头壳企图在大、小媒体间找到新的平衡,不仅在经营上可行,也可以产生社会影响力。
因此,新头壳创办之初就在网站上设定了许多栏目,包括政治、财经、国际、两岸、司法、人权、媒体及生活。除了政治、财经、生活等一般常见的分类外,新头壳非常重视国际新闻、媒体新闻、NGO(非政府组织)、社会运动、环保、人权及中国民主的议题,因为这几类在主流媒体中通常是被贬低的。
追踪特定议题影响社会政策
以2010年发生的苗栗大埔征地事件来说,当年6月9日苗栗县政府动用警力、怪手封路毁田,主流媒体一开始几乎完全忽视这则新闻。
当时一位公民记者大暴龙将〈当怪手开进稻田中……〉的报导放到Peopo公民新闻平台,引起热烈议论。但主流媒体及一般民众仍未意识到这是个重大的议题,新头壳却注意到了,随即派出正职记者前往采访,并予以追踪报导。接下来,在许多非主流、网络媒体的跟进报导发酵下,终于引起主流媒体重视,并促使当时的行政院院长吴敦义介入召开协调会。
此外,新头壳是台湾少数把「报导媒体」作为主要议题的媒体。苏正平表示,在国外,有关媒体的新闻绝对是非常重要的新闻,因为媒体在社会中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它的动态、它的重要人士,在国外都是重要的报导对象。「在台湾很怪,几乎没有报导,通常都是吵架了才报,像是今年苹果集团跟旺旺中时吵起来的时候才报导。」
新头壳早在一年多前就相当关注「旺旺中时媒体集团」。从最早陈云林来台时,连战、宋楚瑜争相会见陈云林,当时《中国时报》总编辑夏珍将此事描述成「A咖对C咖」,并置放头版头条报导,导致夏珍被调职一事开始,新头壳就相当关心台湾的媒体被中国影响的问题。今年初旺中集团董事长蔡衍明接受《华盛顿邮报》专访时有关六四和两岸统一的言论引发争议,以及旺中集团并购中嘉有线电视案,都持续被新头壳以相当的分量报导追踪。
就旺中案而言,苏正平认为台湾是民主、开放的社会,他期许媒体环境是多元发展的,如果一个媒体集团为了其他利益而背离事实、背离专业,「那我们会持很怀疑的态度。」
由于对旺中集团的持续监督报导,导致蔡衍明私下向新头壳表示,希望来拜访董事长苏正平。但苏正平以时机不妥,而且沟通应该有更适当的公开场合为由婉拒。
此外,新头壳更对中国政府企图影响台湾媒体报导一事进行调查追踪。今年3月底福建省省长苏树林来台前,新头壳独家取得一份「2012福建省长访台宣传计划」资料,该份数据显示苏树林来台前,即已对来台五天的行程如何采访,以及在《中国时报》报导的版面进行规划。
待苏树林3月24日抵台,28日离开,新头壳等《中国时报》所有相关报导完成后,才将该份文件及比对结果公开,结果几乎所有规划与实际刊出版面、篇幅相符。新头壳记者林朝亿为了审慎报导,特别致电厦门市新闻处长陈相华,确认《中国时报》与厦门市新闻处间确有协议、也确有金钱往来之交易。这个独家报导事证明确,促使主管机关经济部在5月时裁定开罚《中国时报》40万元。
苏正平强调,「我们报导,会从一个角度去切入,但是绝对不会扭曲事实,只为了符合我们希望这事情的发展方向。」因此,新头壳不管报导媒体新闻、社运议题、环保问题、中国问题,都会确认两方的说法。以苗栗大埔事件为例,就一定会查证苗栗县政府及县长刘政鸿的说法;报导文林苑都更案,就一定会查证台北市政府及市长郝龙斌的说法;报导大巨蛋的抗议,就一定会查证远雄的说法;报导李惠仁「不能说的秘密」就也一定会查证农委会的说法。
专业记者+公民记者不需业配、不违背良知
因为走出了一条独特定位之路,发挥了对社会的影响力,时至今日,新头壳的新闻在Yahoo、MSN、Hinet、新浪等各个入口网站都可以看见,而网友在搜寻数据或新闻时,也很容易看到新头壳的报导。庄丰嘉说:「各种看到新头壳的管道,蛮平均的,呈现很健康的状态。」
影响力与日俱增的新头壳,实行的是专业记者与公民记者一起合作的方式,在传统大媒体与个人小媒体间找到一个新的定位。「公民记者可以在我们的平台上自制影音节目,编写新闻,有些我们可以再精选加以专业化编辑。像大埔事件在新闻还没报导前,就已经先上过我们节目,所以我们比主流媒体更早跟进。」庄丰嘉描述着新头壳的运作方式。
另外,新头壳也有各个地方的特约记者,也有几位外电的专门编译人员,在国外也有协助撰稿的通讯员,让新头壳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正职人力,就可以获取最多的在地议题及国际新闻。
「主流媒体确实遇到很大的架构性问题,而我们专业地去设定议题,让很多主流媒体的记者反而觉得这边可以发挥影响力。」苏正平说道。
也因为能见度扩大,影响力增加,甚至有广告主找上门来,愿意用一则新闻一万元到一万五千元的代价购买新头壳的新闻报导。以新头壳精简的人力来说,这样的收入,几乎可以让新头壳很简单的就在竞争激烈的媒体环境中生存。
但新头壳完全拒绝了这种交易,「我们当初说不做,当然就不做。」苏正平认为:「媒体是一种带有意识型态的产品,这个意识型态不见得是统独。而我们当然也有一定的意识型态、一定的坚持与立场,我们比较在乎的是我们的新闻是不是在议题选择、处理上合乎专业,不违背当初创办的初衷,是不是遵守一些基本价值,像是民主、自由、人道、环保的价值。」
难怪有人硬是要将新头壳在蓝绿的政治光谱中分类时,苏正平笑称他不在乎外界怎么归类,「我只希望让有理想的记者能够真正秉持专业从事新闻工作,不需要有业配、不需要违背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