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兰县的好山好水孕育出优质农特产,除三星葱、鸭赏外,金橘年产量居全台之冠,高达九成。金橘蜜饯远从日本统治时期就颇负盛名,甚至外销日本成为日本人喜爱的甜点。
不过,就像许多农产品都得面对大丰收时的「谷贱伤农」,宜兰金橘也多次遭此窘境,一斤二、三元的价格,根本不敷采收成本,果农血本无归。
以「橘之乡」商标闻名的「旭工实业有限公司」,总监洪美芳谈到1979年时与先生林枝漫投入金橘生产的因缘:「公公种了许多金橘,有一次采收后载去给盘商,被砍价很火大,气得说宁可烂掉也不卖。」公公也寻求儿子的支持:「你太太在学校教食品,怎么不自己做蜜饯来卖?」
改变传统蜜饯作法》 真空糖渍做出自己敢吃的蜜饯
为了解决金橘滞销问题,当时在宜兰农工(宜兰大学前身)食品科任教的洪美芳,于是与先生林枝漫一起研究蜜饯制造方法。过程中发现,传统蜜饯因糖渍时间必须15到30天,且需加温到100℃以上,果皮会产生「褐变」现象,必须用漂白剂漂白以增加卖相;为了延长保存期限,也添加了防腐剂等。
看到这种情形,洪美芳心想:「这种蜜饯怎么能吃。」家里的老阿嬷也说:「要做蜜饯就要做自己敢吃的!」
因为心系教学工作,洪美芳原本对制作蜜饯一事不甚积极,可是公公却提供土地给林枝漫盖工厂,鼓励他趁年轻时创业。「只好跟着先生撩落去!」
于是,夫妇俩开始着手搜集数据,思考如何打破传统蜜饯的制造方式,研发出不会褐变、不加漂白剂的生产方式。
「如果在真空中糖渍、加热,是不是就可降低沸点?」灵机一动,整个研究曙光乍现。林枝漫开始自己动手设计糖渍设备,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失败,终于完成在真空下60℃煮沸的作法,解决了「褐变」的问题,让不加漂白剂的梦想成真。
这种保有自然风味、独步世界的金橘蜜饯,可是林枝漫与洪美芳历经五、六年的苦心研究,以及卖了一栋房子所换来的成果。
蜜饯糖果化》
宜兰农业局展售会一炮而红
林枝漫与洪美芳把努力开发的成果,拿来与朋友分享,每个人品尝后都赞不绝口:「你们怎么不卖呢?」
偶然机缘下,夫妇俩将研发出的成果找到注重质量的名产行来销售。起初销量不多,洪美芳上班时还可兼送货。真正打开知名度的转折点是宜兰县政府农业局的产品发表会。
「当时农业局力邀参加,我们想还没包装怎么展?农业局却一直催,还说你们很有料、很特别啦。」洪美芳回忆起这段故事时表示:「真的被赶鸭子上架!」
为了参展,洪美芳想方设法要把产品弄得不一样。当时「李咸」(蜜饯零食)都是糊糊碎碎的,没甚么质感,洪美芳就把金橘蜜饯用玻璃纸一粒一粒包装成糖果,看起来就像是日本进口的产品。
想不到,临时急就章出场,洪美芳的用心与巧思却一炮而红。展出会场记者涌来争相报导产品的独特性与坚持自然糖渍的精神。另外,林枝漫中兴大学毕业后,却愿意回乡与担任教职的妻子共同创业,从事最具地方性的农业生产,乡下地方有「学者」做农,也意外引起话题。这时,洪美芳才发觉自己的产品在外人眼中是如此可贵,从而坚信走这条路是对的。
1987年时,在朋友打气鼓励下,打出自己的品牌「橘之乡」──取意来自金橘的故乡。第一个产品则在同事建议下取名「贵妃金橘」,因为当时无线三台都在演杨贵妃的戏,取名「贵妃」,消费者马上可联想在一起,也有甜蜜的感觉。
建蜜饯形象馆》 产销合一自己给自己舞台
橘之乡开始推出自然风味的蜜饯后,恰逢台湾社会大众的食品卫生观念慢慢打开,农委会也鼓励厂商通过CAS的认证。洪美芳向来重视食品卫生,给消费者健康保障,自然而然成为健康蜜饯的领导品牌后,统一超商前来洽谈合作,而且无须上架费。
外人看来的大好机会,橘之乡却拒绝了,「时机尚未成熟。因为消费者还不懂,我们的成本高、单价高,如果没有特别解说,产品光摆在那边可能不被认同。」这是洪美芳的理念与坚持。
为了直接面对消费者,橘之乡设立形象馆为产品架设舞台,自己介绍自己。「一定有很多人在找天然的好东西,来这里,让他们直接了解我们在做甚么。」
橘之乡产销合一的经营方式,可是宜兰农业的先驱,虽然销量不算大,但摆脱了被剥削的宿命,开启了农业经营的新里程碑。
火灾后重建》 化危机为转机成立宜兰第一家观光工厂
未料,经营甫上轨道的橘之乡不幸在1991年发生火灾。因为没有经费重建,原本只想把损害的屋顶翻修,但原来工厂的动线不佳、生产流程不顺,林枝漫与洪美芳左思右想后决定重建。「既然老天告诉我们要重盖,那就咬牙贷款重盖。」洪美芳语带感谢地表示,本来当时贷款利息高达10%至12%,幸得农委会协助申请到中美基金5.5%的低利贷款,让他们大大喘气。
工厂重建后,经营压力更大。由于没有透过中盘、没有通路,林枝漫只能靠自己更加勤奋跑业务、拜访游览车司机,以及配合农委会、外贸协会、一乡一特产等活动,慢慢打开市场与自有品牌的知名度。
与此同时,「橘之乡」产品屡获食品赛大奖,因而成为宜兰县政府待客的甜点,甚至连外交部、农委会官员出国访问都来此采购礼品。「橘之乡蜜饯」俨然成为具有台湾味的「县礼」及「国礼」。
十年前,宜兰县府计划推出「兰阳博物馆」时,一些在地企业共同发起「兰博家族协会」,橘之乡受邀请成为创始会员,因而学习到如何透过博物馆、文化馆的建立来保存在地文化与引发参访者的学习动机。
因此,当工研院与宜兰县政府推观光工厂时,「橘之乡」便在第一时间报名加入,并于2008年成立宜兰第一家观光工厂──「橘之乡蜜饯形象馆」,让民众有机会了解宜兰的金橘文化与体验亲手做蜜饯的乐趣。
当两岸签订ECFA造成中国农产品低价输入,以及2011年发生食品添加塑化剂风暴时,许多农业产品相关厂商受到波及,橘之乡的业绩却没有受到影响。接手蜜饯形象馆的第二代经营者林鼎刚经理表示:「因为本来就做直客,消费者一直很了解我们。而且无添加防腐剂、色素的生产流程就摊在阳光下,民众看得见反而觉得更安心。」橘之乡以健康、自然的基本精神,无惧各种挑战。
林枝漫夫妇从漫无头绪的情况下,投入蜜饯生产,虽然困难重重,但总能适时将危机化为转机。洪美芳表示:「感谢老天爷、感谢许多贵人的协助。」
为了缅怀当初的创业精神,成立观光工厂时,林枝漫特别设立一个「信念的盘石」招牌,写道:「三十年前从这根柱子开始,我们建立了橘之乡,也建立起对产品应有的信念,如今房子翻新柱子依旧,提醒我们莫忘初衷。信念才是最坚固的盘石。」
回归自然的风味,坚守经营的初衷,「橘之乡」无愧为宜兰人认真打拚与金橘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