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下着蒙蒙细雨,「手信坊创意和菓子文化馆」周六一早依然挤满了参访人潮,除了学校团体、合家亲子游外,还有马来西亚与新加坡团体。
看来,手信坊不只在台湾「顶港有名声、下港有出名」,还红到国外去。
走进文化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日本风格的鸟居、樱花道。最令人好奇的则是「手洗区」,许多小朋友跟着大姊姊示范:「拿起长把水瓢,第一杓淋左手代表静身,第二杓淋右手代表静心……」手信坊文化馆副馆长吕怡琳解释说:「在日本,水是很神圣的元素,可以洗净心灵上的罪恶,在很多庙宇前都有手洗区,所以『手洗』是日本文化礼俗的代表与象征。」
接下来,老街上的庭园造景依旧是日本风,还有日本关东煮、章鱼烧、小丸子等日式美食,一时间不由得心生错觉:「这,是走在日本京都吗?」两旁广告牌的导览介绍,从日本和菓子演进、台湾麻糬种类、选用材料到手信坊文化馆的传承、创业、经营理念及得奖作品等,则可让喜欢知性之旅的参访者,由日本氛围中慢慢感受到台湾在地风味。
转进室内展览区,又来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樱花落瓷杯」,背景故事诉说当年手信坊的总经理陈世洋前往日本,与和菓子大师胜田安一于樱花下共饮清酒时,一片樱花飘落瓷杯里,胜田一句「残念」(可惜),激起陈世洋把和菓子引进台湾的动机,进而以「手作为信,名食成坊」,成立「手信坊」菓子铺的一段渊源。
有了这一层认识,对于手信坊带有日本味也就不足为奇了,甚至对这段故事延伸出来的品牌意象,有着深深的感动。
文化馆中还展出许多难得一见的日本礼俗文物搜藏品,包括女儿节、男儿节、婚纱喜庆用品等,让人了解「伴手礼」如何与「厚礼数」(重视礼数)的日本文化连结。另一旁则是台湾最受欢迎的蛋卷、凤梨酥生产线,民众透过橱窗清楚看到生产过程,对食品安全卫生更有信心。
馆中还有台湾早期和菓子、麻糬制作器具以及让人亲手体验的「捣麻糬」,吸引了许多小朋友在此小试身手。至于人气超夯的亲手制作绿豆糕、桃小町,亲子游更是不可错过,因为自己动手做、自己品尝起来,怎么说都是「喔伊细」(好吃)!
参观至此,除了眼观、耳听、手动外,来客最喜欢的刺激嗅觉、挑动味蕾的免费试吃也上场了,经过这一站,口碑与掌声不绝于耳。文化馆副馆长吕怡琳表示,来手信坊就是要来个视、听、味、触、嗅、声的「全感」体验,才会不虚此行。
手信坊和菓子,以日本细腻的精神为基底,再融入台湾食材、人文及口味,让台湾人与和菓子更「对味」。为了选用健康食材,手信坊还特别与花莲农民合作,采用当地特有红米来生产,别有一番风味。
「手信坊」于2010年开馆至今,已吸引近百万人次参观,目前仍不断推出新产品来满足民众的味蕾。总经理陈世洋希望将手信坊打造成具有台湾特色的米食文化代表,让外国旅客想到台湾就会想到「手信坊」,不仅能「到此一游」,还能深刻体认「台湾和菓子文化的传承」。
喜欢美食糕点的朋友,不妨来此体验「日本风格、台湾品味」的和菓子文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