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

美澳研究 海洋暖化速度远超过预期

一旦海平面上升,昔日的观光小岛恐难保。
Getty Images
第15期
向天星

美国与澳洲的气候研究员在英国《自然》期刊发表的报告说,由于气候变迁影响,过去40年来,全球海洋暖化速度比先前想象的还要快50%。这份研究让科学界对海平面上升速度与后果提出的警告再添一件。

由于海洋温度升高,将导致水量增加,造成海平面上升、淹没小岛国,也可能对全球各地人口密集、地势低漥的三角洲地区带来浩劫。

根据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研究发现,全球暖化,将导致北极在2040年消失大部分。目前北极大约以每年8.6%的速率在缩减,相当于每年消失6万多平方公里的冰山面积。

因为暖化使得海平面上升,全球第一个被海水淹没的有人居住岛屿恐怕就是南太平洋国家巴布亚纽几内亚的岛屿加特利群岛。

加特利群岛只高出海平面1.5公尺,海岸线逐年逼向陆地,大树看起来像长在海里,在普通的天气开车过桥,车子都已经被海浪冲到,岛上的主要道路,几乎已成为水深及腰的汪洋,农地也成为烂泥地,因为无法农作,生活所需必须仰赖政府补给船。

研究预估,如果海平面上升20英吋,连太平洋马绍尔群岛80%的陆地也将淹没在海中。

此份报告也对去年赢得诺贝尔奖的「政府间气候变迁问题小组」(IPCC)所提的大型报告提出不同看法。因为计算机气候模型做出的预测,与科学家从海洋搜集的数据之间,有令人费解的落差。

此份澳洲天气与气候研究中心的新研究,是首度有模型数据与观察数据趋于一致。该研究使用新方法,测量1961年到2003年间,700公尺深的海洋温度。研究显示,热能暖化造成海平面每年上升0.53公厘,而非政府间气候变迁问题小组报告所说的0.32公厘。

英国《自然》期刊稍早的一篇研究报告,则是首次精准计算海洋温度影响飓风发生频率的程度。报告指出,从1990年代以来,飓风发生频率激增,40%应归因于暖化的海洋。

西方国家所称的飓风,是在大西洋酝酿的强烈气旋,其威胁范围包含中南美洲、加勒比海与美国南部地区,起因有好几种,其中之一是至少达到摄氏27度的温暖海洋,造成湿热。

另一个原因称为垂直风剪,这是主要阵风的角度,风剪决定初期风暴究竟是发展成飓风的涡轮状,还是破散消失。

伦敦大学学院班费德防灾研究中心的两位英国学者桑德兹和李亚当,观察美国1965年至2005年每年飓风的气象数据,并将该数据与50年的平均值作比较。数据显示,半世纪以来,平均每年约有6个飓风,其中约有一半是强烈飓风。但1996年到2005年之间这10年以来,每年发生的飓风已增至8个,大约有4个是强烈飓风。

飓风在美国登陆变得越来越频繁,统计显示,大约每3年会增加1个。在飓风产生因素中排除风的角色后,研究人员计算出,每升高摄氏0.5度,飓风的活动将增加40%。桑德兹认为,这个发现对试图了解全球暖化是否助长飓风发生的计算机分析员可能有重大帮助。虽然有许多专家曾经提出这个假说,但仍受到许多未知因素的限制。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炎夏易出汗 體味知多少
日本進入梅雨季後,大約一個半月都是濕氣較重的天氣,加上日照越來越強烈,走幾步路就可感覺到腋下出汗。雖然使用止汗劑可以暫時抑制汗水,…
台灣民主再深化的貢獻
本文付梓時台灣已經再度選出下屆的總統。從民國八十五年(西元1996年)第一屆民選總統到現在,台灣民眾已經選出五任總統。民主一次比一次深化,…
和興有機文化村絕處逢生
來到和興村,置身於這個四面環山、綠意盎然的山中小聚落,蝴蝶和蜻蜓迎面飛舞,一小群雞、鴨、鵝,還有幾隻兔子悠閒漫歩,十分自在。…
世界工廠成本增加 美企撤回本土
全球企業管理顧問機構波士頓諮詢集團(BCG)指出,美國製造業似乎有望迎來復興。隨著中國大陸工資水準不斷上升,世界工廠的優勢不再,…
揭開瑪雅文化的神祕面紗
由於影片《2012》的賣座,直接也燃起了一般人對片中背景──瑪雅文明的好奇。專攻西洋文化史、西洋史學史、世界古文明研究、超心理學等,…
「洩漏國家機密」 華裔美人遭北京判刑8年
美籍華裔地質學家薛峰7月5日在北京被判8年徒刑,罪名是「竊取國家機密」。中國商業活動的標準與界限,再次引起世人質疑。 原籍西安、…
習近平為何先提「反人類罪」再去「鎮江」?
2014年12月13日,大陸當局舉行了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儀式上發表講話,首次提到「反人類罪」,…
五月天的樹海與花海
時序進入五月,在北台灣,只要走到郊外往山頭一望,眼前的景象您一定不陌生。這片林口台地的山頭上滿滿一片樹海,穿插著白色與金黃色的花海。阿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