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你的老朋友孙越!」人称「孙叔叔」的孙越常说的这句话,令许多人印象深刻。
个人形象鲜明的他,在演艺事业如日中天之时,选择告别五光十色的演艺圈,转而投入公益活动,从捐血、拒烟、「饥饿30」到呼吁年轻人勿晚归等,代言的倡导短语,句句家喻户晓。也许是历练、也许是年纪,孙越总予人稳重、安心的感觉,而他带给社会的正面力量,各界有目共睹。
转移目标》 人生不一定要退休坦然面对生老病死
已届83高龄的孙越,曾经以其独到的见解,公开发表数篇关于「生、老、病、死」的文章,对「老年」与「退休」的话题,有其精辟的诠释。
演员出身的孙越认为,「退休」这个名词在19到20世纪中比较容易被关注,但发展至今,与部分群众已没有太大关系。因为许多人可能在某领域有其专业的成就,可能有其终身使命,比如学术研究等,并非以职业生涯来界定;或者,如有其他意愿,也可以放弃曾经的辉煌,专心经营新的发展──对这样的人来说,退休的概念是薄弱的。
关于这种「不退休」生活,孙越分享了他的经历:「我59岁离开演艺界。1983到1989年间,我决定每年花八个月的时间从事公益,剩下的四个月,拍完二部电影,其他时间我用在服务。我知道我后头的路要怎么走。」他期许自己做终生义工,在生命、体力、时间许可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做好每一分服务。
「这情形下,只不过是转移了一个目标,后边要做的,可能是他自己的心愿,可能是他终身希望的事情。」孙越认为,这与个人际遇有关,让人思考将来的生活该怎么延续,本质上只是一种转移、改变,并非长远的休息。
大自然是向导》 每年生日更新遗嘱把每天当最后一天
孙越在2000年的生日当天立好遗嘱,并且每年更改一次遗书,作为自己的生日礼物。「我用写遗嘱的思考过程来调整自己,想着如何『把每天当最后一天』。」一般被避讳的老与死,孙越觉得再自然不过,也呼吁人们勇敢面对。
一次家庭聚会时,全家初次体验摩天轮,孙子、孙女们决定要和孙越搭乘同一车厢,理由是:「以后爷爷离世,这会是一个好纪念!」思想开明的孙越不但不觉晦气,反而开心「生死教育」在家族中的彻底落实。他也在访视安宁病房当中,看见癌症病患的亲属之间因担忧对方不能接受事实而衍生的「白色谎言」,导致最后的时光中仍无法交心。孙越认为,在如何看待老、病、死的话题上,坦白与勇敢,才是让亲人们彼此之间关系更紧密、更正确的方式。
「在我们生存的环境里,会有种植、发芽等等这种事情,都是大自然的变化。」对于「老」,孙越早在40岁时,便展开双臂迎接。任何时机、任何地点,看见的任何人、事、物,都是他的「心灵向导」,「走在路上、机场、菜市场、医院,看到小孩、年轻人、老人,从人群中都可以学习。」以周遭人们的生活为参照或对比,可以更清楚自己人生的下一阶段想怎么过、要怎么过。
人生态度才是关键》 超越金钱和健康当个快乐老人
孙越以他一贯宏亮而低沉的声音,不疾不徐地说:「看看那些不管出国或归国、电影院内或医院里生病的老人,为甚么有人生了病还是能那么快乐?你还是可以看到生病的老人开心地对小孩说话!」
孙越希望人们可以一同探索与观察,从中必然能够发现,老人快乐与否,和金钱、健康并无绝对关系,「对人生的态度」才是关键。「所以生命对我来讲,每一阶段都像持续的四季,可以各展其美。」孙越表示,这是他个人的目标,而他也在过程中不断修正想法。即使现在经济上不富裕、身体健康不佳,他仍认为,自己的老年生活一点也不匮乏。
例如原本孙越需换人工关节,但医师们开会评估,他有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心脏装了四个支架,若施以手术,会是高危险群,故不适合开刀换关节,只能以类固醇加麻药注射来舒缓不适。「我知道我身体没有办法了,但我不觉得人生就这样完了。」
2011年的某一天,孙越住院,他意识到因为严重的气喘,接下来无法长时间讲话,推动公益活动可能会受影响。他开始祈祷并向神寻求答案,诚挚希望自己的生命是被充分使用的。「之后有一天,我一个人在长廊拄着手杖走路,心情突然豁然开朗。」他领悟到,身体上的障碍,并不能阻挡他充实自己的人生、停滞他服务人群的步伐。对于突如其来的灵感,他感到欢喜无比。
那一年,他住院四次,没有影响到工作。
我在唱副歌》 老年如副歌旋律最优美
「我在唱副歌。」将老年阶段比作「副歌」,是孙越以智慧的历练所下的充满新意的注解。他解释,一首歌曲,从头唱起,到最后结尾的副歌,涵盖了整首歌的主题。除了交代了歌曲的结尾,在整首歌曲中,副歌的旋律也最优美。孙越认为,这象征着一个不一定健康富有,但却平安又快乐的老人,能以甚么样的方式度过他的余生。他再一次说道:「我在唱副歌。」表情欣喜而满足。
孙越,这位台湾演艺界德高望重的前辈,以自身向社会展示──老,并不是人生的末路、衰败的开端,反倒如同琥珀色的香醇佳酿,需要靠时间的推移而成就,也因此才能开启并饮尽。夕阳的余晖不也是出现于一天当中最绚丽的那最后短暂时刻吗?是尾声,却也最是优美、精采──若能如此看待,老,于你、于我,何惧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