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当地震发生于海底,因震波的动力而引起海水剧烈的起伏,形成强大的波浪,向前推进,将沿海地带一一淹没的灾害,称之为海啸」。维基百科是这样定义海啸。而今天,全球经济也发生了一股大海啸,正向着世界各国冲击。
金融强震的威力
对金钱的贪婪是投机发酵的诱因,失当的政府政策积累了地震的能量。次级房贷问题的爆发是引发海底地震的导火线,影响所及,使得美国财政部不得不出面拯救濒临破产的「两房」: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Fannie Mae简称:房利美)以及联邦住房贷款抵押公司(Freddie Mac简称:房地美)。这股海底地震的震波掀起了巨大的金融海啸,首先冲击华尔街的金融业,投资银行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应声倒地,贝尔斯登(Bear Stearns)、美林(Merrill Lynch)、美国国际集团(AIG)等银行保险业者纷纷受到重创。除了华尔街之外,海啸向全球各地袭击,欧洲、亚洲的金融业也纷纷受到程度不一的影响。
一般制造业、服务业不似金融业受到直接的冲击。但是这次的金融海啸冲击力道太大,企业也无不受到影响。金融海啸影响所及,全球信用紧缩,银行也开始「雨天收伞」,对于企业贷款的限制与门坎也会更加严格谨慎。因此,企业向银行借贷融资的难度也大大提高。部分的企业也可能因为持有银行的股票或是转投资,直接遭受亏损。加上投资人信心不足,股市重挫,上市公司的市值严重缩水,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发生资金问题。
全球笼罩在暴风雨中
全球景气急转直下,市场需求衰退,许多企业都产生库存升高、供过于求的问题,纷纷开始进行减产停工的动作。许多企业原本预定的投资计划也都因为经济情势不佳而暂缓或被迫延后。企业投资缩手,也将影响相关设备、营造厂商的收益。另一方面,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开始进行人力冻结、暂停招募的作业。部分公司更进一步开始删减人力。而金融业则是因为亏损而大幅裁员。根据《纽约时报》报导,至今年5月30日止,华尔街将有高达6万6千人遭到裁员,台湾也有数家银行宣布计划裁减数百甚至上千名员工。
在个人的部分,由于金融业的亏损以及经济情势不佳,企业纷纷冻结人力或裁员,失业的情形大幅增加,许多家庭将会受到连带的影响,将形成社会问题。根据劳保局统计,今年8月的初次申请失业给付劳工达7,748人,比去年8月大幅成长41%。台北县7至9月也爆失业潮,每月新增2,000多人失业,几乎是去年同期2倍。另一方面,许多投资人直接受到金融海啸的冲击,在基金、连动债以及股市当中损失了他们的资产。截至10月16日为止,台湾股市自520以来,市值已经缩水约新台币10兆元,平均每位股民损失约200万元。
全民亟需坚固的防波堤
政府在这股大海啸中,也不断在建构防波堤,或者说,进行一些灾后重建的工作,试图降低这波大海啸的影响。例如:美国透过8千亿美元纾困案、接收银行、降息等措施来挽救经济局势。而台湾,根据政府官员的说法,由于台湾经济体质较佳,加上台湾的银行尚未与国际接轨,未受到这波金融海啸的太大影响,给人一种「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感觉。不过实际上,许多银行还是受到相当大的影响。
接下来,面对这次金融海啸,政府正努力拉抬股市,刺激景气恢复,成效如何尚在未定之天。专家建议中央银行必须维持宽松的货币金融政策,同时,政府要准备足够的资金,在金融体系资本不够时,可以马上挹注。同时建议联合亚洲各国在APEC架构下成立纾困基金。此外,失业率攀升已经成为政府即将要面对的问题,许多家庭的生活将会有问题,政府如何提供协助,使这些家庭能度过难关?政府除了计划采取降税、提高免税额的方式刺激消费之外,面对金融体系的信用紧缩,政府也应该对企业提出纾困的具体方案,来协助企业撑过这波不景气。否则,企业倒闭将使失业问题雪上加霜。另一方面,在企业纷纷进行裁员的同时,政府也应该留意企业是否有未给付资遣费的情形,并且应主动提供民众相关的咨询服务,使失业者至少可以得到基本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