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有修養的人的學習,是聽在耳裏,悟在心裏,逐漸遍佈到全身,然後輔助於行動,從他的一言一行中,都可以看出使人效仿的法則。」
沒有修養的人學習,是剛從耳朵聽進去,就從口裡出來,這樣做是向人炫耀,是怕別人不知道他的才學,而口與耳之間不到四寸的距離,才學的知識還沒有消化到身心就離開了。
學問應該是滋養人的心身,而不是用於取悅於他人。
凡懂得養生的人,應該將自己的所學、所歷、所行用來有益於自身,不斷地調整自己的心態與健康狀態,倘能時時不忘自己的初衷,日久必有良效妙應。
談到養生,人們首先想到的是養身,其實在談養身之前,先談一下養「生」。我們應該要知道人的生命如何去修、去養、去管理;如何養性、養氣、養形。這樣才能達到延長壽命。誰不想多活?誰不想長生不死?歷代帝王將相都在尋找延年藥方、不死丹,又有幾人逃過不下黃泉路?到頭來卻還是荒塚一堆草罷了,筆者在此不談死,只談如何生。
一個人的健康身體的來源有幾種:
一、先天帶來的。同樣的來到世間,同樣的受氣於陰陽,載形於天地,同樣的呼吸與飲食,卻似有千差萬別。你的愚笨、聰明,你的強壯、弱小,你的長壽與短命,這裡有先天的因素,這還有因果的輪迴與報應,也就是說,你的祖上的業力的大小,會傳到你的生命中。
二、後天養成的。你的生長環境,你的家庭與社會環境,是非常重要的。你的少年時期能否有好的秉賦,食物是否充足,成年時期的飲食是否節制,食慾是否謹慎,否則陰陽不和,百病萌生。
三、你的性情。你能將富貴貧賤,世間功名利祿無累於心麼?你能恬淡靜退,度善守己,譽至不喜,居賤不恥,無憂無慮,無怵無驚。能做到這些,你就達到養生之道的基本要點了。
在《黃帝內經》〈素問〉中,有這樣一段對話,闡述了古人對預防疾病,延緩衰老的認識,其中也是養生學的一個重要概念。黃帝問岐伯道:「我聽說上古時代的人,年齡都能活到一百歲,動作不衰,而如今的人,年半百動作就不靈便了,這是因為時代的不同,還是人們違背了養生之道了呢?」
岐伯回答道:「上古時代,人們能夠效法天地自然的運動變化規律,調養精氣神,順應陰陽五行,相生相剋的制化之理,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勞形過度,所以能保持身體與精神的和諧,故充分的活到他們應有的天年,過百歲而逝。」
「如今的人們就不是這樣了,他們飲酒當水,縱情色慾,竭盡精氣,耗散真氣、元氣,不知道保持精氣,行一時之快樂。違背天地四時氣節之規律,逆五行陰陽之平衡,起居沒有習常,飲食沒有節制,所以到了半百就衰老了。」
上古時代,人們就已經甚了養生的道理,他們知道慾不可縱,縱則精力耗竭,竭則真氣散盡。人的真精能生氣,氣能生神,神全則身健,身健則少病。
「故真氣從之,精神內受,病安從來?」
意思是,人保持一顆恬淡虛無之心,真氣就會和順,精與神都能受持於內,疾病又從哪裏而發出呢?
古人告訴我們:人的健康其實是從人的生命的本質開始。從人的精、氣、神的調節為起點的。精神安閒而少慾,心情安定而不想不驚,身體勞作而不使之過度疲倦,真氣運行就會順暢、協調,無論什麼飲食就會覺得甘美,隨便衣著也會覺得舒貼,任何環境都會使人滿足和愉樂,對金錢、地位、功名,毫無企慕之心,這就是--「樸」,如此質樸,天真的人性,一切都亂不了他的心。
正是所謂:「不修道,已在道中。」這樣的養「生」之道,難道不值得當今的世人細細去品味,琢磨,去效仿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