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陽光暖洋洋地灑落,青山綠水間一座三級古蹟「糯米橋」,靜靜地橫跨在北港溪上,兩側架著鷹架等待修復。它是台灣唯一列名古蹟的橋梁,也是國姓鄉唯一的古蹟。因近年來的幾次強風豪雨而損壞,北港村居民盼望這個屬於他們的精神地標趕快復原。
糯米橋旁有一處雅緻的停車場,停了幾部車,遊客傍著圍欄欣賞風景。這裏種植許多花草樹木,北港村村長葉佳壇正在溪邊為這些花草澆水。這個停車場原是葉佳壇的私人土地,他無條件提供出來,由水土保持局提供經費鋪設地面和建造岸邊的觀景涼亭。葉佳壇表示,北港村沿路有好幾處這樣的停車場,居民不但無償提供土地,還義務整理維護,美化環境。
為了跟雲林縣因北港媽祖赫赫有名的北港鎮區隔,北港村在民國八十二年以轄內梅子林的地名成立「梅林社區發展協會」,要將北港村的好山好水打造成一個適合居住的農業休閒區。
以糯米橋為中心建構一個「市」外桃源——「糯米橋生活村」。
北港村也是前往惠蓀林場、泰雅度假村必經之路,假日期間遊覽車進進出出,村內許多民宿、餐廳生意興隆。進入社區,與北港國小隔鄰的「梅林社區發展協會」,樓下是教育部輔導成立的「數位機會中心」,每個星期三的中午,這裏成了北港國小學生放學後課輔及資訊學習課程的場所。這個國姓鄉唯一的數位機會中心,不但引導北港村的學生和居民正確使用數位學習軟體,還為國姓鄉培訓社區數位服務人才。
踏上發展協會二樓,耳畔響起音樂聲夾雜著笑語,二十多位阿公阿嬤正隨著音樂跳健身操。這裏是「客家農村鄉土文物館」,也是老人日託的臨時場地,老人家聚集在這裏閒話家常、運動健身,享受社工人員溫馨關懷,彌補因農村年輕人口外流,留下許多獨居老人乏人照顧的不足。
看見眼前的景象,很難想像這個生機活絡的美麗山村,其實走過了一段遷村的蕭瑟路。
米倉變水庫用地
建設停擺,消極等待遷村
北港村四面環山,景色秀麗、土地肥沃,居民將近八成為刻苦勤儉、世代務農的客家人。此地稻米產量占國姓鄉一半以上,原是國姓鄉的米倉。後來因稻價低迷,農民陸續轉作經濟價值較高的蔬菜、水果和花卉等,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
清澈的北港溪貫穿整個北港村,由於水量充沛,在民國七十年代被規畫為支援大台中地區民生用水的「國姓水庫」用地,全村將沒入水底。因此,雖然當時政府正積極推動農村基層建設,北港村卻未獲經費協助開發,居民也沒有主動爭取。國姓鄉民政課長張文正說:「那時都在調查每個人有多少地要徵收,還計畫將村民遷到埔里的台糖預定地。大家都想說要走了,也就沒想要爭取什麼建設,整個地方趨於沒落。」
興建水庫似成定局,戶政單位也開始管制人口遷移。村長葉佳壇回憶說:「那個時候戶籍遷出很簡單,遷入很困難,一切建設都停頓了。」居民無心投資生產長期作物,所以當南投地區興起大量種植檳榔的時候,北港村是唯一沒有跟上流行的地方。
一念之仁挽狂瀾
免除滅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正當北港村民消極等待遷村之際,當時擔任省主席的前總統李登輝下鄉視察,發現北港村腹地寬廣完整,山明水秀、景緻宜人。葉佳壇說:「他覺得這麼美麗的地方蓋水庫太可惜了,建水庫可以選更上游的地方啊!」因為這一念之仁,興建水庫的計畫就此擱置,北港村免去「滅頂」的厄運。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由於水庫計畫限制了山坡地的開發,反而讓這個依山傍水的村落保持了豐富的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和原始林相,使得重新起步的建設少了很多阻力。
國姓鄉素有水車的故鄉美譽,目前田野間仍有水車在工作著。
畫虎龍
還原兒時家鄉,畫出「富麗農村」願景
「不蓋水庫了,這麼好的環境應該讓外面的人知道!」當時在國姓鄉公所任職的張文正,經常和幾位志同道合的鄉親在聚會時抒發對鄉土的情感,「那個時候我們有一個非正式的組織叫做『畫虎龍社』,大概有十一、二人,村莊未來的藍圖,就在天南地北的聊天時慢慢地建構。」
張文正說,開始也不知道怎做。他們發現北港溪溪水清澈,魚蝦生態非常豐富,可是每到冬季的枯水期,會有很多外地人進來,以「毒魚」的方式捕抓魚蝦,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因此,他們就自已成立了一個「愛魚協會」,自發的投入謢溪的工作,並集資作為獎金,獎勵村民檢舉非法捕魚。
後來得知政府正在推動「富麗農村」建設,於是「畫虎龍社」成員在民國八十年成立了「富麗農村促進會」,同時正式成立「北港溪河川魚蝦保育會」,編制巡守隊、環保志工一起保育河川;並配合由水土保持局協助輔導農村社區永續發展的「富麗農村」建設計畫,實現共同的美麗願景。當時不知道可以向政府單位申請補助,每年都是由促進會成員自己集資做為建設經費。並在八十二年六月成立了「梅林社區發展協會」。
張文正表示,成立「富麗農村促進會」,是源於小時候一個深刻的印象。他說:「記得民國五十六、七年,我大概讀國民小學四年級,印象中社會課本有一課講富麗的農村,上面的照片就是我們北港村!」那張照片成為印刻在心田裏的藍圖,所以當國姓水庫的計畫擱置後,他就想把這個美麗的小村落建設成一個「富麗的農村」。這個願景同時存在多位志同道合的好友心中,因而很快的付諸行動。
由於社會轉型,傳統農村逐漸沒落,張文正與社區發展協會成員思考著如何善用北港村未經開發的自然景觀,最後決定轉型為觀光休閒區。因年輕人口外流,梅林社區有許多傳統的客家三合院只有老人留守。葉佳壇說:「那時候我們計畫將村內的三合院結合起來規畫為民宿,一定很有特色!」
誰知事與願違,那些房子卻因為九二一地震一夜間都震倒了!
然而,看似令人沮喪的厄運,現在回想起來,卻是梅林社區最大的轉機。因為,災後的重建計畫補助經費,為社區帶進優厚的資源。
九二一轉危為安
四萬元補助款開啟希望之門
北港村房屋在地震中全倒兩百四十五戶、半倒一百一十二戶,大多是傳統的「土角厝」,裡面有許多老舊的文物。張文正當時積極動員全村收集被埋在瓦礫下的傳統家具、農具和老照片,將協會原本做為儲物用的二樓騰出來,布置成客家伙房格局,打造了一座令人回味的「梅林社區客家農村鄉土文物館」。
時值九二一震災周年祭,張文正送交重建推動委員一份將社區內所有的組織,包括學校都納入的重建計畫。執事者十分讚嘆:「這個才是真正的社區總體營造!」當時災區有三十五個社區被列為「社區總體營造重點輔導單位」,梅林社區被臨時增列為第三十六個。
值得紀念又饒富趣味的是,張文正為梅林社區取得的第一筆政府補助經費四萬元,就用來替一百多張老照片裝框。這些老照片目前陳列在「梅林社區客家農村鄉土文物館」中。小小補助款,開啟了大大的希望之門。一張張照片令人緬懷過去,但也意味著這片土地的美好未來。
捐地建設
打造糯米橋生活村
然而要將傳統農村轉型,必須凝聚村民的共識。張文正回憶,「開始有些村民不是很認同,比如有的公共設施需要村民捐土地,人家未必願意。」當時住在「茄苳神木」附近的謝進財率先響應,無償捐出住家旁邊閒置的兩分多田地建設為停車場,他是第一個提供土地作為公共建設的人。張文正說:「如果不是因為他願意,大家都在觀望,建設就無法推動了。」
如今來此一遊的旅客都十分訝異,笑稱原來台灣停車場密度最高的地方,竟是在這不為人熟知的山中小村呢。
善心不孤單,張文正舉例說:「北梅國中旁邊有一位老太太,她是低收入戶,但是每次辦活動都會三百、五百的捐款,讓我很感動。」
九十一年一月,梅林社區被選為社區總體營造「農村聚落重建計畫優先試辦點」,並於九十二年經農委會審核通過命名為「糯米橋休閒農業區」。從此梅林善用中央各部會補助社區營造的經費,配合水保局開闢登山步道、美化景點、成立社區舞蹈社、戰鼓隊,並舉辦各種活動凝聚居民向心力,共同維護自然資源和景觀。
村長葉佳壇將成就歸給全村的共識共力:「我們勸導村民少開墾,也不要租給人家種短期作物,目前已形成共識。同時我們建議農民要和民宿結合,以觀光帶動農業,效果也慢慢出來了!」
「未來希望我們村莊是一個好的居住環境,北港村自然環境、原始林相保留得非常好,水資源非常豐富,而且我們這裏是溫泉脈,是碳酸泉,水質很好!」張文正信心滿滿:「將來國道六號通車之後,交通更方便,很適合台中都會區工作的人來這裏居住。」
依法令規定,購買農地滿二年後即可興建房屋成為居家用地。目前北港村已吸引不少都會人士前來購地,是國姓鄉地價最高、也是唯一土地交易熱絡的村落。一、兩年後,新住民將陸續建屋進駐,「糯米橋生活村」已初具雛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