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涯規劃六步驟(之一)

第11期
劉孟奇(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副教授)

根據我的觀察,許多台灣的年輕人一直要到20歲以後,才開始認真思考自己的職涯發展方向。不少年輕人,即使已經到了升大學、填志願的關頭,如果問他們將來要做甚麼,得到的大概都是當工程師、當老師、當記者、考公務員、繼續唸研究所這樣的「標準答案」;而如果我們問100個年輕人畢業後要做甚麼,大概會發現他們所給的答案加起來不超過十個,其中還包括一個:「我現在還不知道!」

我們可以進一步追問這些年輕人兩組問題。第一組問題是:「你為甚麼會選擇這個職業做為志向?是不是因為這個職業會讓你的哪些擅長能力得以發揮?如果是,是哪些能力?是不是因為這個職業符合你的興趣?如果是,這個職業會帶給你怎樣的滿足感?是不是因為這個職業符合你的價值觀?如果是,在你的價值觀當中,你最重視哪些價值?為甚麼從事這個職業會符合這些價值?」

第二組問題則是:「這個職業的主要內容是甚麼?在典型的一個工作天當中,你通常需要做些甚麼?你要跟怎樣特質的人共事?你為甚麼喜歡跟這些特質的人共事?你會在怎樣的工作環境中工作?你確定你喜歡這樣的工作環境嗎?在這個職業中,你的生活方式會是怎樣?你真的希望這樣的生活方式嗎?」

我的經驗是,一般而言,很少有校園中的年輕人能夠針對上面兩組問題,自信而詳細地說明自己選擇的理由。

我自己把這種情形叫做台灣年輕人的「職涯晚熟」現象。這種晚熟現象其實相當弔詭,因為我們的制度要求一個年輕人,在18歲的時候就要選系填志願,但是年輕人一方面知道自己選填的科系志願對於自己將來的職涯發展方向可能影響甚鉅,一方面卻對於「自己將來想做甚麼」只有相當模糊或人云亦云的想像。也難怪到了畢業的時候,會有高達四成的學生會感嘆自己「選錯了系」。甚至有不少人可能直到大學畢業的時候,還是處於「職涯未熟」的情形,而把同樣的問題繼續帶進研究所去。

這種情形對於年輕人的將來發展可能產生很不利的影響。最明顯的不利影響是因為缺乏目標,不知道自己為何而學,而可能使得大學四年就此渾渾噩噩的過去。另一個不利的影響則是在畢業求職的時候,一個不清楚自己想做甚麼工作,也說不出來自己為甚麼想做某個工作的年輕人,就可能在找工作時比較辛苦。

為甚麼?首先,許多雇主非常重視年輕人的工作熱情與成就動機,而一個說不出「我為甚麼想做這個工作?我為甚麼能做這個工作?」的年輕人,顯然在這兩者上面都顯得薄弱。其次,因為不知道自己職涯發展的長期目標,這樣的年輕人就可能難以看到一個工作的經驗學習與自己長期發展之間的關連,從而過度重視起薪或休假福利等短期利益。這不只可能讓自己「眼高手低」,難以找到可接受的工作,也可能因而陷入「一年換12個工作」的「滾石不長苔」困境。(待續)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SOS:中國土地財政走到了盡頭
當某些金融業者與評論者翹首盼望中國挺身而出挽救世界經濟之時,中國政府卻正為紓解地方財政困局焦慮不已。…
「土女時代」 華人世界的土耳其通
第一人稱出發的粉絲專頁經營風格,土女時代在臉書培養不少忠實粉絲。葉俊宏攝影 看見採訪團隊抵達,…
職場美女同事 考驗男員工專注力
有這麼一種說法:「男生跟漂亮的女生說話時,暫時會覺得好像變笨了。」荷蘭的研究團隊對男學生的實驗結果是,感受到女性魅力的程度越多,…
「禮面作」開店實戰 經驗堆疊選址三要素
▲禮面作創辦人李雅鈴擁有豐富的開店經驗。吳長益攝影 由於現代消費型態改變,提倡台灣在地麵食的「禮面作NoodleMix」…
瞎忙?陸客商機只是一場幻想
2008年7月4日這天,台灣觀光業者期待已久的「陸客觀光團」首發來台。當時,台灣社會一片看好,旅遊業、禮品業、百貨業,…
家暴的心理傷害 等同於經歷戰爭
每個人都反對「打罵」行為,但是,父母毆打和辱罵孩子卻是最常見的。許多試驗與研究已證明,毆打、辱罵是沒有效益的教育方式,…
華爾街「金領」 改行成功
有50年歷史的雷曼兄弟徹底破產後,過去兩年金融業共減少了41.3萬個職位。當投資銀行的高薪和榮耀隨著金融風暴灰飛煙滅之後,…
找回最初的自己 付出越多得到越多
三天的美國重聚結束後,美國總召李方方還有許多後續的工作要處理,如整理照片影音、編刊物等等,十分忙碌。但她還是很開心地處理每一件事,甚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