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的觀察,許多台灣的年輕人一直要到20歲以後,才開始認真思考自己的職涯發展方向。不少年輕人,即使已經到了升大學、填志願的關頭,如果問他們將來要做甚麼,得到的大概都是當工程師、當老師、當記者、考公務員、繼續唸研究所這樣的「標準答案」;而如果我們問100個年輕人畢業後要做甚麼,大概會發現他們所給的答案加起來不超過十個,其中還包括一個:「我現在還不知道!」
我們可以進一步追問這些年輕人兩組問題。第一組問題是:「你為甚麼會選擇這個職業做為志向?是不是因為這個職業會讓你的哪些擅長能力得以發揮?如果是,是哪些能力?是不是因為這個職業符合你的興趣?如果是,這個職業會帶給你怎樣的滿足感?是不是因為這個職業符合你的價值觀?如果是,在你的價值觀當中,你最重視哪些價值?為甚麼從事這個職業會符合這些價值?」
第二組問題則是:「這個職業的主要內容是甚麼?在典型的一個工作天當中,你通常需要做些甚麼?你要跟怎樣特質的人共事?你為甚麼喜歡跟這些特質的人共事?你會在怎樣的工作環境中工作?你確定你喜歡這樣的工作環境嗎?在這個職業中,你的生活方式會是怎樣?你真的希望這樣的生活方式嗎?」
我的經驗是,一般而言,很少有校園中的年輕人能夠針對上面兩組問題,自信而詳細地說明自己選擇的理由。
我自己把這種情形叫做台灣年輕人的「職涯晚熟」現象。這種晚熟現象其實相當弔詭,因為我們的制度要求一個年輕人,在18歲的時候就要選系填志願,但是年輕人一方面知道自己選填的科系志願對於自己將來的職涯發展方向可能影響甚鉅,一方面卻對於「自己將來想做甚麼」只有相當模糊或人云亦云的想像。也難怪到了畢業的時候,會有高達四成的學生會感嘆自己「選錯了系」。甚至有不少人可能直到大學畢業的時候,還是處於「職涯未熟」的情形,而把同樣的問題繼續帶進研究所去。
這種情形對於年輕人的將來發展可能產生很不利的影響。最明顯的不利影響是因為缺乏目標,不知道自己為何而學,而可能使得大學四年就此渾渾噩噩的過去。另一個不利的影響則是在畢業求職的時候,一個不清楚自己想做甚麼工作,也說不出來自己為甚麼想做某個工作的年輕人,就可能在找工作時比較辛苦。
為甚麼?首先,許多雇主非常重視年輕人的工作熱情與成就動機,而一個說不出「我為甚麼想做這個工作?我為甚麼能做這個工作?」的年輕人,顯然在這兩者上面都顯得薄弱。其次,因為不知道自己職涯發展的長期目標,這樣的年輕人就可能難以看到一個工作的經驗學習與自己長期發展之間的關連,從而過度重視起薪或休假福利等短期利益。這不只可能讓自己「眼高手低」,難以找到可接受的工作,也可能因而陷入「一年換12個工作」的「滾石不長苔」困境。(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