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公視一個談話節目,節目當中主持人拿出一個看板,資料來源是某個媒體對於大學生所做的調查。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這個看板分成兩欄,在右邊那一欄,學生最關心的教育問題是「提升大學教育品質」,在左邊這一欄,學生最關心的青年議題則是「就業與失業問題」。
我沒有看到這個調查的詳細內容,也不知道它的調查對象及抽樣方法,所以對於它的準確程度姑且不論。無論如何,就我個人與年輕人的接觸經驗來說,這個調查結果應該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就是說,有許多年輕人非常關心高等教育如何進一步提升,特別是如何強化學生的就業能力,使其在畢業以後,能夠面對現實職場的競爭與挑戰。
我自己在一些演講或對話的場合,也會提出上面的觀點。不過,在我的經驗當中,這樣的觀點經常會面對兩個疑問:第一個疑問是,在教育中強調就業力,會不會使教育成為「以就業為導向」,因而窄化教育內容、扭曲教育本質?第二個疑問是,「強化就業力」的理念很好,但是課堂畢竟不是職場。在學校教育當中,真的有辦法教就業力嗎?學生又要如何學?
接下來,我想試著來回答這兩個疑問。
迷思與事實──強調就業力會扭曲教育嗎?
我認為不少人會擔心「強調就業力會扭曲教育」,其實是基於以下三種迷思。
迷思一:強調就業力會使得學生過於功利取向,喪失求知熱情。
事實是:許多年輕人會失去學習及上課的動力,最主要原因就是「我不知道為什麼要學這個」?以及「學這個要如何用」?相反的,在我的調查經驗中,從沒有見過一個「對於自己的職涯發展有清楚方向及規劃」的年輕人,會因而喪失求知熱情。如果一個學生知道自己「為何而學」,亦即知道現在所學與自己未來的理想生涯發展有何相關,同時知道如何「學以致用」,也就是知道課堂所學與現實世界如何產生關連,這樣的學生通常會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學習態度與求知意願。
舉例來說,目前國內有一些實習制度做得相當不錯的學校,他們就發現,實習制度最重要的效益之一是「學生的主動學習意願大幅提昇」。同樣的,授課的老師也會學到一件事:面對有過實習經驗再回來上課的學生,要特別用心備課,因為這些學生不再只是被動聽講、缺乏反應,而是會主動發問,並且希望在課堂上所獲得的知識,能幫助自己解答在實務經驗中產生的疑惑。在這種情境中,不只是學生的學習提升,連老師的教學也會「被迫」進步。
從另一方面來說,國內外的研究都發現,「主動學習的意願與能力」是最重要的核心就業能力之一。在知識經濟中,恐怕也並沒有「失去求知熱情,但擁有就業能力」這種事情。
迷思二:強調就業力會窄化教育,學校教育應該更為全面,而不應只是教導「一技之長」。
事實是:培養核心就業力,本來就是要避免學生只會一技之長。簡單地說,在知識經濟與全球競爭的潮流中,現在年輕人要面對的就業環境是:產業結構快速變遷,工作內容日新月異,轉業轉職也司空見慣。要在這種就業環境中生存發展,年輕人不只需要專業技術,更需要一組可以在不同工作崗位上都能讓其勝任工作的「可轉換、可攜帶的」核心就業能力,例如:表達溝通的能力、團隊合作的能力、學習新知的能力、穩定抗壓的能力等等。
如果一個年輕人只具備專業技術,但缺乏核心就業能力,恐怕就很難把工作做好。舉例而言,一個工程師的工作不是單打獨鬥就能完成,這就要求他必須具備團隊合作的能力。在製造業越來越重視客製化與服務行銷的時代,與客戶打交道的能力也會變得相當重要。而不管是要在團隊中發揮所長,或是要讓客戶感到滿意,都需要表達溝通及穩定抗壓的能力。這些能力顯然都是學校教育應當培養的基本與全面的能力。
迷思三:在教育中強調就業發展,會讓年輕人輕忽了更基本的生命價值,有違「全人教育」的理想。
事實是:成功的生涯教育,第一步就是要讓年輕人先瞭解自己的基本生命價值何在。很多年輕人畢業後發現要找到一個工作不難,但是卻很快就感到徬徨焦慮,通常不是因為薪資太低,而是因為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做這個工作」?也就是說,他們或者未曾認真釐清過自己的基本生命價值,或者不知如何將自己所重視的生命價值,透過現實的就業發展路徑予以實現。相反的,如果一個年輕人能在工作中體現自己所重視的生命價值,通常也就會有成功的生涯發展。
現實一點來說,年輕人離開學校後,大部份終究要進入就業市場。他們不只在就業中達成經濟獨立、負起公民責任(納稅),更要從中找出能進一步發展自己的能力,而在成就自己的同時也能貢獻社會。如果一個年輕人進入社會後,卻發現自己達不到上面這些目標,我們實在很難想像,這樣的「全人」可以說是沒有嚴重缺憾的。(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