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古知新

您想教育孩子成為「聖人」或「瞎子」?

眼盲是生理殘障,心瞎卻更會造成自己與他人的痛苦,怎麼避免孩子純真的心瞎了?每個父母都該萬分在意吧!Getting Images

第13期
曾文
如何教育孩子成為一個孝順的人?
如果,他可以一輩子都不看別人不好的作為,能原諒別人,
只要求自己做好,像舜一樣,也許最後這個人也可以成為「聖人」呢!

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越來越多的孩子們重新讀起《弟子規》、《三字經》等傳統的啟蒙書籍。身處現代化的台灣,家長、老師開始重新注重孩子們的品德教育,這真是一件好事。傳統中,「百善孝為先」,怎樣教導孩子成為一個孝順的人?在故事中潛移默化也許是一個好辦法,讓我們先說一個孝順的故事,並且一起討論一下其中的道理。

舜在「問題家庭」中成長

名列堯、舜、禹、湯中國古代四大聖王之一的舜,就是二十四孝中「孝感動天」的主角,在司馬遷的《史記》裡,詳細記載了舜的故事。

話說舜從小就很孝順,但是他的父親、後母與後母所生的弟弟卻對他很壞,甚至想要害死他。

這件事情怪不怪?父親竟然會想害死自己的兒子,而且還是要害死對自己很孝順的兒子!也許他是被人矇蔽欺騙吧?所以《史記》中把舜的父親稱為「瞽叟」,意思是「瞎了眼的人」。其實,舜的父親不一定真是個盲人,是說他不知道自己兒子孝順,簡直就是瞎了眼的人,是心瞎的意思。

(但是他為甚麼會被矇蔽欺騙得如此嚴重?我們如何才能避免犯同樣的錯誤?)

舜待在這樣一個「問題家庭」,換成現代的人,嚴重一點的就離家出走了,因為家庭不溫暖啊!或者,「既然你覺得我不好,那我就變壞給你看!」在這種心態下,一個叛逆的青春少年就出來了。而舜如何面對這個「問題家庭」?

孝順的舜當然不會離家出走,可是在家裡除了常常無緣無故遭受責罰,還得提防家人陷害自己,舜的日子過得可真是艱苦!可是慢慢地,舜卻變得越來越有智慧:當他的父親拿一些小過錯當理由,舜就順從地甘願受罰;如果舜的父親受了後母與弟弟的欺瞞蠱惑,狂怒得要殺人的時候,他就躲起來讓他們找不到。

(瞧,有智慧的舜就是可以把不好的環境,甚至是困難與危機,轉化成自己成長進步的方式。不是有人說危機就是轉機嗎?)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而舜躲起來是為了保命嗎?當然不只是如此,他更是為了不要讓自己父親犯下殺人的罪惡!而這才是真正的孝心體現。但是舜的父親想不到這一點,相反地,他認為舜越來越忤逆自己。

(真心為別人好,有時候不一定是要順從別人;相同的,不符合我們的期待,不滿足我們願望的人,也可能是為我們好的人啊。而真心為別人好的人卻受到責難誤解,這不是很令人惋惜嗎?)

有時候我們也許會疑惑,好人為甚麼卻要受這種苦?很多人會變壞,就是因他不想吃這樣的苦。然而,古代有一種智慧:「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所以換個角度想,或許這就是老天安排給舜這個能擔當大任者的一個磨練的環境吧!

後來,舜果然在很年輕的時候,就因為他的孝順與賢德而名滿天下。因此,當時的帝王堯打算要尋找繼承人時,大家都推薦舜是足堪大任的人。

(古老中國還有一種智慧:相生相剋。《易經》裡說:「否極泰來。」老人說:「苦盡甘來。」西洋的文人說:「當冬天已經降臨,那麼春天還會遠嗎?」佛家講「業力輪報」,當惡業消盡,就能安享福報。)

堅持做對的事情

在舜的父親眼中,舜只是一個不斷忤逆自己、辜負自己的不孝子,而不是如世人眼中賢能的人。所以雖然舜深得堯的賞識,但舜的爸爸還是想殺死舜。

有一次,他對舜說:「糧倉頂漏水了,你快去修補一下。」舜對於父親交代的工作都很認真去做,因此,雖然他為了維持家計而工作得很累了,他還是爬到糧倉頂上塗泥補漏,而且連眉頭都沒有皺一下,心底也沒有抱怨。可是他的父親卻在糧倉底下放火,一下子整個糧倉就燃燒起來,熊熊大火把舜圍住,舜無路可逃。情急智生的他隨手拿起大大的斗笠,雙手舉著往下一跳,像鳥兒一般降落下來逃走。

又有一次,舜的父親要舜去挖井,但是舜已經知道這是父親要殺他的一項計謀,怎麼辦呢?當他在又小又窄的井裡,沒有地方可以閃躲逃生,也不可能像上次在高處可以往下跳,這實在太危險了。孝順的舜要違抗父親的命令嗎?還是冒險下去挖井,讓父親做出殺子的惡行?

舜最後決定下去挖井。當舜挖到深處,他的父親和弟弟就一起往井裡倒土,很快地就把整個井給填起來了。舜就被埋在井裡面了。

舜死了。舜的父親與弟弟父子倆非常高興自己的計謀得逞。

之前,舜曾經到一個叫歷山的地方耕種,結果受到他的影響,歷山那裡的人後來都不會爭奪田地,反而都互相禮讓田界;他也曾經到一個叫做雷澤的地方捕魚,那裡的人後來也都會互相禮讓魚多、好捕魚的地方;他到了河濱製作陶器,結果那裡的人對自己做的東西更認真負責,因此製造出的陶器品質好得遠近馳名。

舜是一個受人尊敬而能影響別人的人,他到了哪裡,那裡的人都會變得善良禮讓。他每到一個地方,人們都會前來依附他,因此那個地方漸漸地人多了起來,慢慢地形成聚落、鄉鎮。

可是,他的父親與弟弟卻不能受到他的影響、感化。

無論別人多壞,舜都不會以惡相待

他的弟弟得意地說:「把他埋入井裡的這個主意是我出的,所以舜的妻妾和堯帝送給他的那把古琴歸我;而堯帝送給他的牛羊和糧倉就歸二位老人家吧。」於是他的弟弟就霸占了堯帝給舜蓋的宮室。

不久,舜卻回到家中。原來舜在挖井的時候,他先在井的側壁鑿出一條暗道通向外邊。所以當他父親與弟弟填埋水井時,舜趕緊從暗道出去。

他的弟弟正在撥彈堯帝所送的那把珍貴古琴,完全沒有料想到舜還活著。他既驚訝又萬分不悅,但是卻馬上巧飾說:「我正十分難過地思念哥哥你呢!」

那一瞬間,你猜舜會怎麼反應呢?責備弟弟嗎?還是裝作沒事一樣?只見舜平靜地回答他說:「是這樣的嗎?那你就是個好弟弟啊!」你是否體會到了舜的話裡所擁有的哥哥對弟弟向善的期待與鼓勵?

(也許正是能夠寬容別人的過失,而又能鼓勵別人改過向善,才使得他待過的地方的人都變得更良善吧?)

以後,舜沒有怨恨父親和弟弟,仍然十分孝順父母,愛護弟弟。

舜果然不是一個平凡人!這樣的故事很感人。但是對一般的、平凡的我們來說,舜的故事跟我們有關係嗎?

這種超凡的事情如果沒有方法去做,或者根本就是不可能做到的,那麼故事就永遠故事,孝順似乎變成是與我無關的事情,因為「我」做不到。

明朝王守仁竟然說舜大不孝,瞽叟最慈祥

而在明朝的時候,王守仁(陽明)卻說舜是一個大不孝的人,這是怎麼一回事?

原來,曾經有兩父子發生爭執,他們去找王守仁來評斷是非。而王守仁只對他們說了幾句話,父子兩人就抱在一起痛哭著回去了。於是人們很好奇地問王守仁:「您對他們說了甚麼話,居然能讓他們改變得這麼快?」

王守仁說:「我說舜是世間大不孝的兒子,瞽叟是世間最慈祥的父親。」

王守仁當然不是一個會隨便胡言亂語的人,他有一個很出名的理論:知行合一。有一天他去拜訪一位老學者婁諒,這位老先生跟他說:「聖人必可學而至!」從此他開始仰慕聖賢之道。

可不要以為王守仁天生是個老學究,他是個很風趣的人,喜歡跟他的同學、朋友們開玩笑。有一天,他突然領悟到自己日常諧謔的行徑不甚恰當,於是開始「端坐少言」。

這改變太大了,一開始他的同學朋友們還以為他是矯揉造作、故弄玄虛,又是他的一個作弄人的玩笑。

事實上,王守仁的本事就是他領悟到了就能去實踐。

也許我們已經告訴孩子一堆孝順的道理,也讓他們聽了許多孝順的故事,尤其孝順早就成了我們的文化傳統了。可是,有幾個人能做到真正的孝順呢?這種疑問不只是現代人有,古代也同樣發生著。

王守仁有一個學生徐愛曾經問說:「如今人已知父當孝,兄當悌矣,乃不能孝悌,知與行分明是兩事。」知道了道理,但要怎麼才能做到?

王守仁回答他說:「此被私欲隔斷爾!」

多看自己的不是而成為大孝子

我們仔細觀察:年紀小的孩子,當他覺得是對的事就會去做;可是,當他年紀越來越大,有了越來越多、越來越強的個人喜好時,他們會因為愛看一齣卡通而賴在電視前,功課不寫、家事不做、見人不理,一些他們知道是對的事情,他們卻不去做了。這就是「私欲隔斷爾」!

「孝順」也是一樣。隨著現今的孩子們各式各樣「私欲」的增加,要讓他們「孝順」也就越來越難了。這時候該怎麼辦?讓我們回到那兩父子的故事。

王守仁認為:「舜總是認為自己大不孝,所以能孝順;瞽叟常常自認為是最慈祥的父親,所以不慈祥。」

這是甚麼道理?

原來舜的父親瞽叟總是這樣想:「舜是我從小養大的,我對待他是多麼慈祥,而現在他這麼忤逆我。都是我太慈祥,我不能再縱容他!」

而舜呢?他總是這樣想:「父親在我小時候是如何地疼愛我,現在他不疼愛我了,是因為我自己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好,不能夠盡孝。我怎樣才能更加地孝順?」

一個人老是盯著別人做得不夠好的地方,或老是以為自己做得很好,像舜的父親一樣,慢慢地,他就會變成一個「瞎子」;而如果一個人總是能看到自己還不夠好的地方,反省自己,就越成為讓自己做得更好的動力。

舜的父親是一個「瞎子」,而舜卻是中國偉大的「聖王」之一。「聖人」或「瞎子」,只是兩個相反的態度而已。

所以,想教育孩子成為孝順的人,首先就不要讓他成為一個「瞎子」。如果,他可以一輩子都不看別人不好的作為,能原諒別人,只要求自己做好,像舜一樣,也許最後這個人也可以成為「聖人」呢!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伊能靜「被喝茶」 中國style的騷擾
中國《南方周末》2013年新年特刊遭官方修改、撤換的事件引發軒然大波。中共嚴管言論的問題再度浮上檯面。 事發後,…
下一棒,也許可以交給叛逆的貓
這次的太陽花學運,對台灣各方面造成深遠的影響。除服貿議題外,我覺得最有意思的,是大家突然發現,這些被稱為「草莓族」的新世代,竟然如此傑出。…
日本卡拉OK包廂 變身多功能會議室
日本卡拉OK店的包廂現在有更多用途,例如電話採訪、撰寫稿件等,不斷朝著商務用途在轉變。 一般下午一點到晚間八點的時段,…
至聖先師的神準預言
《論語•述而》記載,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論語•為政》亦記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五十而知天命……」…
正在變紅的世界中文傳媒版圖
──從VOA、BBC中文廣播電視即將停播談起當中國投入數百億美元全力在世界各地推行大外宣計畫時,幾十年以來被中國人視為重要信息來源的BBC…
幸福的台灣女性?(二)
上期本專欄提到台灣女性的社會地位比鄰近的東亞國家好,不但女性政治參與程度高,而且大學教師當中女性比例遠比日韓高,甚至比美國都高。…
抗議退休金改革 法公務員大罷工
為了表達對法國總統沙柯吉計畫實施的公務員退休金改革方案的不滿,繼法國教師走上街頭之後,…
反腐效應?中國高官被迫輟學EMBA
中國商學院近期受到北京反腐運動的打擊,導致學生人數迅速下降,因為中共官員和國企高管經理被要求退出高管MBA課程。 據《華盛頓日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