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起「歌仔戲」這個台灣本土的民間戲曲,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尤其民國六、七○年代的婆婆媽媽們,守在電視機前面看楊麗花、葉青歌仔戲可謂家常便飯。然而,物換星移,不過數十年光景,「歌仔戲」隨著有線電視的崛起,竟成過氣明星!如今,在一群人的努力下,戲台上小朋友的精彩表演,彷彿往日廟口野台歌仔戲榮景再現......
小朋友唱歌仔戲,滿堂喝采
2008年風和日麗的春日午後,歌仔戲的原鄉宜蘭縣,聲名遠播的綠色博覽會表演舞台上,正上演著熱鬧滾滾的歌仔戲,一幕幕生動的說唱深深抓住觀眾的目光。更令人訝異的是,舞台上不是想像中年近半百的婆婆媽媽,而是活潑俏皮的小朋友!
只見台上的小朋友演員們,身著民初服飾、綁大頭、手持摺扇、腳邁月眉彎台步,一出台,旦角倒退走、再往前行,身體側擺扭轉腰部,婀娜多姿的姿態,觀眾看得目不轉睛、嘖嘖稱奇。
這些來自於「台灣戲劇館歌仔戲青少年傳習班」的小朋友們,今天表演了宜蘭「本地歌仔」的〈賞花〉與〈桃花過渡〉。小朋友的唱腔、咬字雖不若成人精準,但精彩的對白、毫不遜色於大人的優美身段,引人入勝,贏得全場喝采!
表演畫下了完美的句點,演員回到後台,老師與家長忙不迭地幫忙卸妝。目睹耗時的卸妝過程,不由令人好奇,演出前的化妝、綁大頭等準備工作,過程會是多麼繁複,正值好動年齡的小朋友,可以靜心等候嗎?在大熱天綁大頭,頭皮拉緊與頭飾重量造成的不適,不會喊苦、喊累嗎?
「有興趣就不會覺得苦。歌仔戲讓孩子們學到認真的態度與耐心!」媽媽如是說。
彭家姐妹花愛唱歌仔,功課頂呱呱
「一日,相府千金白玉枝為解心頭鬱悶,請丫環們陪她至花園賞花,並上繡樓觀看府外人來人往的街景......」飾演〈賞花〉裡小姐白玉枝角色的佳欣與扮演丫環的佳芊,是一對姊妹花,分別就讀三星國小五年級、四年級。四年前,彭家姊妹花觀賞傳習班的成果展,深受演員們優美的身段、漂亮的服飾吸引,在與爸媽約法三章:「絕不影響功課」後,當時才一年級的佳欣成為台灣戲劇館歌仔戲青少年傳習班的一員;一年後,妹妹佳芊隨之跟進。自此,本地歌仔陪伴她們快樂成長。
每周六兩小時的研習時間,是姊妹倆的歡樂時光。兩人銘記約定,除了課業保持一定的水平外,才藝更是頂呱呱。因為喜歡歌仔戲,希望能持續學習,她們堅守「絕不影響功課」的承諾。
佳芊的媽媽說,一開始只是想培養姐妹們的膽量,希望改善她們過於害羞、不敢表達想法的個性,詎料經由學戲的歷練,卻有了意想不到的收穫......
佳欣因著歌仔戲的涵養,2007年以流利的閩南語、優雅的氣質、穩健的台風,榮獲國小閩南語朗讀鄉賽冠軍。
「梁山伯往祝家莊訪英台,途中主僕投宿客棧,和老來俏的店主王婆精采過招,衍生不少笑話。」把〈入王婆店〉裡「王婆」逗趣討喜的角色演得絲絲入扣的佳芊,一面親自卸妝,一面侃侃而談學習歌仔戲的心得:「考試到了的時候,我會先準備功課。剛開始練習開扇時,有時扇子會掉在地上,我會不斷地練習。」
臉頰上圓形的鮮紅色腮紅,誇張地訴說著王婆的滑稽角色。指導老師鄭英珠說,有些小朋友會挑剔王婆的妝很醜,只有佳芊未曾有過意見。「化這樣也很漂亮。」從佳芊的雙眼,我看到熱愛歌仔戲的光芒。認真學練的神情,比什麼都更美。
佳芊說,去年在三星鄉銀柳節演出時,老師和同學都來觀賞,為她加油打氣,說她演得很棒。「老師送我獎品、同學送我卡片,所以我要更認真,功課不能退步。」大方可愛的小四生,讓人不由為她喝采!
「現在的家庭孩子生得少,小孩比較受寵,容易養成驕縱的個性。在這裡老師一視同仁,對基本功的要求十分嚴格,小孩一定要配合,不准拿翹。」佳芊的媽媽說,在歌仔戲傳習班,小朋友不只是學戲,更學到了良好的生活品德。
導演、寫劇本,小小文學家
「天氣爽朗,桃花欲搭船過江去遊玩,卻遭遇愛耍嘴皮子的撐渡伯......」〈桃花過渡〉裡的撐渡伯由小六的羅永奇演來,渾身是戲,台下不時爆出熱烈掌聲!
六年前,就讀慈心小學一年級的永奇與小三的姊姊聿筠,每周六陪著媽媽林雪玲到台灣戲劇館學習歌仔戲。耳濡目染下,姊弟倆產生了興趣,不久後,他們加入了青少年傳習班的行列。
老師用心教學與媽媽認真學習的態度,姊弟倆潛移默化,隨著時間巨輪前行,他們倆優游在歌仔戲的世界裡。訪談時,慈心中學二年級的姊姊聿筠落落大方,言談間充滿自信。
聿筠主攻生角,也曾演出〈桃花過渡〉裡的花旦桃花,聰慧的她經由本地歌仔的俚語、劇本台詞的平仄與押韻,對文學產生了更多的興趣。
「以前總認為自己只負責上台把戲演好就好,原來一齣戲的演出,竟包含了那麼多人的無私付出。」一次戲劇館的大型公演,聿筠看到老師辛苦寫劇本、安排燈光與人員、打點一些演出細節的過程。她受到了感動。
在慈心中學分組演話劇的活動中,聿筠自動設計服裝、寫劇本、導演。六年來歌仔戲的涵養,不僅豐富的舞台經驗讓聿筠面對人群不會緊張,她的戲劇素養因而提升了,還擁有了一顆更能體諒別人的溫暖的心......
不打電動,快樂的歌仔戲一家
因著同事佳芊媽媽的分享,洪千淯的媽媽也成了快樂的歌仔戲一族。每周六及公演時總是陪伴在旁的洪媽媽,在千淯上台演出前,一面幫忙補妝,一面笑盈盈地說,能夠陪著孩子快樂成長,是很開心的事。
羅東國小三年級的千淯,短短不到三年的學習時間,洪媽媽心中卻充滿諸多感謝。「傳習班是個無私的地方,老師們都很盡心、不藏私。」她說,歌仔戲不但能訓練孩子們的膽量,讓孩子們比同齡的小孩成熟,戲裡許多忠孝節義的故事,更是良好的教材。
「孩子們因為喜歡演出,有時肚子餓、想睡覺,以及綁大頭的辛苦,他們都可以忍耐,在其中,他們學到了認真的態度。」洪媽媽說:「只要孩子們喜歡,我會無條件地讓他們繼續學下去。」
一年級的弟弟今年也跟上姊姊的腳步。晚飯後,全家人一齊看歌仔戲、一齊唱歌仔戲,和樂融融。打電動?不好意思,沒興趣!
如果你在羅東街上,看到一個媽媽騎機車載著一對兒女,三人一路上開心地唱著歌仔戲,不要懷疑,他們就是快樂的洪媽媽歌仔戲一家。
看著小朋友歡欣鼓舞的表現,真是「學歌仔戲的小孩不會變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