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雜誌特約攝影師丹尼爾(Daniel Ulrich),來自被公認地球上最美麗的國度--瑞士。認識他的台灣人都叫他阿丹。五年前,緣分的線就像彩虹的兩端跨越大半個地球,連結瑞士的阿丹與台灣的淑雲。
以前,阿丹對台灣的印象,僅止於瑞士有很多東西「Made in Taiwan」。從來沒想過會在台灣定居,但現在的他卻大聲說:「我是台灣人。」一個比台灣人還喜歡台灣的外國人。
比台灣人還喜歡台灣
剛到台灣一切還不太熟悉時,在太太淑雲陪伴幾次出遊後,阿丹就帶著相機、一張地圖和一口讓人聽不懂的中文,開著車,一個人上山下海全台走透透。從小就擁有一艘小帆船,還有船長執照的阿丹,方向感超好。很多人在台灣活了幾十年,合歡山也僅在地圖上登頂過,但阿丹已經去過四遍。有次,攝影同好說了一個東北角很偏僻的地名,阿丹告訴他已經去過,知道路怎麼走,當場讓那位同好佩服得五體投地。
阿丹的好方向感除了讓台灣攝影同好汗顏外,也讓他在找尋攝影題材時無往不利。
尋找台灣水牛
在瑞士,乳牛也許挺常見,但沒見過水牛的阿丹到台灣,一直尋尋覓覓卻怎麼也不見水牛的蹤影。有天駕著車開在高速公路上,據阿丹描述,當時時速七、八十公里,突然眼角瞥見路旁的稻田,農夫牽著牛耕田。阿丹用誇張的表情,一邊表演著何謂「用眼角瞥見」,一邊述說「尋牛記」。阿丹頻頻回頭記住牛的方向,直到十幾分鐘後找到交流道,順著記憶的方向,竟讓他找到「那隻水牛」!當時的場景實在有趣,一個說著不太靈光的國語的「阿兜仔」,與說著台語的憨直農夫,兩人比手畫腳後,農夫欣然讓阿丹完成作品。阿丹說:「這就是台灣人的善良。」
阿丹的照片單純有力,就如阿丹一樣「簡單」,不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而是「思想單純,複雜的事簡單化」。不過,在他眼裡,台灣人很善良可愛,卻常常「將簡單的事複雜化」。也因為這份簡單,阿丹的攝影給人一種乾淨、心曠神怡的舒暢感。
排灣族收穫祭
太麻里的沙灘,是台灣最早迎接日出的地方,2000年千禧年「第一道曙光」的活動讓太麻里聲名大噪,更贏得「日升之鄉」的美名。「太麻里」在排灣族語中意指「太陽照耀的肥沃土地」。今年7月香蘭部落為期兩天的小米收穫祭,阿丹也融入他們的慶典,一個外國臉孔的出現一點也不顯得突兀,因為阿丹早就把自己當成「台灣人」。
收穫祭(masarut),排灣語的意思是「過一個年」。其本意是感謝神靈的眷顧,給神過年之意。並做為一個年度的終止或開始的分界。主要活動是由祭師主持祭儀,並將收穫的小米入倉、選播種用的小米、吃新米等祭祀活動。
起個大清早,阿丹拍下不同於一般報導看到的慶典活動照片。排灣族青年前往活動現場,走在最前頭的青年,將台灣最早的移民面對蠻荒大地所需具備的果斷與勇氣,盡顯在臉部剛毅的表情上。
活動中有項「互推竹竿」,是原住民鍛鍊孩子成為出色的獵人必備的日常訓練。在海灘上畫個圈圈,兩位孩童互推,誰最先將對方推出圈外就獲勝。乍看像競賽,但據當地排灣族說,所必備的一些狩獵技巧也在這個過程中學習成熟。
看著孩子炯炯有神的目光,似乎看到台灣未來的希望。套句《海角七號》洪國榮在電梯中聽完小女生唱歌後,驕傲說出的一句經典台詞:「誰說咱恆春沒人材!」看到阿丹這張「互推竹竿」,也想大聲地說:「誰說咱台灣小孩只會讀書、打電動!」
日出三仙台
三仙台,島上有三塊巨石,據說遠古時代的八仙中的三位仙人--呂洞賓、何仙姑、李鐵拐曾到此一遊,因此得名。三仙台也是東部海岸最熱門的風景區,以波浪造型呈現八拱跨海步橋,宛如一條巨龍伏臥海上,跨越至離岸珊瑚礁小島。特殊的海蝕地形、豐富的地質景觀、壯闊的海蝕與奇岩,最足以襯托三仙台光芒四射的日出,也是東海岸絕佳觀賞及拍攝日出的景點。
當看到阿丹這張三仙台日出的照片時,眼眶不由自主地熱了起來。除了驚嘆造物者的鬼斧神工外,看著緩緩升出海面的太陽,漸漸照亮黑暗的大地,頓時感到又是新生的一天,所有的煩惱憂愁瞬間化為烏有,人生又有了新的希望......
丹頂鶴展翅
2007年11月,金山海邊發現四隻罕見的稀客──丹頂鶴。據金山地方耆老表示,大約在1932年金山也曾出現丹頂鶴的芳蹤,如今再次飛抵金山地區,已相隔七十多年的時光。這個難得的機會,阿丹當然不會錯過。
清晨4點,阿丹全副武裝來到丹頂鶴棲息的地方。為了不驚動牠們,阿丹躲在偽裝用的小帳棚裡觀察拍攝,直到早上11點多,幾個小時同一個姿勢一點也不嫌累。只可惜,即使等候多時,阿丹並沒有等到他滿意的作品。就在收拾器具準備打道回府之際,丹頂鶴剛好飛離棲息地,阿丹即抓住瞬間,按下快門拍出他最喜歡的作品。
阿丹說:「丹頂鶴也叫仙鶴,中國道教的傳說中,很多得道仙人都是駕鶴飛昇。」照片中遠處出現的中國式涼亭與仙鶴相輝映,巧合得有點不可思議,彷彿是上天的刻意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