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林放問禮之本,孔子說:「大哉問!」
其實,古代的禮節中往往都隱含著很深厚的涵義,
接近這些涵義,就會發現禮節中的嫵媚。
「抱拳」,就是如此!
中共大概是全世界最會進行形象包裝的組織團體。流傳一個小故事:在日內瓦會議期間,一個美國記者主動和周恩來握手,這位記者握完手後,卻大聲地說:「我怎麼跟中國的好戰者握手呢?真不該!真不該!」然後拿出手帕擦拭自己和周恩來握過的那隻手,之後把手帕塞進褲兜。見狀之後的周恩來也從自己的口袋裡拿出手帕,在手上抹了幾下,然後,走到拐角處,把這條手帕扔進垃圾桶,並說:「這條手帕再也洗不乾淨了!」
這個流傳甚廣的故事真假不得而知,但是它之所以能流傳,大概是要用來彰顯中共「偉大領導人」的機智。先不說周恩來這小肚雞腸似的胸懷與中華君子的寬容相差太遠,這故事倒真的提醒我們,握手作為現代文明禮儀,的確有它不方便的時候,比如說選舉時,候選人拚了命地想跟人握手,可是候選人並不知道所握的那隻手剛剛做了甚麼,自己握到的是怎樣一隻手?
君子與淑女:男人作揖,女子襝衽
這讓人想起古代「揖讓而升」的方式,這是多麼雍容而大方。古時男子對他人行禮,一般是雙手在胸前拱手,再稍稍彎腰為禮,也就是平常人所說的「作揖」;而女子一般是雙手在腰部抱拳,膝蓋微彎為禮。
「揖禮」據考證大約起源於周代以前,周朝時揖禮開始大行於天下。古代的「揖」隨著拱手抱拳的位置與動作的不同,表達了對不同對象的不同敬重程度,但是它們共同的基本姿勢都是雙手抱拳前舉,例如比較常見的「長揖」,就是拱手高舉,然後自上而下向人行禮。
所以從揖禮看,最重要的是抱拳的動作,一般來說,抱拳是以左手抱右拳。道教中認為左為陽是善,右為陰亦代表惡,所以左手抱右手代表隱惡揚善。現代有許多人認為如果錯誤地以右手抱左拳,這樣的抱拳方式就是凶拳,視為對受禮人的不敬。這種說法也可能是從這個道理衍生出來的。
揖禮是男人的行禮方式,而在電視劇裡我們也常常看到女子所行的「萬福」。所謂的萬福其實是因為古代婦女「襝衽」時,口中同時多會稱萬福來祝福受禮者,所以後來逐漸地就把婦女的襝衽之禮稱為「萬福」。「襝衽」本來是整理衣襟,表示恭敬的意思。在粵劇裡就有一種手式稱為「襝衽手」,它的做法是:一手拳,一手蘭花指,互抱於左肋或右肋下。
禮的形式與內涵:多為別人設想
談到古禮就不免讓人聯想到繁文縟節。實際是如此嗎?我們來看孟子失禮的故事。
曾經有一次孟子走進自己的房間,看見新婚妻子沒有穿戴整齊,稍嫌有點暴露,他覺得老婆這樣是對自己失禮,於是憤而走出房門。
這位新來的媳婦卻覺得自己委屈,於是向婆婆據「禮」力爭說:「聽說夫婦間相處的禮儀,在自己的房間中是不用太嚴謹的,我今天在房間沒有穿戴整齊,可是先生卻因此生氣,這是把我當客人而不是把我當夫婦看待。」
賢明的孟母聽完之後,把孟子叫來親自教導他關於這方面的「禮」。她說:「真正有禮的人,在他走入大門之前,會先問問裡面有甚麼人在嗎,為甚麼要這樣?這是出自於對他人的尊重。如果要走上廳堂,也會先出聲,好讓待在大堂中的人有所預備而不失禮,當他要走進房間時,眼睛要往下看,這樣才會避免看見別人不合禮之處啊。」
這樣看來,其實禮更重要的意義是多為別人設想,能尊重人,多要求自己,而不要老是盯著別人看他是不是合乎「禮」啊。所以最後孟母教訓兒子說:「你現在自己不懂得禮的本意,還用禮的儀式要求別人,你才真是無禮啊!」
所以理解禮的本意與內涵,也許比注重外在形式、做個樣子更重要。談到內涵,抱拳這小小的動作卻竟然也有大大的學問喔。
抱拳的意涵:「德、武兼修」
古代最講抱拳的莫過於學武之人,古時武林同道相見時抱拳禮行禮,表示敬讓恭謙,雙方不握手,這樣彼此就不必靠太近,尤其是對有武功的人來說,更可以避免相互的猜疑,所以抱拳禮,合理而不矯揉。
最普遍的抱拳方式:左右手至胸前,左手大拇指回曲其餘四指併攏為掌,右手握拳(或持械),左掌掩右拳相抱,兩臂圓撐,目示受禮者。
這就是抱拳的形式。而抱拳的內涵也很有意思。
抱拳中兩手相抱隱藏的內涵是「德、武兼修」、「文、武雙全」、「法、禮並重」等。除了前面提及的善惡分別之外,左手掌所代表意涵更有所擴充成「文、理、禮、防」等;而右手的拳,所代表的內涵也更加豐富成為「武、法、兵、戈、攻」等意涵。
那麼左手的大拇指為甚麼要屈回呢?這代表抱拳者不以「老大」自居,尤其是習武者,更要注重這點。
那麼為甚麼要掌在外拳在內呢?掌在前拳在後隱喻的是「武以德先」、「先禮後兵」、「拳由理來」、「非困不發」。所以如果變成拳外掌內,拳頭對向他人,手掌對著自己,這大概就變成流氓與恐怖分子的抱拳法了。
抱拳之禮,簡單、大方,明兒起不妨開始抱拳,提醒自己「隱惡揚善」、「法、禮並重」,甚至成為一個「文、武雙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