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檸豆蟹、斯氏沙蟹、招潮蟹,這麼多螃蟹的名稱怎麼記啊?別慌!讓我們先來唱首螃蟹歌,跳支螃蟹舞,再來段螃蟹相聲,下午一起到沙灘上實地觀察螃蟹,看看牠們超級『卡哇伊』的模樣,一輩子都忘不了......」在一個濕地生態解說的培訓營裡,學員們正快樂地唱著螃蟹歌。
為了讓大家知道台灣的美,一起疼惜這塊土地,「螃蟹國王」鄭清海在2002年開始籌辦「自然生態解說教師培訓營」。不同於一般解說培訓,學員不分年紀大小,大家都像小孩般盡情地學、盡情地玩。除了學到知識,還多了滿滿的感動。
教育熱誠開啟「鐵甲武士」研究之路
一頭栽入鐵甲武士的小小王國,鄭清海和螃蟹的不解之緣,得從他滿腔的教育熱誠談起……
退伍後在桃園縣一所國小任教,鄭清海假日經常帶著學生上山下海,徜徉在美麗的山川原野間。學生看到不曾見過的動、植物,總喜歡問他:「老師,這是甚麼花?老師,那隻是甚麼鳥?」當時他每次都只能尷尬地回答:「喔,這是待查花、那是待查鳥。」就這樣,鄭清海心中堆滿了許多問號,也常常覺得學校環境教育資源不足。
喜歡攝影的鄭清海認識了許多大甲溪生態保護協會的朋友,因為他植物拍得不錯,所以協會也經常請他講解植物拍攝技巧。漸漸地,他心中激起了強烈的渴望,想多多認識這些可愛的朋友,便經常與攝影同好一起到野外做植物、鳥類、昆蟲、魚、溪流等生態研究。
有一年,《國家地理》雜誌想做紅樹林濕地相關報導。他和雜誌編輯、大甲溪生態協會幾個會員、台灣博物館王嘉祥研究員(螃蟹研究專家,後來成為他的「螃蟹師父」),一同前往嘉義沿海濕地探勘。
邂逅0.5公分「卡哇伊」波檸豆蟹
中午,一行人來到一家餐廳吃飯。服務生端來一大盤熱騰騰的炒麵,鄭清海拿起筷子準備夾麵吃時,「螃蟹師父」王嘉祥突然大叫:「等一下,你的筷子上有一隻螃蟹。」只見一隻不到0.5公分的小生物,正努力揮動著小腳,小巧玲瓏的模樣,甚是可愛。王嘉祥說:「這是波檸豆蟹,長得像一顆小豆子一樣,與蚵仔(牡蠣)共生,易混於牡蠣中煮食。」
下午來到沿海濕地,廣闊無垠的沙灘上,許多螃蟹就在腳邊忙碌地覓食,有些在揮螯求偶,還有一些正在製造泥球。第一次享受著被一大群螃蟹包圍的滋味,螃蟹爬呀爬、翻呀翻,熱鬧又逗趣的模樣吸引著他,整個下午他沉浸在大自然的懷抱中,一次又一次地感動莫名,讚嘆著造物者的神奇,沉醉於福爾摩沙這片土地之美中,久久不能自已……
「尤其是外號超級變色龍的斯氏沙蟹,覓食時呈現極為鮮紅色調,一旦有敵人靠近,就會在3分鐘內變成跟沙灘一樣的顏色。」一提起螃蟹,鄭清海眼中閃爍著光芒,如數家珍。
那天,「螃蟹師父」王嘉祥教他們如何找螃蟹、做鑑定、保存,詳細有趣的解說讓他聽得津津有味、嘖嘖稱奇。後來,王嘉祥隨興地說:「台中地區還沒有人研究螃蟹,你家不是很靠近海邊嗎?那麼就由你負責了。」
從那時開始,鄭清海有空就到大安溪、大甲溪、大肚溪一帶河口地區,或台中沿海區域觀察螃蟹。以前,他只認識餐桌上的螃蟹,為了做調查,他不斷地找資料,不懂的就用電腦傳圖給王嘉祥,或製成標本,到台北開會時,再請王嘉祥做鑑定。
螃蟹喜歡熱的天氣,為了拍到美美的相片,7、8月的大熱天,也得忍耐惡毒的陽光,在沙灘上耐心地等候、觀察。每發現一個新物種總能讓鄭清海開心好幾天;幸運的時候,螃蟹剔牙、求偶、覓食等難得一見的珍貴畫面,更深深地吸引著他。只要一有空,他就駕車前往,和螃蟹來場美麗的約會。
門外漢變專家 「螃蟹國王」聲名遠播
三年下來,累積了許多珍貴的資料和圖片。永安國小校長向台中縣政府申請經費,1998年,他和永安國小的幾位老師合作出版了第一本書《賞蟹之旅》。這本書的出版,對鄭清海的研究有相當大的鼓舞作用,「我這時才發現,原來多年來當作興趣研究的螃蟹,資料可以集結成書,也可以成為別人研究參考的資料。」後來縣政府又主動提供了三年研究經費,出版了《賞蟹指南》。
鄭清海由門外漢變成了螃蟹專家,受邀到各地演講、辦生態研習營,活潑專業的解說,「螃蟹博士」、「螃蟹國王」等名聲不脛而走,幾年間陸續編著出版了《鎮瀾宮之旅》、《鐡砧山傳奇》、《河口探索之旅》、《和螃蟹做朋友》等三十餘種人文自然生態專書。
榮獲創意教學獎 培育生態解說員
本身是小學教師,鄭清海致力將環境教育推向校園、向下扎根,1998年他與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台中縣鄉土自然研究學會」,擔任第一、二任理事長。他的螃蟹研究與教學成果逐漸打出知名度,研究作品獲得Grea Teach2002創意教學獎,也因而成為教育部指定六大學習網中的自然生態學習網規劃委員之一。
為了讓學童保育觀念向下扎根、培育更多自然生態解說員,2002年第一屆「自然生態解說教師培訓營」於焉產生。身為自然生態種子教師培訓營執行長,鄭清海為台灣生態環境永續教育,定下了十年大夢。
他認為要由門外漢培育成一位專業解說員,十年是一個最起碼的時間。生態教育的路並不好走,他期望給予台灣各地關心環境教育、願意吃苦無私付出的人一個最專業的磨練機會,一起成長、蛻變。解說員可以協助學校戶外教學,研習成果成為網路資源分享,不止可以提供教師參考,對整個台灣生態環境教育更有莫大的幫助。
一路走來,跌跌撞撞,喜歡思考勇於嘗試改變的鄭清海,不斷地修正培訓營經營的方式。
培訓營走出戶外在遊戲中學習
培訓營第一年,鄭清海和其他講師費盡心思準備了豐富的研習教材、幻燈片、螃蟹卡。但繁多的資料、枯燥無趣的解說方式,讓學員昏昏欲睡、疲憊不堪。無意間他聽到了兩位學員的對話:「好累喔,明天不想來了。」
鄭清海收起原本準備好要播放的80組幻燈片,改以遊戲的方式進行,來個支援前線大作戰、螃蟹創意造型競賽、螃蟹生態行動劇等活動。學員忙著找講義、找資料、找螃蟹卡,玩得不亦樂乎,到了最後一天甚至依依不捨。鄭清海意外發現,原來不是只有小孩愛玩,利用創意教學、善用教具,也一樣可以引起大人的學習興趣。
從第二年開始,「感動自己感動別人」研習活動不在冷氣教室裡進行,而是走出戶外,接受大自然風霜雨雪的洗禮。規劃9個戶外探索站,學員親身體驗各地的人文風俗、鄉土生態;各個定點安排不同專業的輔導員,讓學員學習專業知識及不同的解說方式。
生態教育人少力孤更需要團結合作。因此,培訓營以家族方式進行,通過互助合作,找到每個定點最有特色的地方與最生動有趣的解說方式,在最後一天上台解說展現成果。
學員變輔導員 同為生態教育努力
「感動、學習、分享」,以最快樂的方式讓大家感受到台灣的美,那麼每個人都願意去珍惜維護。一位學員開心地分享:「這次的解說培訓,讓我對解說完全改觀,原來解說不僅是可以知性,也可以如此感性。大夥從對解說懵懵懂懂到互相腦力激盪、絞盡腦汁到鼓起勇氣,將最好的一面呈現給大家……」
每位輔導員都卯足了勁,讓大家在如同戰鬥營般繁重緊湊的課程裡,還能聽到不斷的笑聲。學員不但快樂地學習了豐富的專業知識及解說技巧,還有滿滿的感動。這樣的培訓方式引起了廣大迴響,漸漸打響了名聲,期間也陸續與屏東海生館、基隆海洋科技館(籌備中)合作,更吸引全台各地對生態環境議題專業研究人員前來取經,互相觀摩。
「這些學員有些後來又加入自然生態解說教師培訓營輔導員,一起為台灣生態教育努力。目前約有180多位輔導員,組成生態攝影、昆蟲、植物、溪流、海洋教學、教材研發等6個不同的專業營隊。有些則在各縣市繼續努力,當他們想辦活動需要支援時,大家都會鼎力相助,如屏東海生館舉辦的『戀戀河海生態營』,及去年新竹的桐花季活動,都辦得相當成功。」
互相鼓勵十年大夢越走越開心
從原先的陪小朋友玩,到陪大朋友玩,經常有人問他:「甚麼時候辦小朋友的營隊?」鄭清海說,目前師資也培訓了很多,很快就可以辦了。當初只是個理想,沒想到台灣有這麼多人熱愛這片土地,願意為它努力付出、無怨無悔。
「曾有人說生態教師培訓營是個『怪胎收容所』,我則是個超級怪胎。」鄭清海呵呵地笑著。十年大夢走到了第七年,一路走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有這些夥伴一起打氣鼓勵,鄭清海越走越開心,越走越覺得充滿希望。
「台灣環境已被工程毀壞得差不多了,但我希望年輕的或較小的一代,將來有決策能力時,對環境與土地的關懷有不一樣的態度。」鄭清海一顆顆辛苦栽下的種子,正在全台各地成長茁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