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造媽祖婆」 媳婦熬成婆

當每一個人都願意在家門口種花供人觀賞,表示他是為了別人,不再是自私的了。
岳翔雲
第43期
張新宸

坐在楓樹社區古樸的「誠實商店」裡,嬌小俐落、看不出已經當「阿嬤」的楓樹腳文化協會理事長江鳳英閒話家常:「在這麼漫長的歲月裡,我一直在觀察人的變化,以前社區裡的人沒有笑容,現在笑口常開;以前有事找人參與,他跑給你追。現在要做甚麼事,就會有人主動出來做,而且還做得很高興!」短短幾句,20年社區改造的個中滋味與甘苦盡付笑談...... 

 

一頭短髮、一身輕便服飾,樂觀、自信、講話中氣十足,是江鳳英給人的第一印象。個性率直的她,只要認定是「對的事」就義無反顧、勇往直前。因為不願屈服於政治勢力曾被公部門視為頭痛人物,也不見容於地方派系,但她總是保持樂觀的信念,堅持自己的理念:「社區營造就是在打造一個安身立命的地方。一路走來,雖然困難重重,但為了實踐理念,只有歡喜承受。人家說你怎麼做得那麼高興?其實是苦中作樂......」如今,有了成就之後,公部門的資源就來了,社區的人也從質疑、觀望轉而認同、配合。 

 

「社造媽祖婆」驗收20年成果

 

一臉稚氣的妞妞站在椅子上,踮著腳尖在「誠實甕」投下硬幣後,一本正經地說:「誠實很重要喔!」備受呵護的她打從出生開始,就跟在阿嬤江鳳英身邊,耳濡目染之下,小小年紀盡得真傳,來到誠實商店一定堅持「先投錢再取貨」,面對陌生的訪客更是一點也不怯場,偶爾還會當起小小解說員,主動帶訪客參觀社區。

 

和所有阿嬤一樣,江鳳英談到孫女就眉開眼笑,神情彷彿就像品嚐辛勤耕耘的甜美果實:「妞妞是我辛苦打拚20年的實質受惠者!」

 

從被視為異類、遭受質疑,到獲得認同、主動配合,20年的社造之路走得艱辛,江鳳英卻從不喊苦,堅持為自己和社區的孩子打造一個安全、優質的成長環境。如今苦盡甘來,楓樹社區成了各地社造人員前來參訪、學習的示範社區,「社造媽祖婆」的封號不脛而走。她經常帶著妞妞到各地社區探望社造朋友,給他們「咕哩咕哩」(鼓勵鼓勵),她說:「現在是我驗收20年社造成果的時候了!」

 

楓樹「媳婦」不向宿命低頭

 

20年前,位於台中市邊緣的楓樹社區還是個民風保守的半傳統式農村聚落。隨著社會變遷,社區也逐漸失去農村原有的淳樸。當年嫁作楓樹媳婦的江鳳英,因堅持自己的教學理念,不願在惡性競爭、賣參考書、搞補習等的教學環境中隨波逐流,因而辭去小學老師的工作,回家當個全職媽媽。

 

當時台灣歷經美麗島事件、解嚴、大型示威抗爭、綁架撕票等一連串社會事件,加上大家樂盛行、股票狂飆,人人都想不勞而獲,人心浮動不安。楓樹社區也沾染這股氣氛,居民無心工作,到處求明牌,想一夕致富。置身於這樣的環境中,江鳳英帶著一雙年幼的兒女,感到十分恐慌。

 

這時,江鳳英接觸了教育改革團體「人本教育基金會」:「『人本』相信只要給他一個良善的環境,每個人有向上、向善的本能。這讓我覺得必須為自己的孩子負責,為他們打造一個安全成長的空間。」她決定從改善生活環境著手。

 

然而在保守的農村聚落中,沒有社會地位的婦女怎能拋頭露面談「改造社區環境」?江鳳英必須面對的困難與阻力可想而知。但是她沒有因居民異樣的眼光和家人反對的聲音而退怯,反而積極計畫從照顧社區裡的弱勢族群──老人和小孩做起。 

 

20年社區改造路漫漫

 

1990年,江鳳英首先提供在黎明路上的店面成立「楓樹社區圖書館」,為社區孩子打造閱讀環境,讓孩子放學後有一個看書、寫功課的地方,不再四處遊蕩、惹事生非。

 

接著江鳳英以參與主婦聯盟的經驗,培訓社區最不被重視的阿嬤們成為楓樹社區第一批種子義工隊,帶著她們整頓自己的家園,美化環境,進行資源回收再利用,讓阿嬤們找到自己的舞台,成為快樂有尊嚴的銀髮族。

 

1993年,文建會提出「社區總體營造」政策,楓樹社區成立了「社區發展協會」,由江鳳英擔任總幹事。因參與搶救勝興車站活動,她深感維護自然資源與人文資產刻不容緩,於是積極整理、規劃社區內原有的文化資源,讓社區保有傳統農業聚落的人文景觀。

 

1998年,為了搶在社區耆老健在時完整記錄社區歷史,江鳳英頂著壓力,在社區信仰中心楓興宮前的廣場上,為已停演二十多年的楓樹腳北管「景華軒」開箱曬大旗。當「景華軒」三面大旗完好無缺展開在廣場時,景華軒僅存的六位團員(年齡最大的九十多歲,最小的六十歲)深受感動,他們蹲在大旗旁講述著景華軒的歷史,並於當天下午臨時決定為居民演奏一場。這樣戲劇性的轉折、圓滿的結果,讓江鳳英喜出望外。

 

接下來,江鳳英為完整保留楓樹社區已有二百多年歷史的古巷道,繪製了一幅藏寶圖,涵蓋自然景觀、古蹟、老樹、家傳寶物,並舉辦健行活動,讓居民按圖索驥,認識自己美麗的家園,同時開放給外人觀摩。

 

江鳳英還配合各種節日舉辦親子活動,安排健康及環保講座,和居民座談,凝聚向心力。江鳳英只求付出不求回報的作為,逐漸受到居民認同,家人也由反對轉而支持。

 

慢慢的,楓樹人重新找回自我,每一個人都知道自己想要甚麼樣的居住品質,自動把家門前及院子裡的空地整理出來,種上花草樹木。江鳳英說:「當每一個人都願意在家門口種花供人觀賞,他的心就在改變。因為他是為了別人,不再是自私的了,那麼他的心胸就會越來越開闊。」

 

楓樹社區豐富的文化資產,成了小學生鄉土教學的最佳教材,江鳳英培訓社區裡的阿公、阿嬤成為解說員,不厭其煩地回答孩子們千奇百怪的問題,並開放社區給大專相關科系的學生觀摩、實習,學生也回饋給社區一本本紀錄詳實的實習報告。 

 

打造「高鐵楓樹文化生活圈」

 

江鳳英更積極改善受污染的環境,她帶著「阿嬤義工隊」向周圍的攤商收集回鍋油做環保肥皂,並成立「綠田教育聯盟」,推動廚餘做液肥、堆肥,以自然農法取代農藥、化肥,保護土地和生態。經過十多年的勸導與推廣,江鳳英的環保理念終於獲得社區居民的認同並主動配合。

 

1995年在2.3公里的楓樹腳溪沿岸兩側種植的楓香樹,已經長成林蔭大道,江鳳英為了讓社區孩子有一條安全上學、回家的路,爭取政府補助,將溪流兩岸路肩加高,打造了1.8公里長的腳踏車車道;為了提高社區居民的文化素養,成立「楓燒」創意工坊,邀請藝術家進駐,為社區增添藝文氣息。

 

高鐵通車之後,楓樹社區成為高鐵進入台中市的門戶,江鳳英目前正在整合黎明路上的店面,要打造一個「高鐵楓樹文化生活圈」;同時推動楓樹社區創意產業,並和各地創意理念契合的產業合作生產創意產品,讓楓樹社區成為「社造創意產業交流中心」。

 

這個健康、無污染、具文化內涵的優質居住環境成了建商的活廣告,紛紛在社區周圍興建高級住宅,吸引許多認同者進駐。江鳳英說,新進來的居民比舊居民更愛楓樹社區,他們會自動出來維護社區的權益。 

 

「楓樹腳文化協會」媳婦熬成婆

 

為了不受派系和政治因素的干擾與牽制,江鳳英於2003年離開社區發展協會,成立「楓樹腳文化協會」。她說:「派系糾紛讓我做事綁手綁腳,成立協會才能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文化協會除了照顧自己的社區,「業務」範圍更涵蓋台中市,並擴展到全國各地的社區。只要有心想做好社區營造,江鳳英總是傾囊相授,毫不藏私。

 

楓樹社區從此成了各地觀摩的「示範社區」,每年接待超過一萬人次的訪客,江鳳英也擔任「環保署環保教育志工」、「文建會社區總體營造」講師,經常應邀到各地經驗分享,上個學期還應聘到台大公共衛生系擔任客座講師,講授兩性平等中的社區營造故事。

 

過去為了爭取社造資源,維護社區權益,江鳳英曾是讓公部門感到頭痛的人物。現在台中市政府卻反過來借重她豐富的社造經驗,聘任她為「台中市社區總體營造推動委員會」推動委員,協助統合各局室的資源,推動社區總體營造。

 

「楓樹腳文化協會」今年被台中市政府遴選為環保署推動的「環保小學堂」執行單位,和她的社造理念不謀而合,因為「社區營造最終是要成為一個教育基地」:「如果社區營造最後不能成為一個學堂,不能成為人家體驗、實行生活的地方,那是失敗的社區營造。我從1990年做到現在,就是要用教育改善社區的環境,把它變成一個教養小孩的好地方。」

 

一個嫁來楓樹社區的媳婦,堅持了20年的社區改造之路,終於成為實至名歸的「社造媽祖婆」。這段神奇經歷,真是「媳婦熬成婆」的現代典範與佳話!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不敗日劇《HERO》 13年後再續神話?
日劇史上有一個不敗的神話。身為一個日劇迷來說,這個不敗神話隔了13年後醒來了。觀眾期盼的不只是神話復活,而且寄望神話更神,創造更新的史頁。…
陳孟瑩 雍容慈愛的「大家長」法官
執法者必須具備公正的心胸,判斷才能促成社會的公平正義。也就是說,司法評斷的基礎是「理性」,因此,社會大眾看到的法官,往往像是「冷冰冰」…
美售台武器 中共反制露玄機
針對美國日前決定對台軍售,中共當局除立即召見美國駐中國大使提出強烈抗議、暫停中美雙邊軍事互訪計畫,並聲稱要制裁參與出售武器的美國公司,…
螺鈿工藝飄洋過海生根台灣 陳甫強踽踽獨行承傳路
「這工很粗,不是台灣做的。」知名螺鈿司阜陳甫強,看著記者出示的螺鈿藝品照片,敏銳地指出做工、構圖都與台灣的不同。 「司阜」,…
絕祕!點穴功夫是否存在?
60歲的李有甫,12歲開始習武。1982年,33歲的李有甫在中國民族體育比賽上一舉成名。當年他憑著一支3尺多長、拇指粗的鞭桿,舞得滿堂喝采…
東勢林場──賞桐追螢一次滿足
位於台中的老牌休閒園區「東勢林場」,素有「中部陽明山」之稱,是一座綜合森林遊樂兼休閒農業的示範園區。全園面積約225公頃,…
中國富人 新加坡避險
香港一直是中國富人轉移資產的首選地,有很多中國富人在港置業和購買各類資產。在北京強推《香港國安法》後,資金開始離開香港。 據美國《…
李白千古名作〈將進酒〉 但願長醉不願醒
唐朝大詩人李白存世詩文共有千餘篇,其優美的代表作有〈早發白帝城〉、〈將進酒〉、〈靜夜思〉、〈蜀道難〉、〈夢遊天姥吟留別〉與〈月下獨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