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中國

溫家寶破中共常規 高調耐人尋味

溫家寶破中共常規 高調耐人尋味
Getty Images
第64期
狄青

最近中共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忽然屢發高調,引來各界人士的猜疑和評論。有媒體認為,溫以此感慨自己處境以求同情;更有人認為,溫高調紀念胡耀邦實為壯大「團派」聲勢。

所謂「團派」,又稱「共青團派」、「共青幫」,是指出身自「中國共青團」之幹部與中共領導階層。2002年起,以上台之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為首,和前中共黨魁江澤民一直處於明爭暗鬥之勢。

溫連續違反常規的舉動

從2010年4月15日,胡耀邦去世21週年紀念日,中國官方喉舌《人民日報》第二版頭條,刊登了溫家寶題為《再回興義憶耀邦》一文,大肆讚揚前總書記胡耀邦。胡耀邦是20世紀80年代中國共產黨的主要領導人。他是改革開放早期平反冤假錯案具體執行者,1987年因權鬥被迫辭職。1989年胡耀邦辭世後,民眾對他的追悼後來演變著名的「六四天安門事件」。雖然胡耀邦在中共內部還存在爭議,但一般中國基層民眾對其整體評價甚高。

除公開為文稱讚「有爭議」的胡耀邦,中共用4,000億人民幣堆起的世博會,溫家寶竟選擇缺席去了青海玉樹地震災區;「五四運動」91週年溫與北京大學學生交流之時,又揭穿校方接待造假。溫為何打破中共史上常規為沒被完全平反的胡耀邦唱讚歌?不去世博會顯政治風頭卻看災民?為何發難指出校方「把學生關在樓裡不讓出來」,並指出坐在身邊的學生是由校方安排好的?這些反常的舉動表示甚麼?

由胡悲劇性謝幕感慨自己處境

刊登在《爭鳴》雜誌不同政見者牟傳珩撰寫的〈溫家寶高調憶耀邦所為何事〉一文指出:「如今,溫家寶在黨內勢單力薄,施政舉措處處受制,迫使他今年兩會在答記者會中自嘆『機會不多了』,今後3年要效法屈原『九死未悔『。為公平正義而戰的悲情宣示,頗有點當年趙紫陽在天安門看望學生說『我老了』的味道。」

新加坡《聯合早報》韓詠紅的評論稱:「溫家寶高調懷念這名在推進改革的過程中被迫下台的前領導人,以此重申個人的改革意志,又曲折暗示了中國推進改革所面臨的重重阻力。」

香港《開放》雜誌執行編輯蔡詠梅認為,溫營造的與其說是勤政愛民,莫如說是無可奈何。

溫為胡控訴也為己鳴憤

牟傳珩認為,溫在正面讚揚胡的同時,反證的卻是對以「支持自由化」為名迫害胡耀邦事件的控訴。其實當年「反自由化」與今天反普世價值,如出一轍。

近兩年來,溫家寶曾三提「民主是人類共同追求的價值觀和共同創造的文明成果」。今年兩會前後,他又再三提出公民尊嚴是「首要價值」。然而再次遭到中共黨內左派與軍內鷹派的質疑。

中共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2009年3月9日向大會做工作報告誓言「兩個絕不」;中共政協主席賈慶林也在《求是》雜誌撰文拒絕普世民主。之後,中南海接連發起拒絕憲政道路;接著中共最高意識型態衙門中宣部又推動《六個「為甚麼」──對幾個重大問題的回答》一書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中共《求是》雜誌和多家官媒與黨內外左派勢力,連續發表了不少討伐「普世價值」的文章。

眾所周知,「民主」與「科學」是「五四運動」的主要精神,亦是「北大」永恆追求。溫揭穿北大校方接待造假,顯示出溫對北大校方背離這一宗旨的反感。

高調紀念胡耀邦壯團派聲勢

胡耀邦逝世21年來,雖然不斷有部下親友寫文章紀念他,但往往限於發表在《炎黃春秋》等改革派刊物上。而像溫家寶這樣的現任中央領導人在《人民日報》上高度肯定他,這還是第一次。一些專家認為,這篇文章可能在高層傳閱過,並得到國家領導人胡錦濤的首肯。

香港時事評論員林和立指出,2005年為胡耀邦辦追悼會已算為他平反,現在溫家寶發表文章,是期望樹立出身共青團的胡耀邦的推動改革精神,藉此鞏固團派,預期同樣出身共青團的胡錦濤會在十八大再讓一批團派上位。

法國《費加羅報》觀點論爭欄5月22日刊登了該報駐中國記者拉格蘭奇(A.de La Grange)撰寫的評論文章〈中國的權力「開放」〉。拉格蘭奇認為,把溫家寶的文章解釋為回歸改革的信號,可能是錯誤的。中共2012年人事更替是個敏感期,政治開放對共產黨來說具有很大的潛在風險。溫的文章,至多是為了平息黨內和知識界自由派的不滿;或者是為下屆中共黨內權力更替時,加強已故總書記胡耀邦和現任總書記胡錦濤所創立的「團派」地位。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團派出身的現任中共總書記胡錦濤雖然力主中央召開紀念胡耀邦誕辰90週年,但執政以來一直宣稱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而不是民主,這一點溫家寶和胡錦濤似乎又不是很合拍。

而溫家寶缺席上海世博會去了玉樹災區,在兩年前的四川大地震發生後溫也立即趕赴了災區。《華爾街日報》指出,溫任總理期間營造出了親民形象,並以頻頻訪問中國貧困地區以及公開同情底層民眾著稱。

可能也像拉格蘭奇猜測那樣,也許這其中也有溫家寶的個人打算,即樹立他作為這個時代中共黨內最開放的領導人的形象。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不敗日劇《HERO》 13年後再續神話?
日劇史上有一個不敗的神話。身為一個日劇迷來說,這個不敗神話隔了13年後醒來了。觀眾期盼的不只是神話復活,而且寄望神話更神,創造更新的史頁。…
陳孟瑩 雍容慈愛的「大家長」法官
執法者必須具備公正的心胸,判斷才能促成社會的公平正義。也就是說,司法評斷的基礎是「理性」,因此,社會大眾看到的法官,往往像是「冷冰冰」…
美售台武器 中共反制露玄機
針對美國日前決定對台軍售,中共當局除立即召見美國駐中國大使提出強烈抗議、暫停中美雙邊軍事互訪計畫,並聲稱要制裁參與出售武器的美國公司,…
螺鈿工藝飄洋過海生根台灣 陳甫強踽踽獨行承傳路
「這工很粗,不是台灣做的。」知名螺鈿司阜陳甫強,看著記者出示的螺鈿藝品照片,敏銳地指出做工、構圖都與台灣的不同。 「司阜」,…
絕祕!點穴功夫是否存在?
60歲的李有甫,12歲開始習武。1982年,33歲的李有甫在中國民族體育比賽上一舉成名。當年他憑著一支3尺多長、拇指粗的鞭桿,舞得滿堂喝采…
東勢林場──賞桐追螢一次滿足
位於台中的老牌休閒園區「東勢林場」,素有「中部陽明山」之稱,是一座綜合森林遊樂兼休閒農業的示範園區。全園面積約225公頃,…
中國富人 新加坡避險
香港一直是中國富人轉移資產的首選地,有很多中國富人在港置業和購買各類資產。在北京強推《香港國安法》後,資金開始離開香港。 據美國《…
李白千古名作〈將進酒〉 但願長醉不願醒
唐朝大詩人李白存世詩文共有千餘篇,其優美的代表作有〈早發白帝城〉、〈將進酒〉、〈靜夜思〉、〈蜀道難〉、〈夢遊天姥吟留別〉與〈月下獨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