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年輕人來說,「火籠」是個陌生的名詞。而四年級生或更年長的人,想必見過它,抑或曾經使用過。
火籠是一種陶製圓形的罌,外殼套上竹篾編製的籠子。冬天時,人們在火籠裡盛上木炭,上面鋪上一層已燒燃的火炭,再以火炭灰燼覆蓋其上,藉由散發出的熱氣來取暖。六、七十年代物資缺乏,禦寒衣物有限,生活簡樸的人們,總是以火籠來迎接寒冬的到來。
那一天,得空逛逛夜市,途經一個沒有招牌、堆滿傳統生活用品的小小店家,幾個火籠在雜物中毫不顯眼,卻旋即吸引了我的目光。外婆提著火籠,說著故事,話到開心處,輕聲唱起山歌的情景,歷歷在目──外婆的火籠有我許多美好的回憶。
外婆年輕時住在北方澳的「內灣仔」,家中許多生活用品,都是取材於這個美麗海灣及大自然。記憶中,外婆的火籠直徑長約20公分,外層的竹篾是外公親手編製而成,堅固耐用。有的用上好幾年,外觀老舊,她仍不捨丟棄,將其擺在牆角,用來烘烤衣物。
外婆的火籠裡,蘊藏著我倆濃厚的感情。猶記年幼時,每一個冬日夜晚,寫完功課後,外婆總會說:「乖孫女,到外婆這兒來烘烘手,暖和暖和。」「要聽外婆說故事嗎?還是妳要說些學校有趣的事情給外婆聽。」我的小手疊放在外婆暖烘烘的手背上,她那銀鈴般的笑聲、慈祥的面容、關懷的話語,也深深烙印在我心扉。睡覺前,外婆會貼心地先把火籠放在被窩裡暖被。躺在熱呼呼的棉被裡,我的心就像冬季和煦的陽光,充滿著無限的溫暖。
外公曾經一度事業失敗,顛沛流離,生活陷入絕境。為了生計,外婆必須外出工作。寒冷的冬夜,外婆凍得紅咚咚的雙手,不停地辛勤工作著,開朗的她依然甘之如飴,毫無怨言。偶爾休息的日子,外婆會從大灶裡夾起一塊塊點燃的火炭,放進她寶貝的火籠裡,輕輕擺上雙手,開心地唱起歌來:「這邊看過那邊溪,看到阿娘頭低低,一件白衣託妳洗,問妳工錢需幾許……」
隨著時代變遷,家裡的大灶已然卸下重責,電暖器也取代了火籠,成為家家戶戶冬季必備的用品。外婆的火籠卻仍然維持著它無可撼動的地位;寒冬時,外婆依然不忘從小小的烘爐裡,夾起那燒紅的火炭,放進火籠裡……
如今,外婆已逝,而那火籠裡的故事和那淡淡的炭香,依然停留在我心靈的一隅,成為偶爾的懷念。
「乖孫,來烘烘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