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克孝在大學時就創下登上玉山東峰北壁的攀岩紀錄,外加上他的登山經歷──台灣三千公尺以上的百座高山他登過半數以上,或許會讓人以為他是那種敢衝、愛挑戰、急於攻頂的登山客。
後來林克孝追尋泰雅族少女沙韻的故事,深入宜蘭南澳山區探索失落的古道,與泰雅族文化緊密結合。今年8月的登山之旅,就是發現有條古道路線尚未有人前往,於是號召山友入山探勘。只是萬萬沒有想到,此次行動竟成絕響……
的確,林克孝早年愛挑戰難度大的高山,但中年之後的登山之旅,卻都是選擇中級山。所謂中級山,就是高度在一千五至三千公尺,介於郊山及高山之間的山區。
喜愛登山的林克孝,為何會放下攀爬百岳,轉而探尋中級山?之後又為何沿著「沙韻之路」探索南澳古道呢?他內心的轉折在哪裡?
「我不太想這樣一直走……」
這得追溯到林克孝大三暑假,一趟登山之旅在他心中播下的種子……
那是一次長達十一天的縱走,從奇萊山沿著稜線走到七彩湖。那趟旅程帶給林克孝一個很奇特的感受。他笑著說,走在稜線上,四周都是草原,第一天就可以看到第七天的標的物。每天單一的景色,卻有一番特別的美感,讓他留下深刻的美好印象。當時他們在湖邊搭營,林克孝讚嘆:「啊!那是最棒的露營地。因為少有機會可以在湖邊搭營;因為那在山脈的上面,可以從日出看到日落。」林克孝說,自己當時還想跳進湖裡盡情游泳,但由於水溫太低只好作罷。
但是,那趟旅程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一直趕路,沒機會駐足停留,好好欣賞一下動人美景。這感受深深烙印在他心中:「那趟旅程給我的感覺像遊牧民族一樣,一直移動。當你看到很棒的景色,但發覺停不下來,大家都要繼續走。那次給我的感覺是,大家一直被拖著走,走了十天。」
因此,林克孝那時就興起了一個念頭,如果下次來,要留下來好好欣賞美景。他說:「如果我現在去的話,會在那裡好好住個三天。」那次下山後,林克孝就在自己的日記裡寫道:「以後不太想這樣縱走了,我寧可在一個地方搭個營,好好地、充分地探索。」
下山後,想要「好好探索」的心願卻一再拖延,因為升大四後馬上就密集準備攀爬玉山東峰北壁;征服北壁後,就忙著考預官;當完兵後接著出國,唸碩士、博士都在美國……總之,沒機會實現他想好好探索山區的心願。林克孝說:「那次確實是我最後一次縱走!那之後跟自己講說,我不太想這樣一直走。」
於華盛頓大學完成經濟學博士學位後,在父親林文仁和台証董事長黃克修的力邀下,林克孝回台灣擔任台証總經理的職務。由於離開台灣多年,林克孝暫時和台灣的山岳失去了深層的聯繫。
「覺得自己異於常人的喜歡爬山!」
有一次,林克孝帶著同事去爬大霸尖山。大霸尖山有個特點,就是爬山的過程中都看不到它,要爬到山頂後,大霸尖山巨大、奇特的山形才會赫然映入眼簾。就在那一刻,林克孝又找回當初與台灣山岳的聯繫!
林克孝以一貫輕聲但充滿熱情的言語,細述當時的感受:「忽然看見大霸尖山在我眼前時,我差點哭了出來……覺得我又回來了,本來覺得它(台灣的山岳)距離我很遙遠了,跟很多人一樣,大學爬得很凶,但是成家立業後,就慢慢不爬了。但是那次我這樣一走,覺得把自己又link(聯繫)回來了,從此我就覺得要回到自己過去喜歡的activity(活動)來。那一剎那,我覺得自己很喜歡爬山,不!是異於常人的喜歡爬山!」
於是,他展開了台灣山岳的深度探索。後來在偶然的機緣下,接觸到泰雅族少女沙韻的故事,開始了宜蘭南澳山區的文化歷史挖掘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