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看

與王丹父母台北城再續前緣

與王丹父母台北城再續前緣
1998年4月28日,王丹(中)初抵美國,與楊月清(左)、林保華(右)夫婦攝於紐約中央公園。楊月清提供
第100期
楊月清

1989年北京六四天安門學生領袖王丹的父母今年終於首度抵台探親,王丹向中央社記者透露了他們「將到老朋友林保華家作客」的預告,引來友人和媒體紛紛向我打探和約稿。十多年來,我們夫婦絕少對外多發一言或公布過任何一張與王丹或家人的相片,以示對王家人的尊重。這次既然王丹大方公布了,我也就不用顧忌,提供一些圖文感想回饋《看》雜誌的讀者,一同分享這些珍貴的記憶!

結緣紐約法拉盛

曾經有好幾年,那是打從王丹1998年4月抵美國紐約開始,一時之間成為全球焦點。才二十歲出頭靦腆的小青年王丹,被一百多家中外媒體追逐得不勝負荷時,因緣際會,他來到了我們在紐約法拉盛的家成為一分子,在舒適典雅的百年木屋裡與時空隔絕,短暫獲得了片刻的寧靜。

最初與王丹接觸,我和保華努力克制,壓抑自己激動的心情,以平常心自然相待,避免王丹有壓力或不自在。我們將他當作一個普通後輩看待,而不是全球媒體追逐的明星,儘管我們內心是如何的澎湃,畢竟,王丹是我們牽腸掛肚關注了多年的六四小英雄,他也是讓保華曾在港為文〈讓我和王丹交換吧!我願意代他坐牢〉的當事人!在為他洗熨衣服、煮食水餃的當下,我曾有一絲不踏實、如在夢中的半信半疑的感覺。

斯文有禮的王丹,給了大家極好印象,從此王丹全家祖孫三代人,都和我們結下善緣。記得在1999年過年前後,我們還請朋友開了五個小時車,在大雪中由紐約專程到波士頓出席王丹三十歲的生日宴呢!彷彿還是昨日,忽而已過了十二年了!

2001年中國共產黨80年黨慶前夕,王丹在為保華的著作《中共風雨80年》宣傳時,撰文〈凌鋒對中共另類賀詞〉中,王丹寫道:

「這個人,我曾見他以近花甲之年,在紀念『六四』的公眾集會上激動至聲音哽咽,與死難者家屬緊緊擁抱;我曾聽說他與太太兩個人駕一輛車,在紐約街頭繞江澤民住的旅館巡迴抗議,面對親共領袖的挑釁毫不留情地痛斥。這個人,我十次去紐約,有八次會住在他家,是因為可以聽他高言論證,也是因為他與太太楊月清對中國民主事業的一片真誠。他的名字很多香港讀者耳熟能詳,他就是政治家凌鋒(編按:「凌鋒」是林保華先生其中一個廣為人知的筆名)。」其實林保華談不上是政治家,只是評論員而已,不過他倒是看透了政海萬花筒。

如家人般的情誼

不只是王丹本人,還有他的雙親數次來美,甚至姊姊和小外甥也都是我們家最歡迎的客人。外子保華和王家父母不僅年齡專業相近,個性也極相似,所以特別投緣,有太多中國的人與事說不完。回憶那幾段在紐約相處的時光,曾一同享受紐約五大道、中央公園、大都會博物舘的精采特色和唐人街美食,一同探望中國共產黨創始人陳獨秀么女90歲的陳子美老太太……在在都留給我們難忘的回憶!

和王丹爸媽近距離相處,特別感覺到二位的純樸平實和真誠,是那種發自內心毫無保留的真誠。尤其令我們敬佩的,是他二位對自己孩子二十年如一日的理解與支持,絲毫沒有因為王丹成了受歡迎的名人而欣喜,反而戒慎恐懼時時提醒王丹注意分際不能鬆懈!十多年來王丹也真是毫不馬虎,不但學業有成,也從不怠惰於推動中國民主事業。近數年來到台灣發展,王丹穿梭在各大學之間,奔波於北中南維持每週各一場的中國論壇,讓人深切體會到他的用心!

我還特別感謝王丹對外子保華的疼惜,多年來他幾乎從未特別讓我們替他做任何事,但不論是林保華數度出書,或為林保華「認識中共60年的演講會」擔任佳賓,只要我們開口,王丹都一口答應毫不猶豫,充分讓我們感受到他的憨厚體貼。這不只是理念上的道義相挺,更是對長者前輩的尊重與照顧。打從心底我對王丹有一份佩服和感激!

認識王丹這十幾年來,從未見過他氣急敗壞,即便是遇到批評或中傷,他仍能處變不驚、泰然自若,保持一貫的溫文爾雅。我認為這完全是得自父母親的真傳!王丹離開中國的十數年間,有關方面給家人的壓力還會少嗎?王媽媽永遠是不疾不徐地向來人「講道理」。這些人中被她感化的相信已不少!

重相逢在台北

10月27日上午10點30分,王丹在赴清大上課前先將爸媽送來我家。多年未見,大家都很興奮。誠如王媽媽(王凌雲女士)所言:「我們是一家人!」能在台北歡喜重逢,我和保華彷如重遇親人,真的很高興又感恩!

我們由艋舺去到西門町品嘗六十年江浙老口味(前一晚他們已試過台菜),順道參觀了對面的二級古蹟中山堂;再搭車直奔北投山上,先去看看地熱谷,這是王爸爸有興趣的地質專業;再去到山頂的溫泉茶座,眺望眼前親切又特別的紗帽山和山下大台北的迷人景色。剛抵達時我們就被山腰上一道罕見的彩虹吸引,在群山之中享受露天的下午茶點,興緻高昂地談天說地,提起不少北京的人與事……有朋自遠方來果然不亦樂乎!

下了山,我們先到萬華龍山寺參觀,當日適逢觀音出家紀念日,龍山寺人潮滿滿香火鼎盛。我說起當年憲警重重包圍黨外精英,熱心市民丟肉包子的故事,讓他們很意外,原來近三百年的古老廟宇著名觀光景點還是個民主聖地!接著過馬路到對面廣州街、華西街、梧州街逛夜市,他們二位對滿街滿巷的小吃攤充滿好奇!王丹爸爸──當年北大地質系退休教授王憲曾,原來二十幾年前就應邀來台出席過台大和成大合辦的有關地質專業的研討會,對台灣並不陌生。此行王丹將陪伴父母到花蓮台東一遊,相信二老對台灣的好印象一定會大大加分!

期待北京團聚

六四已過去22年了,王丹至今不能回家,要年屆七旬的老父母風塵僕僕地奔波於各國之間。此時見到他倆,高興之餘不禁令人唏噓!再過幾年他們將是八旬老人了,還要折騰他們多少次?還要折騰他們多少年?中國說甚麼「改革開放」,談甚麼「大國崛起」,全都成了門面話,多少人因理念信仰不容於當局而仍在受迫害,以致親人不能見,故鄉歸不得。這連基本的人性都不顧,奢談甚麼進步和崛起!不只是釋放解禁一切黑名單人士,中國要接受民主人權的普世價值向自由世界靠攏,才是全中國乃至全人類之福!

只為了說真話寫文章批評中共,我的夫婿林保華也是中國的黑名單。我期待有一天能陪他去北京王丹家作客,嘗嘗王媽媽答應特別為我包的多菜少肉的水餃;見見保華人民大學的老同學天安門母親丁子霖;重逢他的好兄弟曉波、余杰;探望久違了的高放老師和堅持了二十多年的鮑彤先生;為賓雁大哥獻上一柱香。還有,我特別掛念的在紐約有兩面之緣的胡佳;也希望有那麼一天能在北京向他大吼一聲:「艾未未,我們來了!!」

有關作者二三事

楊月清為網路電視主播、自由撰稿人,曾任中央廣播電台「台灣看中國」節目製作兼主持、前香港民主黨支部副主席。三十多年來關注社會運動、推動民主人權努力不懈,現任「台灣青年反共救國團」常務理事。作者也是政論家林保華的「革命伴侶」。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不敗日劇《HERO》 13年後再續神話?
日劇史上有一個不敗的神話。身為一個日劇迷來說,這個不敗神話隔了13年後醒來了。觀眾期盼的不只是神話復活,而且寄望神話更神,創造更新的史頁。…
陳孟瑩 雍容慈愛的「大家長」法官
執法者必須具備公正的心胸,判斷才能促成社會的公平正義。也就是說,司法評斷的基礎是「理性」,因此,社會大眾看到的法官,往往像是「冷冰冰」…
美售台武器 中共反制露玄機
針對美國日前決定對台軍售,中共當局除立即召見美國駐中國大使提出強烈抗議、暫停中美雙邊軍事互訪計畫,並聲稱要制裁參與出售武器的美國公司,…
螺鈿工藝飄洋過海生根台灣 陳甫強踽踽獨行承傳路
「這工很粗,不是台灣做的。」知名螺鈿司阜陳甫強,看著記者出示的螺鈿藝品照片,敏銳地指出做工、構圖都與台灣的不同。 「司阜」,…
絕祕!點穴功夫是否存在?
60歲的李有甫,12歲開始習武。1982年,33歲的李有甫在中國民族體育比賽上一舉成名。當年他憑著一支3尺多長、拇指粗的鞭桿,舞得滿堂喝采…
東勢林場──賞桐追螢一次滿足
位於台中的老牌休閒園區「東勢林場」,素有「中部陽明山」之稱,是一座綜合森林遊樂兼休閒農業的示範園區。全園面積約225公頃,…
中國富人 新加坡避險
香港一直是中國富人轉移資產的首選地,有很多中國富人在港置業和購買各類資產。在北京強推《香港國安法》後,資金開始離開香港。 據美國《…
李白千古名作〈將進酒〉 但願長醉不願醒
唐朝大詩人李白存世詩文共有千餘篇,其優美的代表作有〈早發白帝城〉、〈將進酒〉、〈靜夜思〉、〈蜀道難〉、〈夢遊天姥吟留別〉與〈月下獨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