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寶生帶領旗下員工走過金融海嘯](/sites/watchinese.com/files/photos/100/083A2_022.23.jpg)
現任凱基董事長魏寶生曾叱吒官場與業界,並曾獲艾森豪獎金以及金彝獎傑出企業領導人才獎。集金融、保險、證券專長與實務經驗於一身,財經資歷可說是非常完整豐富。
2007年,魏寶生親自規劃引進美國國際集團(AIG)旗下的瑞士私人銀行附屬公司——瑞士友邦銀行投資,設立台灣第一家經營財富管理業務的外資證券商──友邦證券。
母公司債台高築 自行找買主求生
但世事難料,2008年美國掀起金融海嘯,身陷資金周轉問題的美國國際集團(AIG)搖搖欲墜。債台高築的AIG只好出售全球範圍內旗下的業務。由於財富管理業務為AIG新開發的項目,便成為第一個被拋售的對象。
要被總公司拋售的窘境,是當初魏寶生怎麼想都想不到的事情!尤其拋售消息傳出後,面對不可知的未來,員工個個人心惶惶!
但是,當AIG發布拋售財富管理資產的新聞稿時,竟沒提到台灣的友邦證券!接著位於瑞士的總公司──瑞士友邦銀行(現已改名瑞士安勤私人銀行)來電告知,因為友邦證券才新創立一年餘,尚未進入獲利階段,於是不打算變賣台灣的資產。
「不打算賣?意思是說,你可以走人啦!」魏寶生生動地描述當時接到電話的心情,「哇!我想說慘了,我接到那通電話時,真是嚇壞了,代表我就沒工作了!當然我還好,AIG在台灣還需要我,可是我的同事怎麼辦?」
想到公司的同仁,魏寶生突然莫名其妙地鼓起勇氣,斷然回答電話另一頭的瑞士總公司:「你不賣?那我自己來賣!如果找到買主,在你整個拋售計畫結束前,我用book value(帳面價值)賣掉,可不可以?」瑞士總行想想,如果真賣掉了,那還多一筆資金,於是回答:「好啊,那你賣賣看吧!」
魏寶生想起當時做出的決定,仍然感到不可思議。他笑著說:「其實我那時候不知哪來的勇氣。人到最困難時,又是公司的領袖,往往會有些突發奇想。」
跟大老闆報備完要自行出售公司後,接下來是面對同仁。這是考驗一位企業領導人的關鍵時刻。
鼓舞同仁士氣 半年售出友邦證券
當組織面臨解散時,人人自危。「同仁們有哭過,我也有哭過。我也很難過,但我絕不在他們面前哭!」魏寶生頓了一下,坦言:「在這種時候你要做一個精神領袖,你要哭也要偷偷哭,你是movie star(電影明星),你要演戲!因為你不能讓你的同仁對你沒有信心,尤其大家已經這麼慘了!」魏寶生認為傑出的企業領導人必須有能力克服自我的弱點,凝聚同仁的向心力。
接下來魏寶生採取了一個關鍵的步驟:先確定自己的未來,把自己在賣公司的角色中獨立出來。讓自己在與買家談判過程更具超然立場,如此更有說服力。
由於AIG還需要魏寶生的專業經驗,所以他很快地在同為AIG旗下的友邦產險(已改名為美亞產險)找到總經理的職位,然後回過頭來努力專心地為友邦證券當時三十幾位員工找買家。
魏寶生解釋道:「我自己清楚地知道,如果我跟我的同事一起賣,一定賣不掉,為甚麼?人家幹麼要我?在這時金融風暴時誰甩你呀?所以我自己跳出來,我的立場有獨立性後,幫著買家去殺價,底線就是帳面價值嘛,殺價就是殺到帳面價值。」
於是藉著多年在金融界的人脈,十萬火急的魏寶生一家一家敲門,每天親自打電話找決策階層,那段時間魏寶生真的是「撩」下去了!
為了凝聚向心力,鼓舞同仁士氣,魏寶生每天報告拜訪買家的進度,把員工注目的焦點放在他身上,提升員工對公司領導人的信任,減少恐慌與對未來的不確定感。同時魏寶生用坦然的態度和員工溝通:「願意跟著我的,我們就好好做,但是你們如果有別的機會,也可以考慮,當然我不希望大家走。」
漸漸地,有興趣的買家多了,員工們士氣逐漸高昂,到後來鎖定幾個最有可能對象時,全公司上下開始全神貫注於增強自我實力,以便迎接未來的新東家。「大家開始就像演習一樣,就像運動會要開始了,英文不好的趕快加強英文,體重太重的趕快減肥……從在谷底,慢慢地有希望,大家團結在一起,變得士氣高昂!」
在士氣最高點時,魏寶生成功地把友邦證券出售給香港東亞銀行──從簽約到經過主管機關審核,前後僅僅半年,且全數員工得以留任。魏寶生功成身退,到AIG旗下友邦產險(美亞產險)擔任總經理。
相較於當時角逐激烈、抗爭不斷的南山人壽拋售案,同樣是美國國際集團(AIG)旗下的友邦證券,卻有著截然不同、轉危為安的命運。而這一切,都要歸功於勇敢面對危機的魏寶生。
(本文整理自《看》2011年第83期「封面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