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無線網絡已經覆蓋很多角落,方便到即使沒電腦、iPad,手機也可上網。這種現象使得選擇以上網來消磨時間的人越來越多,由此誕生的「機男、機女」,已成為當今社會一個龐大的族群。
甚麼是「機男、機女」?在中國,機男、機女就是指陶醉在虛擬空間,沉迷於機器的人們。機男、機女往往不分男女老少,每個人幾乎都可遇到。說不定你也是其中的一員呢。
專家擔心,「機男、機女」這一代的誕生,使「虛擬社交」有取代「面對面社交」之勢,「機男機女」危及正面社交。
家庭聊天已然成為奢侈品
大陸某公司銷售經理劉先生說:「我們小時候每天都能和爸媽、兄弟姐妹們一起聊聊天兒。特別是夏天的晚上吃過晚飯後,一家人坐在門口,搖著扇子,山南海北的擺擺,很是親切。那時候沒有電視機,就連收音機都算得上奢侈品。」
劉先生話鋒一轉:「後來有電視看了,一家人聊天的時間少了,吃過晚飯後,全家朝一個方向看,不過大家的心雖然隨著電視節目起起伏伏,多少還是能找到共同的話題。」
劉先生繼續訴苦道:「現在可好,家裡幾個人、幾台電腦。每天晚上,家裡都靜悄悄的,每個人戴著耳機,上網、聊天或是聽音樂,各玩各的,彼此交流越來越少。電腦玩累了,關掉就睡覺,一家人找不到時間交流。」
對此情況,劉先生坦言,自己還是有些不適應。劉先生感嘆,像他小時候一家人聊聊天兒那種很正常的交流方式,現在倒成了一種奢侈。
電腦前一坐一晚沒一句話
有人形容小田律師的英俊時,是這樣描述的:「中等個子不肥不瘦,長得很亮眼。」今年剛從大學法學院畢業的小田,在家附近的律師事務所找到了工作。田媽媽總算跟從上大學開始就在外地讀書多年的小田聚在一起了,她希望在飯後能跟先生、兒子一起說說話、散散步。但田媽媽的心願卻一次沒能實現過:「難,太難了!」
田媽媽抱怨,兒子每天下班回家狼吞虎嚥地吃完晚飯,便一頭栽進電腦,有時根本來不及吃飯就先上網,甚至把飯端到電腦旁,邊吃飯邊上網,一頓飯吃上幾個小時是常事。上網的時間,更是「長的無度」,「已經幾個小時,過去喊他休息,他說才幾分鐘。」田媽媽說。
田媽媽表示,家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電腦,剛開始還覺得挺好的,不用搶電視了。沒想到很快就陷入了一個怪圈,一個人帶頭「玩」,其他人覺得無聊,也跟著「玩」,結果經常玩到整晚不說一句話。田媽媽頗為落寞無奈:「有年輕人在的家,居然能寂靜得只剩呼吸聲。」
平時常沒話網上講人生
此外,小田律師喜歡打字,不喜歡說話,甚至連電話都不想接。很可能已不善直接通過語言親口表達了。但在網上卻似乎無話不談,不管有事沒事,只要有條件就會開電腦,霹靂啪啦、霹靂啪啦,打字打得飛快。
有個星期天,田爸告訴田媽,平時表情嚴肅得出奇的小田,在網上跟朋友聊天居然樂出了聲;更重要的發現是,只會回答爸爸「Yes or No」的小田,居然在網上大談人生的意義。
小聰聰做夢都想有手機
中國網路上還流傳一些關於小「機男、機女」的案例:一個兩歲的小朋友,每當媽媽下班回家,都很高興,因為可以玩iPad裡面的遊戲了。不過,後遺症出現了,原本女兒和媽媽最親,每天回家都撲上來喊「媽媽」。自從買了iPad,每天下班的時候,女兒迎到門口喊的是「iPad」。
劉先生對於這樣的情況心有戚戚焉:「好不容易組織一次聚會,家長們都興致勃勃,紛紛帶了小朋友來,想讓孩子們交流一下。沒想到小朋友有的玩手機,有的玩電腦,連三歲的小朋友都掏出iPad來玩遊戲。」劉先生想起最近的一次聚會,仍覺得不可思議。
「我要看電腦!我要玩遊戲!」7歲的東東每天晚上都霸占著家裡的電腦。東東媽媽很擔心:「這麼大的孩子,不是應該滿街跑嗎?怎麼現在卻只是悶在家裡?」而東東則理直氣壯地表示:「大家都這樣,有甚麼好奇怪的?」
現在我能理解為甚麼小聰聰日思夜盼,希望能有一個手機了。今年11歲的聰聰說:「每當席間看到班上同學各自埋頭手機發微博、讀小說、傳短信(簡訊)、玩遊戲時,心裡特別不是滋味。」他說出自己的心聲:「現在手機太流行了,班上27個同學,90%的人有手機!」
難怪每當別人問聰聰有沒有手機的時候,他都覺得很尷尬。
看來在大陸,不當「機男、機女」反倒是怪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