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專欄11月10日刊登一篇〈甩台灣 救經濟〉(To Save Our Economy, Ditch Taiwan)的文章,引起美國議論紛紛。有學者認為這是愚蠢的想法,也有輿論認為這根本是個笑話。
異想天開的謬論
曾任職陸戰隊並在伊拉克服役的肯恩(Paul V. Kane),異想天開地在《紐約時報》發表這篇「拿台灣當籌碼」的文章。他呼籲歐巴馬總統和中國大陸協商,且在2015年結束台美之間的共同防禦協定,以停止對台軍售與援助的條件,換取一筆勾銷中國持有的1.14兆美國公債,挽救美國經濟與造福民眾。肯恩說,美國總統歐巴馬只需做出上述這個大膽行動,就能把美國導向正途,還能當選連任。
這篇文章說,如今台灣對美國來說幾無戰略利益,而且台灣已逐漸透過投資和通商與中國大陸統合。台灣被吸納進中國大陸,已是無可避免。肯恩說,現況非常危險:如果獨派決定宣布獨立,或北京鷹派對兩岸統一等得不耐煩而以武力進犯台灣,美國可能會突然捲進這場耗資數兆美元的戰爭。
肯恩在文中說,中共基於以下理由,會希望與美國達成這項交換。首先,就象徵和戰略意義而言,台灣是北京的最優先要務;其次,這項交易將讓台灣逐步而和平地和中國大陸統一;第三,可以打擊拿台灣議題爭取更多軍事預算的北京強硬派,此舉也將為中國省下鉅額軍費。
肯恩明確指出,這項交換可在不加稅或不縮減開支的情況下,就為美國打消近百分之十的國債。同時,也將把美國外交政策從過時的冷戰時期糾葛,帶向當代經濟及戰略利益。
學者斥愚蠢輿論看笑話
《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全國特派員法洛士(James Fallows)認為,「把台灣賣給北京的銀行,《紐約時報》專欄在搞笑嗎?」
經濟學者則拿中國持有美國國債的實際現狀分析,認為如果中共當局豪爽地同意美國欠債免還,中國銀行體系將宣告破產。
北京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系副教授程致宇(Patrick Chovanec)在財經內幕雜誌網站分析,大陸人民銀行持有3.2兆美元的外匯存底,龐大金額並非擺在保險箱裡,而是以人民幣形式流通於經濟體系,這些以美國國債為資產所印的鈔票,如果突然消失,人民銀行(中國的中央銀行)便可宣告破產;而人行垮台,中國金融體系也完了。
程致宇指出,「建議現在不可行,未來也行不通。」
財經內幕雜誌編輯魏森索爾(Joe Weisenthal)則說,這是解決美國債務「最糟糕的建議」,有些人大概被債務給逼瘋了。
棄台救美經濟答案過於簡化
對於這種「放棄台灣」前所未見的挽救美國經濟方案,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y,CSIS)資深研究員葛來儀(Bonnie Glaser)指出,文章作者顯然關注的是經濟議題,當前美國社會都在尋找改善經濟問題的方向,不過作者肯恩的建議似乎過於簡化。
葛來儀不認為中國大陸的遊說團體,有能力影響美國輿論。
華府外交學界今年出現「放棄台灣」的說法,始於喬治華盛頓大學政治學教授葛拉瑟(Charles Glaser)2月在著名的《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雜誌發表〈中國崛起會引發戰爭嗎?〉的文章。他認為,台海有機會將美國捲入核戰,美國如果放棄台灣,對日本與韓國的防衛衝擊不大。
葛拉瑟的理論引起華府許多學者反對,曾任美國國務院幕僚的垂寧(Dan Twining)說,台灣不該只是美國亞太區域布局中的配角,雖然不必再稱台灣為太平洋上不沉的航空母艦,台灣與日本有密切的國防安全關係,如果放棄台灣,美國將如何面對在亞洲主要盟邦日本。
美國國務院前亞太副助卿薛瑞福(RandallSchriver)引用台灣民調指出,台灣主流民意顯示贊成維持台海現狀為大多數,因此台灣防衛能力不能因此打折扣。
喬治城大學歷史系教授唐耐心(Nancy Tucker)與葛來儀於10月發表〈美國應該放棄台灣嗎?〉研究報告,結論建議美國非但不該放棄台灣,還得加強雙方關係,維持對台軍售。
唐耐心與葛來儀認為,姑息主義只會帶來嚴重後果,並衝擊亞洲戰略夥伴日本與韓國的區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