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前,我沒有加入荒野保護協會的話,現在去大自然旅遊,也會跟很多人一樣,不是好好欣賞大自然,而是拿出麻將來打!」荒野保護協會現任理事長賴榮孝談起「環保經」時,先調侃了自己一番。
荒野保護協會第六任理事長賴榮孝,原本是新北市五股國中的數學老師,也是一位環保教育健將。從開始投入環保教育到退休前的十五年間,五股國中被教育部授予「綠色學校」掛牌,第一功臣就是賴榮孝。他曾獲環保署選拔頒給的「環保有功」榮譽,還成功搶救了「五股溼地」,並與新北市政府努力促成「永續環境教育中心」,成為地方環境教育的典範。
身為一位數學老師,賴榮孝為何會義無反顧地投入看似不相關的環保教育?
加入荒野保護協會
深入瞭解自然環境
賴榮孝是嘉義人,大學畢業後即到五股國中教書,數十年來帶領升學班,是五股國中的紅牌教師。他用密集考試的方式,訓練出許多得高分的學生。高升學率讓家長趨之若鶩,擠破頭把孩子送到他的班上。
繁忙的他,心中卻一直嚮往著大自然。「人類來自於大自然,基因中深植大自然的因素,所以現代人雖然生活在工商社會中,空閒時還是會想回到風景區散心。」賴榮孝淡然地訴說他的觀察:「但由於我們的教育中從未有課程教導學生們如何欣賞、瞭解大自然,所以即便人們有對大自然的嚮往,真正去到大自然時卻只能做膚淺的遊憩,無法真正享受、認識自然。」
談到此,賴榮孝笑說他自己也不例外。以前時常帶著家裡的狗到觀音山、陽明山爬山,也愛看花花草草,並喜愛攝影,但能叫出名字的動植物卻沒多少。
直到1995年,作家兼自然攝影家徐仁修和牙醫師李偉文籌辦荒野保護協會,賴榮孝成為第一批會員後,才真正開始深入瞭解自然環境,驚歎生物的多樣與美麗。
許多環保團體走的是抗議路線,但荒野保護協會著重的是環境教育,此理念與賴榮孝十分契合,因為他認為唯有藉助教育才能將環保理念扎根。荒野保護協會以棲地保育為目標,而不是保育某種特定生物,這也引起賴榮孝的共鳴──保護棲地後,多種生物就能自由自在地在棲地上生存,較能起到永續保育的作用。
加入荒野保護協會後,賴榮孝眼界大開,認識了多種鳥類。他本來以為位於山坡地的五股國中內可以看到的鳥類只有白頭翁、麻雀、綠雀而已,真正瞭解後驚訝地發現,五股國中校園中可以看到的鳥類就有二十來種。
「當我打開自然的眼睛後,才發現原來我們學校擁有這麼多寶藏!」賴榮孝忍不住和荒野保護協會創辦人之一的李偉文分享他的喜悅。
從一塊荒地
推動五股國中成為自然教室
一次,學校蓋了新大樓,施工後附近多出了一塊籃球場般大小的土地,閒置在一旁後漸漸成為植物、鳥獸聚集的「荒地」。
開了「自然之眼」的賴榮孝很快注意到,這塊「雜草叢生」的荒地裡聚集了許多有趣的生物,包括台北樹蛙、大觀鳩等保育類動物。
然而,校方另有計畫,打算把這塊荒地剷平、鋪上水泥後再利用。一般人大概都會認同,荒地鋪成水泥地後看起來較乾淨,不會雜草叢生,是一樁好事。賴榮孝卻不這麼想,他的角度和一般人不同:「這小荒地上哪一棵草叫雜草?每一棵草我都可以告訴你叫甚麼名、甚麼季節開花、哪些蝴蝶會飛過來。」
為了保住這塊棲地,賴榮孝撰寫了一本厚厚的觀察報告,附上荒地上生物的照片,並發動二、三十位教師連署簽名呈給校長,還舉辦小荒地生態紀錄分享活動等,企圖扭轉「荒地」的命運。
雖然他很努力地想說服校方,但終究還是失敗了,小荒地最後變成了一座籃球場。賴榮孝不氣餒,反而投注更多的熱情推廣環境教育。「雖然失敗了,但是因為這個過程,我覺得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所以花更多時間在這上面。」
後來,賴榮孝說服了之後的兩任校長,讓他們把學校的環境規劃交給自己處理。例如五股國中校門口附近的生態池,本來是個錦鯉池,周圍都是外來的園藝樹種。在賴榮孝的努力下,錦鯉池轉變成生態教育池,裡面長滿了台灣原生植物,包括石龍尾、大萍、青萍、槐葉蘋、布袋蓮,還有瀕危的台灣萍蓬草。生態池的水草間穿梭著斑鬥魚、大肚魚,成了學生觀察自然的好地方。
九二一地震後,五股國中的水泥護牆破裂,重新補強後留下三塊小空地,校方原本想栽種園藝植物。賴榮孝則和學生努力採集附近的植物栽種,並蒐集洗手台廢水、雨水澆灌,空地終於成了「生物多樣性教學園區」。後來園區裡匯集了一百多種植物,包括月桃、九節木、大青、金露花,夏天還可看到樺斑蝶、無尾鳳蝶、柑橘鳳蝶、螳螂、竹節蟲等,其中很多生物都是「不請自來」的。
帶學生戶外上課
教導尊重生命與自然
隨著對環境保護教育的投入,賴榮孝的教學方法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賴榮孝不但開始帶學生到戶外上課,還會教學生用自然觀察的方式做數學題目。李偉文笑他說:「你越來越不像數學老師了!」
「不再填鴨考試、不在放學後開第九堂課、不鼓勵買參考書。」說到此,賴榮孝臉上散發著熱情:「在荒野保護協會學到的東西,讓我眼界大開,也改變了我的教育觀念。」他體認到教育不應該只是看重成績而已,對於一個孩子來講,在一輩子當中,有比成績更重要的,「比如說,怎麼去關懷別人?學習關懷別人可以從觀察生物開始!怎麼去豐富你的生命?可以從觀察自然開始啊!」
在他全新的教導下,學生的成績不但沒有退步,還學習到對生命、自然的尊重。學生常跑來問他新發現的植物、生物。他笑說:「當你學會做自然觀察後,就不會除了上課以外,假日在家,爸媽在打牌,孩子打電動、看電視。你有其他事可以去做。」
認養五股溼地
做棲地保育、覆育、教育
賴榮孝的另一項創舉就是搶救五股溼地。
鄰近五股國中的五股溼地,是大台北的邊緣低地,後來因為海水倒灌,成了沼澤區。七十年代,政府為了解決水患和發展工業,建了二重疏洪道,還倒了大量廢土填入一大塊溼地,加上堤防外工業區的廢水排入,五股溼地這片沼澤宣告死亡,黑面琵鷺、老鷹都不來了。
生活在五股二十幾年的賴榮孝,看著髒亂、惡臭的溼地痛心不已。1999年他寫了〈五股沼澤的輓歌〉一文,獲得環保界的熱烈反響。他和許多環保界的朋友開始著手評估重新規劃成「溼地生態園區」的可能性。
2002年夏天,賴榮孝和友人向五股救難會借了橡皮艇,進行水路調查。結果沿途發現了許多招潮蟹洞;岸邊則有茂盛的單花蟛蜞菊、苦林盤和牽牛花,以及許多淨化水質的植物如蘆葦等;空中還有白頭翁在水筆仔叢中穿梭,綠繡眼、夜鷺、烏秋等鳥類棲息在相思樹上……豐富的生態在在證明溼地仍有一線生機,令他們振奮不已。
於是,他們結合地方文史和生態工作室、猛禽研究會和荒野保護協會等,一起組成工作組,和台北縣政府展開對話。
經過一番努力,縣政府終於同意將疏洪區四百多公頃的土地,畫出97公頃來重新規劃。除了恢復五股溼地外,還以生態工法打造板橋新海橋下的低灘地,政府更採取棲地補償的大膽嘗試,立即停下發包的工程,等待棲地營造完成後再施工。
2004年,「五股溼地」成了荒野保護協會向政府認養的第一個溼地。從2002年到2006年間,賴榮孝大部分時間都投入在五股溼地中,他歡喜地說:「在五股溼地,我一邊做教育,帶學生們去那邊上課,也做很多棲地保育、覆育、教育的事情!」
「這過程我也學習了很多!」賴榮孝靦腆的表情充滿謙虛與喜悅。
建立永續環境教育中心 發展溼地、山林、海洋教育
2006年,周錫偉就任台北縣長,水利專家李鴻源任副縣長。李鴻源大力支持當時正好在推行的人工溼地保育計畫,認為人工溼地不只有淨化水質的功能,還有教育、觀光、休閒等多種其他功能,於是召集成立跨局處的工作小組推廣永續環境保育。
這項人工溼地保育計畫,台北縣教育局也在工作小組內。但是,誰懂環境教育?賴榮孝笑說:「人在做,天在看。」他和一群長期在當地關注環境保育的教師們引起教育局的注意,找他們寫教育計畫,賴榮孝因此也被借調到該小組。
有鑑於官方做事往往一頭熱,賴榮孝希望這不只是個幾年就完事的計畫。於是向李鴻源要求建立一個教育基地,也就是現在位於八里的「新北市永續環境教育中心」,負責全新北市三百多所中小學的環境教育推廣,並以這個基地為基礎,從溼地教育拓展出山林教育、海洋教育、低碳教育等。賴榮孝欣慰地說:「這是新北市環境教育的創舉,也是個典範,是別的縣市學習的對象!」
當然,其間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永續環境教育中心」原本是臨時編調的小組,並不是政府正式的職能單位,2009年縣長換人後,差點被裁撤掉。還好在各方努力下,台北縣改制後的新北市通過了永續環境教育設置辦法,並在去年由市長朱立倫批准,「新北市永續環境教育中心」就此成為正式的政府機關,編制有十幾個老師在運作。賴榮孝說:「這在我們環保界看,是很了不起的事!其他縣市負責環境教育的人都很少,只有一、二個老師在兼著負責而已。」
從五股國中的環境教育、五股溼地的保育,到整個新北市的永續環境教育,賴榮孝一路走來始終如一,推廣的範圍也越來越大。
回顧過往,賴榮孝臉上洋溢著笑容,他謙虛地說:「我只是覺得好像應該要這麼做,然後試著去做,也真的做出一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