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鮮看

境外掃年貨 中國奢侈品消費冠全球

第106期
李強

華人傳統新年從除夕夜到元宵節的15天,多彩的慶祝給世界各地帶來文化的分享,而中國人在境外狂購奢侈品年貨也獨具特色,令世界矚目。今年1月新年期間,中國境外奢侈品消費達72億美元,居全球之首,占據了六成歐洲市場,並具有年輕化、禮品化、炫富心理和未富先奢等「中國特色」。

據世界奢侈品協會報告,2012年中國新年期間,中國人花費近90億美元購買奢侈品,其中境外消費72億美元,是同期在大陸消費17.5億美元的4倍多。72億美元中,46%用在歐洲,占歐洲奢侈品市場銷售的62%,主要集中在法國、義大利、英國、瑞士四國;35%用在港、澳、台,占其市場的69%;19%在北美,占美國市場的28%。

據該協會針對新年期間出境消費人群的調查顯示,72%的人認為出國購買奢侈品價格更具優勢;69%認為國外貨源更豐富,挑選空間大;53%認為出國購買奢侈品是假期出遊的一個目的,可慰勞自己和家人;45%認為出國消費是心理感受,可享受原產地正宗的貨品和服務。

此外,奢侈品的消費,也漸漸形成一些「中國特色」:

首先是奢侈品的消費有「年輕化」的趨勢。由於奢侈品消費需要雄厚的經濟基礎,在多數國家消費主體是40歲到60歲的中老年人。但在中國,奢侈品消費族主要集中在官二代和富二代,且青、壯年占相當重要比重,73%不滿45歲,45%的消費者年齡在18歲至34歲之間。

另據胡潤研究院統計,與西方消費者通常為自己買奢侈品不同,中國消費者近50%出於送禮目的。在中國,往往是同僚下屬買奢侈品來贈給長官,因此出現了奢侈品購買者和使用者相分離,以及多人購買一人受用的奇特現象。此外,將過多的別人贈送的禮物拿到典當行變成現金,在近幾年開始流行。奢侈品典當業應運而生,市場一年比一年火爆。

世界奢侈品協會調查指出,在中國,買奢侈品注重品牌價值,不注重商品價值,大多消費者買奢侈品是為了讓別人知道,以此攀比和證明自己的財富和地位。其調查顯示,70%的中國奢侈品消費者認為奢侈品具攀比價值,是用來社交的重要符號,也就是奢侈品購買者的「炫富心理」濃厚。

一般而言,奢侈品消費的平均水平是其個人財富的4%。但在中國,很多人用40%以上的財富去奢侈。有些經濟條件並不寬鬆者,經常在奢侈品打折時消費,「提前」進入頂級消費階層。「未富先奢」因此也成了另一項中國特色。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不敗日劇《HERO》 13年後再續神話?
日劇史上有一個不敗的神話。身為一個日劇迷來說,這個不敗神話隔了13年後醒來了。觀眾期盼的不只是神話復活,而且寄望神話更神,創造更新的史頁。…
陳孟瑩 雍容慈愛的「大家長」法官
執法者必須具備公正的心胸,判斷才能促成社會的公平正義。也就是說,司法評斷的基礎是「理性」,因此,社會大眾看到的法官,往往像是「冷冰冰」…
美售台武器 中共反制露玄機
針對美國日前決定對台軍售,中共當局除立即召見美國駐中國大使提出強烈抗議、暫停中美雙邊軍事互訪計畫,並聲稱要制裁參與出售武器的美國公司,…
螺鈿工藝飄洋過海生根台灣 陳甫強踽踽獨行承傳路
「這工很粗,不是台灣做的。」知名螺鈿司阜陳甫強,看著記者出示的螺鈿藝品照片,敏銳地指出做工、構圖都與台灣的不同。 「司阜」,…
絕祕!點穴功夫是否存在?
60歲的李有甫,12歲開始習武。1982年,33歲的李有甫在中國民族體育比賽上一舉成名。當年他憑著一支3尺多長、拇指粗的鞭桿,舞得滿堂喝采…
東勢林場──賞桐追螢一次滿足
位於台中的老牌休閒園區「東勢林場」,素有「中部陽明山」之稱,是一座綜合森林遊樂兼休閒農業的示範園區。全園面積約225公頃,…
中國富人 新加坡避險
香港一直是中國富人轉移資產的首選地,有很多中國富人在港置業和購買各類資產。在北京強推《香港國安法》後,資金開始離開香港。 據美國《…
李白千古名作〈將進酒〉 但願長醉不願醒
唐朝大詩人李白存世詩文共有千餘篇,其優美的代表作有〈早發白帝城〉、〈將進酒〉、〈靜夜思〉、〈蜀道難〉、〈夢遊天姥吟留別〉與〈月下獨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