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窗

緬甸向民主前進 多國擬放寬制裁

緬甸向民主前進 多國擬放寬制裁
英國首相卡麥隆4月訪問緬甸,與民主運動領袖翁山蘇姬會面。Getty Images
第112期
金明修

緬甸近來一連串的改革博得國際正面評價:八大工業國集團4月表態願考慮放寬對緬甸的制裁;英國首相卡麥隆訪問緬甸,提議歐盟暫停對緬甸的制裁;隨後不屬於歐盟的挪威宣布將解除對緬甸的經濟制裁;澳洲將針對包括緬甸總統登盛在內的二百多人解除旅遊與財務禁令;美國與日本放寬對緬甸的金融制裁,並允許美國的非政府組織在緬甸營運;歐盟也將跟進解除部分制裁,但不包括解除武器禁運;日本也同意免除緬甸的債務,並恢復提供開發貸款。

過去一年,緬甸開始放寬鐵腕統治,4月初甚至進行國會補選,擁有664席的緬甸國會開放45個席次補選,緬甸民主運動領袖翁山蘇姬所屬政黨「全國民主聯盟」囊括44席次,大獲全勝,翁山蘇姬得以進入國會。

國際社會普遍認為緬甸當局對改革認真以對,應受鼓勵,緬甸現在需要的是和世界其他地區接觸、經濟發展及國際援助。不過由於緬甸對北方邊界少數克欽族仍舊採取鎮壓手段,因此對於解除武器禁運有所保留。

美歐積極回應緬甸改革

美國財政部4月17日宣布,將放鬆對緬甸的部分制裁措施,美國人將被允許在緬甸從事非營利性的發展援助、教育、宗教、民主建設和改善政府治理等活動,相關金融交易將免受制裁。美國也將很快提名駐緬甸大使的人選,並將在緬甸設立美國國際開發署辦公室。

英國首相卡麥隆於4月13日踏上緬甸國土,成為1948年緬甸脫離英國殖民獨立60多年來第一位前往緬甸訪問的英國首相。他在和翁山蘇姬會面的聯合記者會上提議歐盟暫停對緬甸的制裁,並邀請翁山蘇姬6月訪問英國。

緬甸總統登盛於4月20日訪問日本,日本同意免除緬甸的三千億日元債務,並恢復向緬甸提供開發貸款。

歐盟4月23日宣布,對緬甸的制裁於4月30日到期後,將暫停大部分制裁一年,以獎勵緬甸一連串戲劇性的改革。但部分專家警告,緬甸雖然推動政治改革,但仍不是個民主國家,不宜貿然解除制裁,否則一旦緬甸走了回頭路,要再讓歐洲國家一致同意對緬甸進行制裁將有困難。

拉攏緬甸制衡區域均勢

西方國家有意藉由翁山蘇姬的正面形象,快速將緬甸現任政府描述成一個正在朝向民主、開放的政權;同時,長期處於軟禁狀態的翁山蘇姬,似乎一旦進入國會,政治能力就會獲得三級跳。分析指出,這種想像其實不合常理,它並沒有顯示西方對於這個區域的策略性思考,只反映了他們拉攏緬甸來形成制衡區域均勢的焦慮。

有媒體憂心地表示,緬甸的貪腐與暗藏的人權問題,尤其是軍方掌控的絕對多數國會,是否讓翁山蘇姬成了類似中國人大的橡皮圖章?為解除經濟制裁而替軍方背書?

緬甸民主化對中國起示範作用

不過,緬甸民主化是美國亞太大戰略的一環,緬甸民主化若能成功,也可能對中國大陸的政治改革帶來示範作用。

2009年7月,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宣布美國將重返亞洲。這項宣布不僅讓翁山蘇姬及其政黨燃起新希望,也讓長期依賴中共的緬甸軍政府有了新的選項。對翁山蘇姬來說,緬甸終於看到民主的一線曙光。對緬甸軍政府來說,與北京走得太近,只是中國大陸在東南亞戰略的一枚棋子,而且國際地位低落,飽受世人羞辱,顯然站在歷史錯誤的一邊。

2010年開始,由於北京在核心利益、釣魚台列島與南中國海的立場侵犯到華府利益,加上雙方在亞太地區的戰略矛盾日益浮現,美中兩國對峙局面逐漸成形。2011年底,歐巴馬訪問亞太地區,號召盟國與夥伴參加美國率領的「泛太平洋夥伴關係」。美國既然言行一致,緬甸軍政府自然也加快改革腳步。2011年底,希拉蕊成為55年來首次造訪緬甸的美國高層官員,高度肯定緬甸的改革。

緬甸軍政府如今邁出民主化的第一步,但未來仍充滿障礙與陷阱;然而,只要登盛不斷推動改革,翁山蘇姬與緬甸人民繼續推動民主,加上美國的鼎力相助,緬甸走向民主化應是可期,這也會對中國大陸與13億人民產生擋不住的示範效果。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牛耳藝術渡假村──結合文藝與自然
1987年成立的牛耳藝術渡假村,前身為牛耳石雕公園,是專為收藏素人藝術家林淵作品而成立的藝術公園。創辦人黃炳松表示,因為台灣三位名雕刻家…
拒絕國際救援隊入川 另有蹊蹺?
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地震引全球關注,傷亡人數不斷攀升,眾多災民仍在瓦礫深處,命懸一線。已經進入汶川震央的空降兵和武警部隊,…
美國初秋的溪澗
炎熱的夏日悄悄隨著暑假結束,金風吹拂的初秋開始送爽。 身在美國紐澤西州的阿丹,在住家附近補捉到一幅靜謐悠遠的溪澗瀑布山林美景。阿丹說,…
法航失事 中媒為何遮掩第9名乘客?
法航AF447班機失事,機上9名中國乘客的名單,卻在有關單位的遮遮掩掩之下,只公布了部分名單。…
東海「博雅教育」 打造全人菁英
現任東海大學校長程海東,談及最引以為傲的東海特色,會毫不猶豫地提及「博雅教育」。在東海大學的網站中,對於何謂「博雅教育」,有如下說明:…
「傀儡」的由來和傳說
說起「傀儡」這個詞,現代人馬上會想到木偶或受到別人控制的人。在中國古代,傀儡的名字叫「倡者」,本意是會唱歌跳舞的人。偃師是最早造出「傀儡」…
楊明超以「小池塘」創造益網科技「好的循環」
2016年1月16日台灣總統大選前夕,「周子瑜事件」鬧得沸沸揚揚。當時,有位名叫「楊明超」的人在個人臉書表示,他是「益網科技」…
天地傳異響 古籍可解迷
2020年,歲次庚子,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國災禍連連的同時,異象頻出。從多處天空不明原因的巨響到貴州山谷中的怪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