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前來「投靠」的原住民孩子,李松鑫扮演著「嚴父慈母」的角色,
照料他們的生活與人格教育,並通過柔道訓練為他們的人生開啟一扇希望之窗。
2006年,一篇〈運豬人李松鑫和他的柔道學生〉的文章在網路上廣為流傳,受到媒體的關注。為了幫柔道隊的孩子打造一條升學之路,草屯國中柔道教練李松鑫白天教柔道,晚上幫助家裡的原住民學生看功課、簽聯絡簿,凌晨到肉品市場運送豬肉……感人的故事打動許多人。
草屯國中柔道、角力校隊表現優異
為了一探究竟,一個宜人的春日早晨來到了草屯國中。
時間才清晨6點30分,柔道、角力校隊的學生提早來到學校,換服裝、做熱身,6點50分準時由助教陳欣湄和體育老師林靜妙帶領進行體能訓練,然後才開始一般的學科課程。下午4點結束一天的課業後,馬上又接著集訓。
經過每天早晚持續不斷的訓練,草屯國中柔道、角力校隊在各級體育競賽中表現亮眼,今年的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即獲得三金三銀一銅三優勝的優異成績!
除了競技場上的優異表現,柔道隊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他們良好的品德。草屯國中訓導主任黃建樹表示,柔道隊是草屯國中七個校隊裡生活常規最好的。在校園中,很容易發現柔道隊的學生氣質不一樣,很有禮貌,懂得尊師重道。黃建樹讚不絕口:「現在的父母都比較寵小孩,會忽略這些,所以柔道隊的孩子就顯得與眾不同。他們雖然學習了柔道的技巧,可是我到草屯國中這十二年來沒有看到他們惹事過,他們知道自己怎麼去拿捏,我覺得這點很不容易。」
而這一切,教練李松鑫長期的用心教導功不可沒。
通過柔道開啟人生一扇希望之窗
位於鬧區的草屯國中,一般學生都以課業為重,每天為升上理想高中而努力不懈地埋首於各學科之中。柔道角力校隊的孩子,則以另類方式尋求升學管道。
這一天,學校正舉行第二次段考。考完最後一堂課後,同學們都忙著準備第二天的考試。但是柔道角力隊的孩子並沒有中斷練習,下課後一如往常,放下書包、換好衣服即開始進行競技練習。他們熟練地做著十分耗費體能的動作,不一會兒就汗流浹背。但孩子們從不喊苦,即使受傷了也不喊痛,因為他們深知,在學業上無法與人競爭,只有在競技場上一爭高下,才有進入公立高中的希望。
柔道角力隊的孩子多來自經濟弱勢、單親或隔代教養的家庭。其中有六名是遠從信義鄉前來「投靠」的原住民孩子。李松鑫扮演著「嚴父慈母」的角色,照料這些離鄉背井孩子的生活與人格教育,並通過柔道訓練為他們的人生開啟一扇希望之窗。
就讀國三、來自信義鄉豐丘部落的全聖泉說:「教練就像第二個爸爸,他會幫我們解決很多問題。他外表看起來很凶,心裡其實很好,練習的時候很嚴格,私底下對我們特別好,把我們當成自己的孩子看待。」
全聖泉的二姐和哥哥都從柔道隊畢業,姊姊目前就讀林口國立體育大學,哥哥在水里商工。他說教練最重視禮貌,覺得自己來柔道隊之後變得比較乖、比較孝順,回部落時,看到同學和學長禮貌不好,又抽煙喝酒吃檳榔,感覺很不好。全聖泉天真地說:「原住民的小朋友都要來學柔道,因為當運動選手一定是很有禮貌的人,又很乖、很孝順!」
李松鑫究竟有何「撇步」,能夠深深擄獲孩子的心?
從幫忙訓練到專任運動教練
原本從事廚師工作的李松鑫,雖然國小三年級就開始學柔道,但擔任柔道教練「純屬意外」,不在他的生涯規劃中。
1993年,草屯國小成立柔道隊,柔道館推薦李松鑫擔任教練,每天利用下午2點到5點的休息時間幫忙訓練。雖然是義務指導,但李松鑫認真教導,草屯國小柔道隊很快就在比賽中獲得好成績。為了讓孩子升上國中能夠銜接,1995年草屯國中也成立柔道隊,同樣商請李松鑫幫忙培訓。
古道熱腸的李松鑫發現柔道隊的孩子多來自單親、隔代教養的家庭,於是他不只擔任「義務」的柔道教練,還經常自掏腰包貼補孩子們零用錢,或是買麵包幫他們補充營養。
九二一地震之後,南投地區受創嚴重,餐飲業生意一落千丈。正職工作為廚師的李松鑫因而面臨轉業危機。為了維持生計,他考了大客車執照,應徵統聯客運司機,後來又去考台塑的連結車。
但是,轉行擔任司機就無法持續訓練柔道隊的孩子,面臨抉擇的李松鑫說:「那時候打算放棄,因為我自己有家庭,老婆和兩個孩子需要負責,這樣下去也不行啊!」
勉強撐到2001年,正當李松鑫感到力不從心,想要放棄柔道隊時,南投縣政府開始聘任「運動教練」,在教育界朋友鼓勵下,李松鑫順利考取專任運動教練,兼任南投縣體育會柔道委員會總幹事。有了安定且能發揮專長的工作後,李松鑫從此專心為轄內各級學校的柔道運動盡心力。
當起運豬人兼顧家庭和柔道隊
然而「運動教練」並非正式教師,待遇有一段差距。李松鑫發現他的薪水無法兼顧家庭和柔道隊的孩子,於是自2002年起兼差「運豬」工作,每天從半夜到清晨4、5點,將名間屠宰場的豬隻送往南投、彰化的數十家肉攤;小睡片刻後,清晨6點半再趕到草屯國中帶柔道隊體能訓練。此外,白天還兼其他學校的社團指導,傍晚又再回到草屯國中帶柔道隊訓練。
雖然精神與體力長期透支,李松鑫卻以過人的毅力堅持了兩年。直到2004年,林靜妙考進草屯國中擔任體育老師,體恤李松鑫的辛勞,主動提出由她負責晨間訓練,協助管理柔道隊,李松鑫才有時間補充睡眠、恢復體力。由於柔道和角力很雷同,擅長角力的林靜妙將角力加入訓練的項目,讓柔道隊的孩子同時練角力,看孩子們哪個項目比較優異再去比賽,這樣也增加了一個機會。
2005年,李松鑫的警察朋友將兩個姪兒從信義鄉轉學到草屯國中參加柔道隊,希望他們能夠以柔道技能進入警察學校或軍校。部落的家長因此發現孩子多了一個升學的管道,也陸續將孩子送到草屯國中就學。從此,柔道隊為原住民孩子開闢了一條「體育升學」之路。
李松鑫讓這些國小畢業就離家的孩子住在自己家,人數最多時達到十五名。除了白天的訓練,每天晚上還得代替家長盯孩子做功課、簽聯絡簿,照顧他們的生活起居。
寧願辛苦兼差 不大張旗鼓募款
要照顧長期處於經濟弱勢的原住民孩子,李松鑫的負擔更加沉重。行事低調的他,在經濟的援助上採取保守作法,寧願自己辛苦兼差,也不願大張旗鼓對外募款,他認為孩子和家長都必須學習自己負責:「我們給小孩太多的優惠會給家長多餘的錢去喝酒,那不是正面的、不是我要的。」
但是,當這些原住民真的有困難時,李松鑫會幫忙找經費來援助。他希望這些家庭慢慢走上正軌,「不要一直喝酒,對孩子是一種不好的示範。」
多年前,一位草屯國中的退休老師協助商請南投市郊的碧山巖寺伸出援手,每年定期捐贈一筆生活補助費,用來幫助真正需要的孩子。李松鑫表示,如此一來,他的負擔已經減輕很多。
目前李松鑫除了需自行負擔請助教的費用外,需要動用私人的錢來幫助原住民孩子的負擔已經不大。
注重品德教育 闖出升學管道
要帶領一個弱勢族群組成的團隊闖出一條升學管道,李松鑫覺得必須對家長負責,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因為「這是一輩子的」。他表示,技擊類的運動都重視「武德」,如果孩子的品德教育沒做好,將來會把學到的技巧施加在別人身上,就喪失學武的意義。所以孩子參加柔道隊後,學長會帶學弟,教他們要有禮貌、尊師重道等。
李松鑫頗為自豪:「這是我們隊上的傳承,孩子會有很大的轉變,回家時有些家長會嚇一跳,孩子怎麼跟以前不一樣了!」
訓導主任黃建樹認為,孩子願意改變是因為他們感受到李松鑫的關心,知道教練是為他好,自然會接受教導。而柔道隊的孩子分散在不同班級,他們好的行為也會影響其他同學。
因為表現乖巧,柔道隊的孩子們有時因耗用大量體力,在課堂上顯得精神不濟,各科老師都能體諒,給予適當的協助。
黃建樹表示,大環境改變之下,許多孩子在家裡缺乏關愛,產生偏差行為,單靠學校教育無法導正。因此,一些有偏差行為的孩子,學校會安排他們到柔道隊,「因為柔道隊有很多關愛跟約束,他在柔道隊能夠待得住,就會往正向走。」近年來,也有過動兒、行為偏差學生加入柔道隊接受訓練和陶冶。
李松鑫很願意接受「有問題的孩子」。他認為如果能夠導正一個孩子,就可以幫社會減少一個問題。但他強調需要家長的支持,孩子沒有退路就比較容易待下來。
不管是行為偏差的學生,還是弱勢族群的原住民孩子,在李松鑫的諄諄教誨之下,都成了身懷絕技又謙恭有禮的「好孩子」,畢業後順利升高中、上大學,這讓李松鑫感到既欣慰又自豪。他告訴孩子:「只要努力,未來就有無限可能!」
一路走來,必然遇到許多外人無法體會的困境與挫折,李松鑫卻豁達地輕輕帶過:「挫折難免,當你是一個團隊經營者,這都是給你的考驗,你就是要去想一個最好、最折衷的辦法慢慢去改善、去解決。」
在柔道運動領域堅持二十年,李松鑫唯一的目的就是期望這些孩子將來能夠上國立大學,日後找到好的工作,「這是我最大的願望,也是一種對家長的負責。」
「我沒有辦法改變孩子的家庭,但是我希望孩子能改變,十年、二十年後回到部落,可以去改變、影響自己的族群,這是我所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