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三個月,眼前的這個男孩就要滿14歲了。
他是導師送來輔導室的個案,不同於以往印象中的「問題學生」,他擁有端正的五官,白皙的肌膚,說話斯斯文文、態度彬彬有禮,深色細框眼鏡的背後是一雙聰明的眼睛,是某些小女生會欣賞的類型。若有甚麼小名適合他的話,我想那會是「小逸」。
這是一間校風單純且重視升學的學校,不少社經地位高的家長把孩子送來就讀,因此學生的家境和資質都算不錯。小逸的父母在各自的公司都擔任主管,而小逸的課業表現頗優異,在競爭激烈的班級裡也有前十名的好成績。
那麼,看似沒甚麼問題的小逸,為何會被導師送來找我晤談呢?
除了基本資料之外,我沒有特別拿小逸的過往輔導紀錄來查看,不希望自己先帶有預設立場、先貼上「有某某問題」的標籤,或是靠白紙黑字的紀錄來認識這位素昧平生的男孩。
幾次相處下來,小逸就像是我的一位年輕朋友,也像是我的弟弟。他與我分享喜怒哀樂,而我與他分享人生經驗,小小的晤談室總是充滿我們歡樂的笑聲。漸漸地,我也在過程中發現小逸讓父母和師長擔心的地方了。
小逸正處於渴慕且重視同儕關係的階段,青少年多是如此。小逸的作法是每逢班上有同學生日,他就會自掏腰包買85度C的大蛋糕送壽星,也請班上同學一起享用。他的零用錢幾乎都花在買蛋糕上。
「看到大家吃蛋糕很開心的表情,我也會開心!」他說。
「那麼,壽星收到你的蛋糕,會對你表示甚麼嗎?」我問。
「通常是簡單說聲謝謝,就和大家一起吃蛋糕。」他答。
「那你們的友情有因為你的蛋糕而變得更好嗎?」我再問。
「呃……不知道,可能有,也可能沒有。」他答,眼神帶有一絲困惑。
再不久,小逸就要過14歲生日,他興高采烈地計畫著要請全班同學到「蛋糕吃到飽」店一起慶生。這看似是一樁美意,但一客下午茶套餐粗估250元,以全班40人來算,至少得花上一萬元。小逸的父母認為慶生沒有必要花這麼多錢,甚至指責小逸是「靠金錢或給甜頭來交朋友」,完全不肯支持。
但小逸不為所動,他表示自己會想盡各種辦法湊到這筆錢,拿零用錢也好,四處跟朋友借也好,總之,他一定要做這件事。不過,他也偷偷告訴我,其實自己也很害怕向同學提出邀請之後,當天沒人來為他慶生。
「大家可能要補習,或是有其他事不能來……」眼前這個男孩低著頭,不是那麼有把握地說。
「我發現你非常重視生日,包括自己和同學的,生日對你的意義是甚麼?」
「因為這一天,你不需要做甚麼,更不需要有甚麼好表現,就能得到大家的關注和祝福。」
好一個渴望被看見的孩子!
回到小逸的家庭生活,父母的工作繁重,他放學後也要到補習班去。親子之間的對話隨著小逸的年歲增長,簡單到只剩下課業表現。有甚麼好表現,父母視為理所當然;稍有閃失,父母就氣得跳腳。父母記得他每次段考排名,卻記不住他的好朋友是哪幾個;回到校園生活,小逸正逢需要獲得同儕認同的青少年時期,想受到關注是難免的,相對的,對人際關係也容易患得患失。
仔細想想,通常到了某人生日的那一天,不管是真心還客套,不管彼此熟不熟識,大多數人多少會表示祝福——生日具有神聖的意義,代表一個生命誕生在這世界上,光是這一點就足以受到祝福。
對小逸來說,生日這天他不需要刻意努力去求表現,就能受到旁人的重視,是他活得最不累的一天。
「小逸,我想你需要的不只是生日快樂而已,而是天天都能感受到被父母和同學關心的快樂!你可以試著從自己做起,你對同學的重視不一定只能展現在他們的生日當天,平常就可以展現了。對爸爸媽媽也是,爸媽若忙到沒時間關心你課業以外的事,你就自己主動分享生活大小事,或是反過來關心他們的工作和身體健康。」
嘿!知道嗎?後來經過好幾個星期,小逸決定放棄請全班同學吃「蛋糕吃到飽」的計畫了,他與父母討論出來的結果是︰父母負責買大蛋糕,而小逸負責邀請同學。於是,他生日當天就與父母和同學在家裡過了一個小型且歡樂的慶生會。
小逸,我祝你生日快樂,更祝你天天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