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台灣永續旅行協會 市井小民的一大步

台灣永續旅行協會理事長陳盈潔(左)與祕書長鄭丹妮(右),因曾在文化行政部門共事而成為志同道合的好夥伴。丹尼爾攝影
台灣永續旅行協會理事長陳盈潔(左)與祕書長鄭丹妮(右),因曾在文化行政部門共事而成為志同道合的好夥伴。丹尼爾攝影
第116期
賴宛琳

隨著綠色旅遊、環保旅行概念的興起,各國政府也逐步著手針對旅遊行程本身進行相關認證。不過,以亞洲而言,目前對於旅行社、旅遊地商店、交通運輸公司及飯店等旅行業者的相關綠色認證制度,仍然相當少見。

在歐美國家,綠色與有機飯店的認證制度行之有年,近十年來更著重於永續議題的討論。其中於2002年成立的「國際永續旅行協會」(Sustainable Travel International,簡稱STI),專門針對不同規模的「旅行業者」所設計、建置的「永續旅遊生態認證計畫」(Sustainable Tourism Eco-Certification Program,簡稱STEP),可謂全球數一數二的認證制度,並在2008年受到聯合國評定為最高等級的永續旅行認證。

在台灣,有兩位小女子,她們並非鼎鼎大名的社運人物,也不是胸懷遠大抱負的理想家,她們僅僅希望能夠為自身的土地、文化奉獻更多。為了不讓台灣「永續旅遊」的發展與國際脫軌,她們靠著自己的棉薄之力,沒有企業的加持、也沒有學者撐腰,盡力推廣旅行的全新態度。

這兩位自稱「很平凡」的女子,就是「台灣永續協會」理事長陳盈潔以及祕書長鄭丹妮。

說起當初為甚麼會踏入這個領域,理事長陳盈潔略帶靦腆地解釋,因為和鄭丹妮先前曾在文化行政機關共事,對彼此都有基本的信任和做事的默契。之後雖然各自擁有不同的人生規劃,然而基於對地球的珍視,讓她們再度走到一塊。

當時旅居英國的陳盈潔,接到資策會老長官、暢銷書《三杯茶》譯者黃玉華的邀請,希望能夠協助她與美國「國際永續旅行協會」合作,在台灣成立推廣永續觀光和責任旅行觀念的組織。基於對於老長官的信任和敬重,陳盈潔毅然決然地接下了這份重責大任。

「其實當初我也搞不太懂甚麼叫做永續旅行,就上網看了很多文章。」在做過大量研究功課後,陳盈潔發現,亞洲人、包括台灣人在內的永續旅遊觀念,要補齊的簡直太多。很多人一聽到永續旅行,多半會將之和綠色、環保聯想在一起,但陳盈潔解釋:「永續旅行可以有很多面向,從你攜帶環保餐具、參觀當地工廠,到你吃當地的料理、購買當地紀念品,這些都是永續旅行的一部分!」

回台後,陳盈潔找了昔日同事鄭丹妮協助公關、行銷工作,在黃玉華的指導下,於2008年成立「樂活旅行家」社會企業,出版相關概念書籍作為企業資金,以推行永續旅行作為企業志向。

然而,滿腔的熱血抵擋不了幾成「黃昏產業」的出版業。並非以「賺錢」為目的的「樂活旅行家」因而陷入困境。

為了轉換組織型態,陳盈潔不斷與總部位於美國波特蘭的「國際永續旅行協會」接觸洽談,終於在2011年正式成立台灣分會,以新的模式繼續推廣永續旅行。

集結市井小民 重視實做態度

「我們這個協會各行各業都有,有愛開車的,也有專注於社造文化保存工作的,也有資訊業、建設公司的朋友,大家就自己的力量與時間來支持理念的推廣。」陳盈潔笑吟吟道。

她認為,台灣在環保推廣教育上,其實做得相當進步,幾乎多數人都已經有基本的環保觀念。可是在業者這部分,卻做得很少。因此陳盈潔希望可以藉由幫助業者獲得STEP認證,慢慢帶起觀光景點永續經營的風氣。她解釋道:「我們的目的不是要你付錢然後我們幫你得到這個認證,重點是希望你可以在達到認證標準的過程當中去學習、被教育。認證根本賺不了甚麼錢的啦!」

鄭丹妮接著說:「STEP認證追求的並不是最後通過與否的結果,而是把認證程序當作一個教育工具,著重於協助旅遊產業去創造一個管理衝擊的系統,透過自願性的循序漸進,讓業者在認證過程中學習、提升。」

也因此,對於協會要達到甚麼樣的認證目標或是推廣效果,陳盈潔坦言沒有預設,她認為有多少力量就做多少事,剩下的就交給「緣分」來決定。

「跟其他有堅強組織的協會比起來,我覺得台灣永續旅行協會能走到今天,是靠著一群市井小民用自己的時間與想法,慢慢地相互感染、堆疊起來。礙於目前的資金和規模,我們並不會要求有甚麼樣的時間表。」陳盈潔謙虛地說,在某些朋友的眼裡可能還是會覺得協會的效率太差,很難成就大事,但她還是希望能一步一步來,從小事做起,至少是穩定、持續的前進。

「對我們而言,最重要的不是理論,而是能不能真正做到。我們想成就的精神,其實是能夠在現實面執行的,所以就要回到一般大眾立場去思考,如何讓一般人能夠被感染。」

目前台灣永續旅行協會除了四處推廣「永續旅行」的概念和認證外,也透過與相關產業的合作、主持廣播節目等,一步步踏實地走出「屬於自己的旅行態度」。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不敗日劇《HERO》 13年後再續神話?
日劇史上有一個不敗的神話。身為一個日劇迷來說,這個不敗神話隔了13年後醒來了。觀眾期盼的不只是神話復活,而且寄望神話更神,創造更新的史頁。…
陳孟瑩 雍容慈愛的「大家長」法官
執法者必須具備公正的心胸,判斷才能促成社會的公平正義。也就是說,司法評斷的基礎是「理性」,因此,社會大眾看到的法官,往往像是「冷冰冰」…
美售台武器 中共反制露玄機
針對美國日前決定對台軍售,中共當局除立即召見美國駐中國大使提出強烈抗議、暫停中美雙邊軍事互訪計畫,並聲稱要制裁參與出售武器的美國公司,…
螺鈿工藝飄洋過海生根台灣 陳甫強踽踽獨行承傳路
「這工很粗,不是台灣做的。」知名螺鈿司阜陳甫強,看著記者出示的螺鈿藝品照片,敏銳地指出做工、構圖都與台灣的不同。 「司阜」,…
絕祕!點穴功夫是否存在?
60歲的李有甫,12歲開始習武。1982年,33歲的李有甫在中國民族體育比賽上一舉成名。當年他憑著一支3尺多長、拇指粗的鞭桿,舞得滿堂喝采…
東勢林場──賞桐追螢一次滿足
位於台中的老牌休閒園區「東勢林場」,素有「中部陽明山」之稱,是一座綜合森林遊樂兼休閒農業的示範園區。全園面積約225公頃,…
中國富人 新加坡避險
香港一直是中國富人轉移資產的首選地,有很多中國富人在港置業和購買各類資產。在北京強推《香港國安法》後,資金開始離開香港。 據美國《…
李白千古名作〈將進酒〉 但願長醉不願醒
唐朝大詩人李白存世詩文共有千餘篇,其優美的代表作有〈早發白帝城〉、〈將進酒〉、〈靜夜思〉、〈蜀道難〉、〈夢遊天姥吟留別〉與〈月下獨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