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市警局加強戒護播放《黑暗騎士:黎明昇起》(The Dark Knight Rises)的電影院。
Getty Images
大家都希望社會是祥和的、溫暖的,看電影時卻喜歡刺激、喜愛情緒的誇張起伏,暴力式的藝術表現還被視為美學,值得我們深思。
近來,美國科羅拉多州奧羅拉市所發生的戲院大屠殺事件,震驚了全世界!
每每發生這種慘劇,都引起社會極度哀痛,美國總統歐巴馬日前宣布,全國下半旗六日致哀,電影公司決定不公佈該週末票房,以示對死者的尊重。
這麼多無辜的人受害,原因卻是瘋狂的人出於變態的理由而遇害,這樣的事件不只是對死者家屬,對整個社會都會造嚴重的心理創傷,久久不能平復。
現實世界中的暴力對每個人來講都是難以承受的,但奇怪的是,影像藝術中的暴力卻令很多人喜愛不已,若把影像暴力中的情節搬到現實社會中,那麼一定會造成整個社會長久的創傷,為何人們對於影像與現實中的暴力感受差那麼多?影像中的暴力不也是暴力嗎?而且往往來的更誇張。
拿《蝙蝠俠》系列的《黑暗騎士》為例,反派角色小丑也是瘋狂地以殺人為樂,暗殺了警長、法官等公眾人物,還炸死了許多人,最後還在兩艘船上安裝炸彈,如果這些事情發生在現實世界中,社會大眾的心理創傷或許可比擬九一一事件,但只是因為這是電影,觀眾就可輕鬆地欣賞這些暴力的行為,這難道不是一種矛盾?
有人會說,這樣講不公平,因為《黑暗騎士》裡最後正義戰勝了邪惡,施暴的一方終究獲得懲罰。
但,大家想想,雖然最後蝙蝠俠獲勝,壞人被擊敗,但這結局還是無法解釋:觀賞電影中一系列暴力情節時,觀眾是帶著欣賞的心情,若同樣的情節般到現實社會,大眾還是會用同樣的心情欣賞這些暴力嗎?譬如,雖然賓拉登已被處決,但有誰會像看電影一樣觀賞九一一慘劇?
大家都希望社會是祥和的、溫暖的,看電影時卻喜歡刺激、喜愛情緒的誇張起伏,而以「正義最終還是被伸張」為由來合理化欣賞暴力電影的動機。人天生就不喜歡暴力,為何影像中的暴力有時還會被稱為一種「美學」?這問題值得大家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