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看天下

林來瘋襲台 媒體洗版洗掉了什麼?

圖取自網路圖片
鄭少凡

林書豪旋風襲台,「林來瘋」的威力果然超強,接連幾天博取媒體重要版面。民眾看到的相關內容包括「魔力沙發」、「台灣小吃很讚」、「火箭隊球衣賣得多麼好」、「阿嬤見到孫子」……可謂琳瑯滿目!

這樣的情況引起一些網友質疑,紛紛在臉書上廣傳一張諷刺照片──台灣媒體的頭條盡是林書豪──難道沒有其他比林書豪更值得放在大版面的報導嗎?

同時,另一張照片也在臉書上廣為流傳,名稱為「7月份台灣多數媒體遺漏之重要新聞事件整理」,上面列舉了許多新聞事件,包括:7月1日香港40萬人大遊行,要求「要民主、反貪腐」;7月2日大陸四川兩萬人抗議汙染,特警鎮壓;7月23日三千名法輪功學員聚集凱道呼籲總統營救鍾鼎邦;7月28日大陸江蘇啟東十萬人抗議汙染,占領市府,扒光書記;7月29日九萬港人遊行,促撤中共洗腦教育;7月31日七百位學生吶喊「我是學生,我反旺中」等等事件。

兩相對比,確實頗發人省思。並非報導林書豪不對,小編自己也很迷林書豪,尤其今年2月林書豪由無名小卒竄起成為一代英雄的那幾場比賽,小編每天鎖定電視,心情隨著紐約尼克隊的輸贏起伏。

但那畢竟是「一個人」的故事,雖然很動人、很精彩,然而當媒體洗版,淹沒了緊迫關係到「集體」、「公共性」的故事時,這就值得商榷了。因為與集體直接相關的公共議題報導,能提供我們對身處的社會環境,更多做判斷的資訊與討論,進而能保障自身的利益。例如在鍾鼎邦事件中,媒體若沒充分揭露的話,民眾就無法更充分認知到在中國沒犯法也會被關押,從而無法對自身安全與權利有更多的認識。

再者,新聞不只關乎切身利益,新聞更是歷史!

一次在訪談資深媒體人楊憲宏時,他提到當年擔任記者時,常常會閱讀一本由《紐約時報》出版的書,書名叫《頭版》(Page One),裡面編載《紐約時報》創刊以來的頭版新聞。這些陳舊的事件涵蓋了20世紀所有重大事件,二戰開打、珍珠港事件、曼哈頓計畫、原子彈爆炸等。從中,楊憲宏體會到新聞的重要性,他說:「我在閱讀Page One時,覺得很了不起,當年發生的事他們寫下來就變成了歷史。歷史不是後來才寫的,歷史是當下就寫了。那些記者都有足夠的功力在事情發生時的當下寫下白紙黑字,那就是歷史,再也沒有比他們這樣記載歷史更真實的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當以後我們翻開過去的報紙,試圖搜尋歷史紀錄時,若重大、關係到集體公共利益的新聞被淹沒、很少報導或根本沒報導時,就會造成「集體失憶」。如果一個群體對自己都不認識,那這個集體該如何知古鑑今、邁向未來?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牛耳藝術渡假村──結合文藝與自然
1987年成立的牛耳藝術渡假村,前身為牛耳石雕公園,是專為收藏素人藝術家林淵作品而成立的藝術公園。創辦人黃炳松表示,因為台灣三位名雕刻家…
拒絕國際救援隊入川 另有蹊蹺?
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地震引全球關注,傷亡人數不斷攀升,眾多災民仍在瓦礫深處,命懸一線。已經進入汶川震央的空降兵和武警部隊,…
美國初秋的溪澗
炎熱的夏日悄悄隨著暑假結束,金風吹拂的初秋開始送爽。 身在美國紐澤西州的阿丹,在住家附近補捉到一幅靜謐悠遠的溪澗瀑布山林美景。阿丹說,…
法航失事 中媒為何遮掩第9名乘客?
法航AF447班機失事,機上9名中國乘客的名單,卻在有關單位的遮遮掩掩之下,只公布了部分名單。…
東海「博雅教育」 打造全人菁英
現任東海大學校長程海東,談及最引以為傲的東海特色,會毫不猶豫地提及「博雅教育」。在東海大學的網站中,對於何謂「博雅教育」,有如下說明:…
「傀儡」的由來和傳說
說起「傀儡」這個詞,現代人馬上會想到木偶或受到別人控制的人。在中國古代,傀儡的名字叫「倡者」,本意是會唱歌跳舞的人。偃師是最早造出「傀儡」…
楊明超以「小池塘」創造益網科技「好的循環」
2016年1月16日台灣總統大選前夕,「周子瑜事件」鬧得沸沸揚揚。當時,有位名叫「楊明超」的人在個人臉書表示,他是「益網科技」…
天地傳異響 古籍可解迷
2020年,歲次庚子,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國災禍連連的同時,異象頻出。從多處天空不明原因的巨響到貴州山谷中的怪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