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焦點

氣候變遷美大旱 糧食減產恐成災

橫掃美國中西部的大乾旱,讓當地的玉米、大豆等主要農作物全成一片焦土。Getty Images
橫掃美國中西部的大乾旱,讓當地的玉米、大豆等主要農作物全成一片焦土。Getty Images
第120期
方清月

豔陽下的7、8月,美國正經歷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旱年,超過二十五州嚴重缺水,九成玉米產區遇旱,全國僅有24%的玉米及29%的黃豆生長情況良好,此景已經對全球糧食安全造成顯著影響。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IFPRI)8月14日警告,美國鬧大旱,全球糧食危機「即將引爆」。

美國占2011至2012年度全球玉米產量的36%和全球交易量的39%。美國農業部評估,7月的玉米收成減少12%,8月進一步減少15%。數據顯示,7月糧價上漲6%,進口商搶購收成不佳的美國榖物。由於食物、家畜飼料、增甜劑等都會用到的玉米,導致8月10日玉米的價格漲至每英斗8.49美元的歷史新高;而玉米自6月15日以來已大漲57%,推升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追蹤的7月全球糧食價格攀升6.2%,是2009年11月以來最大漲幅。

專家促停產生質燃料

FAO資深經濟學家暨榖物分析師阿巴希安(Abdolreza Abbassian)認為,出口禁令、關稅以及搶購熱潮會使四年前飆漲的價格再次攀升,2008年糧食危機可能重演;不過,糧食供給充足、經濟成長遲緩以及相對低的油價,或許有助於緩和糧價。

FAO祕書長達席瓦(Jose Graziano da Silva)呼籲美國政府暫停其主導的乙醇生產計畫,讓更多作物用於糧食和畜牧飼料。逾180名美國國會議員也呼籲環保署降低今年和明年國內的乙醇消耗規定或是暫停該措施。

由政府和國際組織支持的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IFPRI)是聯合國監控糧價的農業市場資訊系統(AMIS)的一部分。IFPRI所長樊勝根(Shenggen Fan)也指出,美國必須停止使用其40%玉米產量的生質燃料計畫,以增加對畜牧業的玉米供給,確保糧食供應無虞。他指出,玉米漲價將推高亞洲的肉品價格,加劇全球糧食上漲。

樊勝根表示,印度與中國等國必須釋出糧食儲備,以協助窮人因應糧食漲價,各國也必須避免祭出出口禁令。

美擬購1.7億美元農產品

身為世界頭號農產品出口國的美國遭遇此半世紀以來最嚴重的旱災,為了緩解災情對農民的影響,確保糧食安全,美國政府接連公布相關措施。

美國總統歐巴馬8月13日宣布,農業部將動用一項緊急援助基金,採購價值1.7億美元的農產品,目的是幫助農民和畜牧業者抵禦衝擊,平抑食品價格,穩定市場。

在這張1.7億美元的採購清單中,包括1億美元的豬肉、5,000萬美元的羊肉以及牛肉和魚肉各1,000萬美元。

目前,美國政府已對受災的農牧場業主提供低利率緊急貸款,開放多片聯邦土地用於畜牧業發展,並且撥款3,000萬美元緩解牲畜的飲水危機。

氣候變遷 殃及尼泊爾

除了美國,俄羅斯、印度也同樣遭逢大旱,俄羅斯預計今年的糧食減產11%至17%,印度則是雨季都要結束了還盼不到下雨。

不僅糧食大國不下雨,在尼泊爾南部,肥沃中央區的農民相信,由於氣候變遷導致5月到7月初的乾旱摧毀了他們的玉米田。

農民表示,去年農場玉米成收超過2,000公斤,但是今年只剩下不到100公斤,該農民的家人向銀行貸款500美元(約新台幣14,989元)投資玉米田,然而今年的收成如此慘澹,因而無力償還借款。另一名農夫也說,一天的玉米收成不到20公斤,農作物產量嚴重受影響,苦不堪言。

全球氣候變遷導致乾旱問題嚴重,影響農作物收成。尼泊爾農民說:「我們聽過氣候變遷,可是卻沒有意識到會受到這麼深遠的影響。」專家表示,今年的乾旱突然變得十分劇烈,氣溫上升0.1度,冰河和雪線逐漸退縮,可以明顯感受到何謂氣候變遷。

人類開始付出代價

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近來在《紐約時報》專欄中撰文表示,美國現在面臨半世紀以來最嚴重的乾旱,極具破壞性的氣候事件發生頻率也不斷增加。他強調,氣候變遷帶來的災難已不是未來的事,「人類已經開始付出代價!」

克魯曼指出,人們總會忽略一年、一年的天氣變化,可是即使是平均氣溫小幅上升也可能帶來毀滅性的後果。舉例而言,歷史紀錄中最熱的10年,其中有9次發生在2000年之後,也就是說,高溫年出現的機率正不斷提高,氣候變遷的嚴重性比想像中還要糟。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不敗日劇《HERO》 13年後再續神話?
日劇史上有一個不敗的神話。身為一個日劇迷來說,這個不敗神話隔了13年後醒來了。觀眾期盼的不只是神話復活,而且寄望神話更神,創造更新的史頁。…
陳孟瑩 雍容慈愛的「大家長」法官
執法者必須具備公正的心胸,判斷才能促成社會的公平正義。也就是說,司法評斷的基礎是「理性」,因此,社會大眾看到的法官,往往像是「冷冰冰」…
美售台武器 中共反制露玄機
針對美國日前決定對台軍售,中共當局除立即召見美國駐中國大使提出強烈抗議、暫停中美雙邊軍事互訪計畫,並聲稱要制裁參與出售武器的美國公司,…
螺鈿工藝飄洋過海生根台灣 陳甫強踽踽獨行承傳路
「這工很粗,不是台灣做的。」知名螺鈿司阜陳甫強,看著記者出示的螺鈿藝品照片,敏銳地指出做工、構圖都與台灣的不同。 「司阜」,…
絕祕!點穴功夫是否存在?
60歲的李有甫,12歲開始習武。1982年,33歲的李有甫在中國民族體育比賽上一舉成名。當年他憑著一支3尺多長、拇指粗的鞭桿,舞得滿堂喝采…
東勢林場──賞桐追螢一次滿足
位於台中的老牌休閒園區「東勢林場」,素有「中部陽明山」之稱,是一座綜合森林遊樂兼休閒農業的示範園區。全園面積約225公頃,…
中國富人 新加坡避險
香港一直是中國富人轉移資產的首選地,有很多中國富人在港置業和購買各類資產。在北京強推《香港國安法》後,資金開始離開香港。 據美國《…
李白千古名作〈將進酒〉 但願長醉不願醒
唐朝大詩人李白存世詩文共有千餘篇,其優美的代表作有〈早發白帝城〉、〈將進酒〉、〈靜夜思〉、〈蜀道難〉、〈夢遊天姥吟留別〉與〈月下獨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