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什麼時候台北市人最少」、「什麼時候台北市不會塞車、不會人擠人」嗎?答案是黃曆新年。
如果不把答案說出來,可能大多數人還在左思右想。但當答案一公布,所有人一定瞬間恍然大悟。
大台北地區的人口超過800萬,雖然沒有明確的統計數字,但幾乎有大半人口不是在地台北人。這些人口,他們的出生地不在台北,他們的童年與成長歲月不在台北,他們的父母與摯親也不在台北。唯一的是,他們在台北工作。
這樣的情況,你我的身邊幾乎都找得出例子,甚至我們就是當事人。
「你是否大半年才回家鄉一次?」「你隔多久才打電話回家關心父母?」「與你一起成長的兒時玩伴或兄弟姐妹你現在會跟他們談談心事嗎?」「你了解摯親們現在生活中的喜怒哀樂嗎?」
最近一部由蔡銀娟編劇、導演的電影《候鳥來的季節》,用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以清新、流暢、自然的畫面,用一個小小故事,道盡大台北地區這群「候鳥」、以及他們與中南部鄉下家庭的各種辛酸。
雲林長大、在台北讀書、就業,領高薪的哥哥家民是位鳥類專家(溫昇豪飾演),他和弟弟家雄(莊凱勛飾演)從小玩到大,但候鳥哥哥到了台北有著幸福的家庭,而留鳥弟弟守在雲林,打工過活,一個人照顧父母,自己還因為肝病所苦,面臨著有一餐沒一餐的生活。從小一起玩到大的親兄弟,也因為現實的大環境,分崩離析、冷戰多年。
然而,就算冷戰多年,彼此互不談話,但他們卻非常的關心彼此。弟弟生病看醫生的錢是哥哥出的、弟弟從越南娶新娘的錢是哥哥出的、家裡缺錢了都是哥哥往家寄錢;而哥哥的錶壞了,弟弟拆了自己的錶去修哥哥的,媽媽對哥哥生不出孩子有怨言,還是弟弟出來打圓場,甚至當初哥哥北上就讀的學費還是弟弟打工賺的辛苦錢。
這對兄弟彼此之間既緊密又遙遠的千絲萬縷,其實不僅平凡,更是我們生活中正在發生的事。
除了兄弟情之外,《候鳥來的季節》也涉及了城鄉差距、環境保護、親子關係、外配適應等相關的題材。不到2小時的電影,要處理這麼多議題著實不容易,很難深入,而且這部電影的結局其實是幸福中帶著深深的遺憾。但這就是蔡銀娟導演試圖告訴我們的:現實就是如此,值得我們去注意、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