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公司每年花很多錢在研發上,也很認真在做,從研發計畫、預算編列、人員組織到執行考核,一整套的東西,每樣都實實在在地做了,結果還不是一樣,沒甚麼用。」我一位朋友在討論創新時,有感而發。這讓我想到許多有趣的往事,寫出來和大家分享。
研發不等於創新
早年在證券業服務時,有一家光碟片公司是我們的客戶,當時,這家公司如日中天,被認為是卓越中的卓越。有一次該公司向我們展示他們的研發團隊、研發計畫、設備和預計成果,大致上是幾個月之後會推出幾倍速燒錄片、採用甚麼塗料、或是符合甚麼規格標準,並預計產生多少效益之類的具體計畫。
我那時還是菜鳥,只覺得很奇怪,研發竟然可以像生產線一樣的管理,這家公司不是很優秀,就是哪裡出問題了。多年後的今天,這家公司的光碟片仍是全世界最好的光碟片,但公司的股價卻不到10元。
對於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瞭解哈佛教授克里斯汀生(Clayton Christensen)的一個基本概念。他在《創新者的兩難》(The Innovator’s Dilemma)中,很明確地將創新區分為兩種:維持性創新(sustaining innovation)和顛覆性創新(disruptive innovation)。
很清楚,這家公司做的就是維持性創新,只是在追求產品規格上的進步,是一種以工程師角度為出發點的「創新」。這種創新,在企業管理之下,可以很有效率地執行,例如:計畫更周詳、工作更努力、更符合客戶的要求等。但是當市場出現顛覆性創新時,這些堅守維持性創新的「卓越企業」就要被淘汰了。
甚麼是顛覆性創新?
最經典的例子就是任天堂公司所推出的Wii了。2006年底的電腦展上,SONY信心滿滿地推出解析度更高、CPU更快、動作更流暢、周邊組合更完備的PlayStaion遊戲機,不料卻被任天堂革命性的Wii打得潰不成軍。Wii便宜、簡單、零組件也不高檔,卻開創了遊戲機的新紀元:人們可以在電視機前「真正的」打網球,還可以雙打!它顛覆了使用者的價值。
但顛覆性創新虛無飄渺,別說沒有SOP(標準作業程序),甚至還很難用企業管理的手段去實現。這就是創新者的兩難:維持性創新具體可行,但終究會被淘汰;而顛覆性創新卻毫無脈絡可循。
愛迪生的啟示
如果我們一直在管理理論上打轉,將永遠無法擺脫「創新者的兩難」,因此,不妨看看發明大王愛迪生的故事,也許可以得到一些啟示。愛迪生發明了電燈泡、留聲機、電影和其他難以盡數的東西,絕對是顛覆性創新的典範。大家最耳熟能詳的,就是他說:「天才是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
但他也說過,他終其一生都在「玩」,不曾工作過。蓋爾伯(Michael Gelb)和愛迪生的曾外孫女卡蒂考特(Sarah Miller Caldicott)在《快樂腦》(Innovation Like Edision)中揭露了愛迪生如何以玩樂的人生觀,將自己的潛能無限發揮。
原來,玩樂這個不屬於企業管理範疇的元素,竟然是顛覆性創新的根本。不過請別誤會,以為每天玩耍或花天酒地就可以產生顛覆性創新。我們在這邊所說的玩樂,是一種態度或氣氛,是「嚴肅研究」的一個對比。
發明人或是創新者,似乎普遍存在這種「玩樂」氣質。我喜歡看《台灣發明王》這個節目,節目中的發明家,不論木訥靦腆或是活潑外向,似乎都樂在其中,而且有一種喜歡遊戲的傾向。他們在玩樂中發明與創新,而不是在計畫考核中執行標準作業程序。
快樂磁場
我個人在從事衍生性商品和可轉債業務時,有許多的創新,事實上都是部門同仁在快樂的氣氛當中,接近打打鬧鬧的腦力激盪、胡思亂想、動手試作中開發出來的。那根本和遊戲沒兩樣,好玩又有趣。我們完全不需要搞到「爆肝」。
很奇怪,這樣做出來的東西,往往充滿了趣味。更奇怪的是,越是好玩的東西,客戶也就越喜歡,好像快樂會感染似的。而那些正經八百、四平八穩的產品或服務,反而不容易得到客戶的青睞。我們最賺錢的可轉債業務,就是在打打鬧鬧中產生的。這可是最高機密。
對於這種特殊的情境,我實在找不出精準的描述方式,只好用「磁場」這個概念(雖然我不喜歡怪力亂神,也不是神棍)。快樂會形成一個「磁場」,在磁場當中的每一個人都會受到感染,然後透過玩耍般的互動,進一步互相強化,達到很高的能量,終於激發出平常想不到的創新出來。
要創新,請先建立快樂的文化。
建立快樂的企業文化
去餐廳吃飯時,有時候會聽到服務生口齒不清卻倒背如流地唸出一段哇啦哇啦的句子,我們大略可以猜出是歡迎詞,希望我們有愉快的用餐體驗,但就身體語言來說,卻完全感受不到。關鍵在於這家餐廳沒有建立快樂的文化,只是想用SOP來維持服務品質而已。
那麼快樂文化如何建立?這可就沒有標準方法了,不過你可以善用快樂玩耍的神奇感染力。也許你可以找幾個快樂的員工進來當快樂種子,或是讓員工觀看西雅圖派克魚市場的影片。我到義大利藍洞遊覽時,年輕的船夫也自然流露同樣的玩樂氣氛。快樂磁場到處都有,趕快進去感受一下吧。
總之,放手去玩,快樂去做就是了,你的創新,便自然會源源不絕而來。
林茂昌
林茂昌為台灣知名的翻譯家,翻譯過多本重量級財經著作,如葛林斯班的回憶錄《我們的新世界》、暢銷書《黑天鵝效應》、《師父》、《馬丁沃夫教你看懂全球金融》、《大債時代》等。台大經濟系畢業赴美取得美國西北大學管理科學碩士學位後,曾任職於《牛頓雜誌》、花旗銀行、美商保富管理顧問公司、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台証證券衍生性商品部、投資本部副總經理、台証期貨總經理、期貨商公會理事。自2004年即財務獨立從事價值投資。2011年出版第一本著作《我的職業是股東》,廣受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