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國際十大新聞

1.歐巴馬連任美國總統 老大哥難為

民主黨的歐巴馬2012年11月打敗共和黨的羅姆尼,連任美國第52屆總統。Getty Images
民主黨的歐巴馬2012年11月打敗共和黨的羅姆尼,連任美國第52屆總統。Getty Images
第128期
賴宛琳

第57屆美國總統2012年舉行大選,兩位候選人──民主黨的歐巴馬(Barack Hussein Obama II)與共和黨的羅姆尼(Willard Mitt Romney)競爭激烈,直到投票前的最新民調都顯示兩者支持度不相上下,加上颶風珊迪攪局,讓此次的總統大選過程相當刺激。

選前辯論對中政策成焦點

過去四年來,歐巴馬實現了第一任的競選承諾,結束了伊拉克戰爭、安排美軍從伊拉克和阿富汗撤軍、狙殺911事件首謀賓拉登,顯示美國的對外政策重心將逐漸轉向亞洲。而與中國的關係,美國自然不敢掉以輕心。對於日益崛起的中國,雙方候選人都表示會採取強硬的策略,尤其羅姆尼態度更為強勢,強調將會全面遏制中共威嚇他國的企圖;歐巴馬態度則傾向柔軟彈性,希望在處理中共與人權問題時達成平衡,既力求中共改善人權紀錄,但又盡量不讓對方感到尷尬。

投票日於美國時間11月6日早上開始,起初兩人票數相差不大,但隨著搖擺州開票結果陸續出爐,歐巴馬逐漸拉開差距,最終以332票對206票成功擊敗共和黨的羅姆尼,順利連任美國總統。

本次總統大選還締造了一個新的紀錄,由於2010年美國法院取消了大部分企業與工會的政治獻金上限,因此2012年在動輒數百萬美元計的政治獻金推波助瀾下,美國聯邦政府的選戰花費上看60億美元(約1,754億台幣),使得2012年的選舉成為美國有史以來最昂貴的選戰。

歐巴馬連任後挑戰:搶救經濟衰退

確定當選後,歐巴馬新任期的首要挑戰就是將美國從「財政懸崖」中拉回正軌。為提振國內經濟,歐巴馬的對外貿易政策、產業政策將圍繞在美國製造業再起的這個核心理念,與創造就業、平衡貿易、公平貿易、重返亞洲等政策產生關聯,這些也正是連任的歐巴馬總統經濟政策的考驗內容。此外,歐巴馬還得持續推動健保改革、移民改革、重塑最高法院、學生貸款和對抗全球暖化。對外,美國也勢必將繼續防堵伊朗的核武計畫,並加強與亞洲的經濟及戰略關係、維持美中平衡。

本屆總統大選,美國國會的參眾兩院亦跟著改選,根據開票結果,民主黨仍然掌控參議院,共和黨仍然主導眾議院。行政、立法分屬民主、共和的共治格局不變,美國政治版圖維持原狀,驢(民主黨)、象(共和黨)對立情況未見改善。

企業界和傳統派仍對歐巴馬的變革充滿戒心,他們擔心政府權力大增,個人主義萎縮,美國社會失去創新冒險的活力,逐漸朝歐洲式的社會民主發展。但是歐巴馬的改革主張,受到主流媒禮、中小企業、文化知識界、青年、婦女和移民族群的熱情支持。

為了避免分立把國家分成兩個相互敵視、無法對話的陣營,兩黨勢必得正視對彼此的協商合作,而這也是歐巴馬總統連任後第一個,也是最緊急要面對的連任挑戰。

 

紐約《看中國》報紙評論作家萬厚德觀點:

美國當前問題的癥結就是在經濟。共和黨的資本主義也好,民主黨的社會主義也罷,前者的擴張政策需要夠厚的家底,後者的福利措施仰仗的是不停歇的印鈔機。歐巴馬首任的運氣不好,接了小布希的爛攤子;連任仍需面對兩黨惡鬥的場面。雙方僅剩的共識,就只有重返亞太的軍事與外交布署,而這也是美國兩黨在政治上唯一不變的共同利益。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漂亮女總 打造生機生技自有品牌
產品研發時間長、投入資金大,可以說是生物科技產業的宿命。通常一個新產品從開發到上市,最快要半年以上。然而,有一家資本額僅1,…
職涯規劃六步驟(之十一):求職與自我行銷(中)
近兩個月以來,一波接著一波的金融風暴震撼世界經濟,而對於這半年以來,表現一直不符社會預期的台灣經濟而言,這些國際衝擊無異於雪上加霜。…
美推稅改半年 經濟大幅飛躍
美國總統川普6月29日在白宮舉行的《減稅和就業法案》實施6個月的慶祝活動上發表演講。他認為,這場美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減稅,…
香港回憶錄之「末代港督」
(續前期)參與香港前途問題談判的港督是尤德(Sir Edward Youde),他是英國資深外交官員,熟知中國事務,曾任英國駐華大使。…
大陸資金外逃途徑通暢
中國農業銀行3月26日發表聲明稱,其江蘇江陰支行行長孫鋒在2011年12月底攜款舉家逃往海外,被盜金額不明,…
小心!企業出問題的10大徵兆
大環境不景氣,企業經營越來越困難,小員工也越來越緊張兮兮。人人稱羨的科技新貴可能隨時被迫休無薪假、…
2014年4月──數字看世界
美科技大股跌逾20%那斯達克跌幅三年之最 美國那斯達克(Nasdaq)股價指數4月以來表現不佳,跌幅逾3%,為2011年以來之最,…
「動態清零」 香港爆史上最大規模國際人才撤離
香港爆發COVID-19變種Omicron疫情,香港政府執行中共「動態清零」政策,嚴格的防疫措施引起外資恐慌,大量國際企業高層和員工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