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2010年結束自1962年起軍人政權的專制統治,政治改革在幾年之內迅速發展。2010年11月13日,緬甸政府解除對全國民主聯盟領導人翁山蘇姬長達15年的軟禁。緬甸的民主進程至今仍然持續推進。
全國民主聯盟在國會大獲全勝
翁山蘇姬長年以非暴力方式提倡民主,並在1991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2012年3月在台上映由盧貝松執導的電影《以愛之名:翁山蘇姬》,譜寫政治動盪背景下翁山蘇姬的傳奇故事,在緬甸仍遭禁演。
2012年4月1日,緬甸舉行國會補選投票,由翁山蘇姬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獲得壓倒性勝利,拿下45席中的43個席位,成為緬甸聯邦議會中的第二大政黨和最大反對黨。
2012年9月,翁山蘇姬對美國展開為期三週的訪問,會見總統歐巴馬,並接受美國國會授予的最高榮譽——「金質獎章」。當被問到緬甸期盼的民主典範,翁山蘇姬說有太多國家可以學習,包括南韓、台灣等亞洲國家,以及1980到1990年代從共產轉型為民主的東歐國家、從軍政府轉型的拉丁美洲等。
廢除媒體審查
緬甸政府幾年來的民主改革,包括大赦超過200名政治犯,建立國家人權委員會,頒布勞工有組建工會和罷工等權利的勞動法等。
2012年8月,緬甸當局宣布解除報禁。嚴格的出版審查制度,過往普遍存在於緬甸,報紙、歌詞、童話都必須經過審查。緬甸政府在官網上宣布,廢除所有對當地出版部門的審查,以促進言論自由。然而令人擔憂的是,這個保留嚴酷安全法的國家,是否會用其他制度替代審查,仍需進一步觀察。
2012年9月,緬甸政府宣布特赦514名囚犯,包括部分外籍囚犯和政治犯。這次特赦正值緬甸總統登盛即將出訪美國,美國多次要求緬甸釋放政治犯,作為解除對緬甸經濟制裁的先決條件,此次特赦進一步改善緬甸與美國的關係。
改革之路仍充滿隱憂
登盛接受《華盛頓郵報》採訪時表示,緬甸的改革「絕對不會走回頭路」,然而他的決策卻充斥牽絆,包括民族的衝突。政府軍對緬北少數民族武裝克欽獨立軍的進攻仍在繼續,看不見和平的跡象,直到2012年6月,克欽抗緬戰爭已經造成8萬克欽人無家可歸,只能住在中國邊境的難民營。
此外,全國民主聯盟雖然贏得4月的議會補選,但議會多數席位目前仍由軍隊安插的人控制。
強人丹瑞是否仍然把持著緬甸的國家走向,讓改革充滿隱憂。登盛對緬甸的影響,是否遠不如外界為他冠上的稱號「緬甸的戈巴契夫」,有待持續觀察。
中美角力的新舞台
2011年11月,東南亞聯盟領導人決議讓緬甸成為2014年東盟輪值主席國,以支持緬甸的種種改革。
2012年開始,歐盟、澳洲和日本先後放鬆制裁,此為登盛政府在外交上的巨大突破,更陸續迎來美、日、英等國政要的訪問。2011年底,美國國務卿希拉蕊訪問緬甸,開啟美緬斷絕五十多年後的重新往來。希拉蕊造訪後三天,習近平也在北京接待緬甸的軍事首長,表示會強化兩國的策略夥伴合作關係。
2012年11月19日,歐巴馬抵達緬甸進行訪問,與翁山蘇姬、總統登盛會面,敦促緬甸政府推進改革,並提供1.7億美元的經濟援助,成為首位任內走訪緬甸的美國總統。美國試圖讓緬甸逐漸脫離中共,並加強美方在東南亞的影響力。
緬甸長期和中共在政經關係上結盟,包括重要外資來源、貿易夥伴和武器供應國。華盛頓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東南亞研究主任鮑爾(Ernest Z. Bower)表示:「在與領導階層和企業界人物的訪談中得知,緬甸對來自中國的操縱,懷有一種幽閉恐懼症。」緬甸是否真會向西方靠攏,持續走向民主,外界都在關注。
紐約《看中國》報紙評論作家萬厚德觀點:
緬甸的發展趨勢可以用「利之所在、勢之所趨」這八個字來探究。登盛清楚,緬甸要發展就必須擺脫國際制裁,也必須移除中共對其內部,尤其是軍方的影響力。所以親西方疏遠中共、民主開放,會是他現階段的政策。而美國為了站穩東南亞,西進人口紅利龐大的環印度洋國家與非洲,就必須極力擴展與緬甸關係,透過地理的優勢打通通關渠道,避開匪盜橫行、路途遙遠的麻六甲。在內需與外力的交相作用下,緬甸民主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