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不老騎士」跨越年齡鴻溝 征服世界

2007年11月13日,弘道老人基金會招募了17位平均年齡為81歲的「不老騎士」,舉辦了「挑戰八十、超越千里」老人機車環島活動。圖為他們自台中出發情景。弘道老人基金會提供
第134期
郭惠潔

騎著拉風的機車環島,聽起來像是年輕人的專利與夢想!但是,2011年一則膾炙人口的形象廣告,顛覆了這個刻板印象!

2011年,一則由五個老人擔綱的「夢騎士」廣告中,原本了無生趣的老人們,分別拔掉點滴管、扔掉拐杖與藥丸,將現實生活中的不快與苦痛拋諸腦後,騎上摩托車,熱血環島!當中一位老人在機車上綁著過世老伴的遺照,一起完成未竟的共同環島的心願;另一位則綁上當年騎著摩托車上山下海的好朋友的遺照,讓身處不同世界的夥伴也能共同參與壯遊……這些畫面,觸動了許多觀眾的心靈。

廣告中的故事並非虛構,而是來自弘道老人基金會在2007年舉辦的「挑戰八十、超越千里──不老騎士的歐兜邁環台日記」活動。當時招募了17位平均年齡為81歲的老人,組成「不老騎士團」,11月13日自台中出發,一路往南,經台南、高雄、屏東、台東、花蓮、宜蘭、台北,再回到台中。全路程長達1,139公里,耗時13天,終於完成旁人眼中「不可能的任務」。老人們有的曾罹癌、有的戴助聽器、有的高血壓、有的有心臟疾病。或許他們很平凡,也或許他們已然皓首蒼顏、齒鬆髮稀,但是他們追夢的勇氣、熱血的心境,卻是雄偉而非凡。

短短的廣告片段,其實無法盡顯老人們的心境。他們為何要成就這樣的壯舉?他們對老的看法與定義,有別於一般人嗎?參加「不老騎士」活動後,他們對人生又有了甚麼樣的改變?

17位老者中,吳敬恆以及張弘道、陳映美伉儷,分享了他們鏡頭背後不為人知的「青春故事」:

 

活動前》 走過人世無常 懷抱人生缺憾

民國三十八年,吳敬恆隨國民政府來台,而後轉任公家機關行政人員。1999年和太太赴大陸旅遊,未料同時間台灣發生了九二一大地震。地震後的第一天,便接到兒子隔海傳來的報憂電話:「房子垮了!」安身立命的地方一夕間崩塌,這對年屆七十的吳敬恆而言,無疑是個巨大的打擊。「不想讓太太知道,怕她傷心,但其實講電話當下,太太已經聽到了……」

回台後,性情敦厚的吳敬恆,為了添購新房同時不增加兒孫負擔,頂著高齡二度就業,日子辛苦也平淡。一直到在報上看到「不老騎士」招募活動,或許是領略了人生無常,也或許是想要「東山再起」,他毅然展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熱血之旅。

擔任教會婚姻輔導員的張弘道與陳映美伉儷則表示,早年家庭經濟狀況不佳,兩人新婚時連島內蜜月都無法成行,「當時出國旅遊風氣也不盛行,我們沒條件也不太懂得玩。」這份缺憾埋藏心中多年無法忘懷,得知這個專為老年人設計的環島之行,馬上打動了陳映美的心:「太好的機會了!自己用摩托車走一圈,像個巡禮,也了個心願!」於是,夫妻倆歡喜報了名。陳映美為了活動必備的重機駕照,開始了連串特訓。

出發前夕,吳敬恆內心充滿矛盾,不確定體力是不是能夠承擔。但出發當下,在群眾熱情的包圍下,他旋即被高昂的情緒籠罩:「結婚都沒這麼熱鬧!沿路大家都為我們加油,放鞭炮的都有!」

當時,每一個團員都努力克服歲月加諸在身體上的障礙。吳敬恆說:「騎了二、三天,手腕關節感到麻木,好在撐到第五天便開始適應。」憶起當時「不老騎士」的團長賴清炎,吳敬恆不勝感慨道:「想來難過,那段期間他很辛苦,住院三次,稍微好一點就起來,好一點就起來陪我們騎,真的用心……」如今團長已逝,但其不老精神將永留人間。

行程中,「不老騎士團」來到某間養老院稍事停留,一位院中的老者對他們說:「我若能和你們一樣該多好!但我不能走……」吳敬恆鼓勵他,現在不走,越不走、越不能走:「現在起要有恆心,我以前也有毛病,現在常跑馬拉松。」由於體認到健康的可貴,他因而常提醒人,別等到面臨病痛時才開始保養。

 

活動中》 跨越年齡距離 拉近與年輕人的心靈距離

不老騎士們不亞於年輕人的好強脾氣,也在旅程中體現。為體恤老人,環島期間安排有遊覽車隨行,以供精神不濟的團員休息。但是,除了統一的午休時間,大家都不願意上車,認為「有失面子」。

弘道老人基金會志工吳素芬回憶起當時和老人們相處的情形,笑稱得像「鬥智」般,搶著說自己好想騎、志工也要騎啊,才能半哄半騙地將團員們請去休息。

吳敬恆和張弘道對於年輕志工出自肺腑的愛心,感受深刻。吳敬恆說,當時志工半夜起床幫團員洗衣服,擔心遭拒,所以默不作聲地「偷洗」,「這女孩沒經過專業志工訓練,但那是發自內心的一種愛,很偉大!」而張弘道感受到志工們的真摯情誼的那一刻起,便提醒自己,慈愛他人要真正發自內心,「我是出自真正愛你嗎?還是愛我的名?」這算是旅途中額外的寶貴體驗,也是另一番的「活到老,學到老」。

活動舉辦前,弘道老人基金會去大專院校招募義工,起初效果不彰,多數青年學子有錯誤的觀念,認為老人可能不好溝通。但不老騎士短版紀錄片發行後,許多社工相關科系的青年學子想法有了改變,服務老人的意願大為提高。

過程中,團員們和志工們的相處,打破了時下年輕人與老年人之間的藩籬。陳映美談起年輕志工們大相逕庭的變化:「本來酷酷的呀,公事公辦,後來每天黏在一起,吃飯時幫忙夾菜呀、推辭呀、開玩笑呀,還會撒嬌:『當我阿公阿嬤好不好?』」這份溫暖觸及了彼此的內心深處,原來,年齡並非人與人之間關係疏離的原因,即使是不同世代,只要敞開心扉,心靈一樣可以很親近。

旅途中,在年輕志工的帶動下,老人們也來到海邊踏浪、在電動遊樂場中投籃、飆電動車,甚至也講起了年輕人的流行語:「很有FU」……

志工吳素芬感嘆道:「改變自己的態度很重要。有的時候,不是他們變了,是我們變了。我們就是覺得他們老摳摳、硬邦邦,但其實是世界沒有給他們一個機會。」

由於台灣這一輩老人,年輕時生活在比較貧困的環境中,當被問及有何夢想時,通常回答也相對貧乏:「夢想就是吃飽,然後活下去。」在志工吳素芬眼中,台灣的社會似乎也給老人設定了一種氛圍──老人無用,待在家就好,「原來我們都用我們的眼光定義老人,久了,老人就用那種眼光去定義自己!」她期待「不老騎士」活動可以向世界展現老人的另一面相,從而改變社會,甚至改變世界對老人的看法。

 

活動後》 「老人言」鼓勵青年 「老人夢」躍上國際舞台

懷有開書法展夢想的吳敬恆從書上看到一句話:「人老了,不是人生的終點,而是另一追求夢想的起點。」他認為,不放棄自己,無論歲數為何,都將必有所得。另外,老人的人生智慧與經驗,也會是年輕人的寶貴資產。參加了「不老騎士」活動後,他開闊了思想,眼光也放遠了些。吳敬恆開始盡力節約,期望能多存些金錢資助類似活動,讓不凡的意義延續。

另外,吳敬恆也鼓勵年輕人,即刻起注重身體健康,因為健康是一切的本錢:「要鍛鍊,保持愉悅心情,不要想太多,心情平靜,對人寬厚、有愛心,心地光明,這樣才會長壽。」他表示,活動期間有許多大合照的機會,他總習慣將前面的位子讓出,自己躲到後邊。「做人就要客氣、有禮貌,要為別人著想,自己吃虧沒關係,做人要光明坦蕩。」吳敬恆一再鼓勵年輕人要為人著想、心地要純潔剛正。而他磊落的心境,也正是螢光幕後「不老騎士」們所真正展現出的「陽光」與「不老」。

擔任教會婚姻輔導員的張弘道、陳映美伉儷則強調,時下社會風氣亂,家庭問題多,許多夫妻感情不睦,所以他們才學習了婚姻輔導,希望能影響年輕人。總有接受輔導的學員在課前擔心課程是不是很無聊?七十多歲的「LKK」上課應該很乏味吧?陳映美笑說:「我們把男女個性怎麼不同、怎麼磨合,以及個性差異鬧出的笑話、當年自己生氣的事怎麼變成欣賞都說出來,家醜都外揚了!」幽默自嘲的分享,引得上課的學員樂呵呵,氣氛輕鬆歡樂,廣受好評。老人們真誠分享生活經驗,往往超出年輕人預期的有趣、有內涵。

張弘道和陳映美並且分享了退休生活的心得。他們認為,老本、健康、老友等,其實都還算不上內心的「發動機」,「找尋到生命意義、內心的自我建設,才是最主要的東西。如果這個部分是零,那麼擁有金錢與朋友也不會快樂。所以我們退休後,還是希望自己能被使用、去付出。」

他們鼓勵年輕人,現在就給自己立定一個目標,無論是學習還是做大事等,就是「立定目標」。閱讀英文現在對陳映美來說,已是輕鬆之事,而這些閱讀能力,就是靠她日復一日查字典、幫忙曾擔任英語教師的張弘道製作講義,點滴累積起來的。「我鼓勵年輕人,不一定要有多大目標,從有興趣的事物做起,點滴累積,一定有成果,你還是可以達成夢想。」張弘道則是舉了林肯當例子,他說,林肯23歲時立志解放黑奴,持續努力,真的做到了,因為他不放棄。

誰說老人就是老弱殘兵?誰說老人不能有夢?「不老騎士活動」透過美國知名《摩托車雜誌》(Motorcyclist Magazine)記者彼得史塔(Peter Starr)的協助,將在2013年8月遠赴美國西部舉辦活動,躍升國際舞台。此外,「不老啦啦隊」、「不老主廚」、「不老戰士」、「不老棒球隊」等活動也連串展開。陳映美表示,一切都超乎預期:「原以為只是單純繞一圈玩耍,沒想到後續效應這麼有意義!」

代表著「不老精神」的前不老騎士團長賴清炎曾這麼表示:「追尋夢想時,你會忘了自己幾歲。」拍攝紀錄影片的導演華天灝也說:「青春是關於姿態,而不是年紀。」

或許因為機會錯過不會再有,老人們更加珍惜、更加把握現在,實踐力也可能更強。

原來,年齡是一道如此輕易跨越的鴻溝。老人的夢想,也許比年輕人都更遠大。而我們能做些甚麼?是不是該摒棄對老人的刻板觀念,還給他們一顆年輕的心?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榮獲台灣精品獎 莊浚峰帶領普德飲水機行銷全球
普德家電集團小檔案 專業項目:研發製造冰溫熱飲水機、開水機、淨水器、逆滲透系統、電解水機、水素水機及濾芯周邊耗材。 榮譽成就: •…
日企特休放假率 本田蟬連寶座
許多上班族會怨嘆:「總是沒辦法如願地請特休假!」有的人跟公司同事比,有些人會在意其他公司的休假狀況。對「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李榮泰一手設計燈籠 一手賣鹹豬肉
2012年元宵節台灣燈會在彰化鹿港舉行,吸引數百萬參觀人潮! 雖然大家都把欣賞焦點集中在主燈區,不過很多小朋友比較喜歡的,可能是來到鹿港時…
中美貿易戰和「台灣牌」
美國經濟規模全球第一,GDP超過20兆美元;中國第二,產值12兆。現在中美貿易戰,雙方動用各自手段,美國多位專家認為,美國會打「台灣牌」,…
我們是小政府還是大政府?
上個月應出版社之邀,為書友介紹葛林斯潘的新書,會後和幾位老友聊開了,我們談到台灣一個很顯然的財政矛盾:從年度預算或是國民所得會計來看,…
阿丹的養雞實錄(九)
近期本欄目推出的是阿丹的「快樂養雞農場」攝影實錄。本期是第九個月介紹小雞們的生活點滴。 咦!這次畫面中為何不見小雞的蹤影?原來,…
闖出來的生命力:移民
今年的清明節掃墓,家族長輩把厚厚一疊的族譜發給晚輩們,上面記載了從大陸遷台到現在的每一世代。我們的第一世祖大約在西元1700年前後(…
美元遇強大壓力 逼退傳言四起
分析師表示,全球金融危機使新興經濟體在全球得以扮演更重要角色,美元作為全球準備貨幣一哥的地位,已面臨日漸強大的壓力。 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