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寒漩渦擾亂就業 FED不改樂觀

紐約市的速食業員工要求提高基本工資,以維持基本生活開銷。
Getty Images
第140期
萬厚德

北極嚴寒的侵襲似乎凍傷了美國日漸回溫的市場趨勢,去年12月的非農業就業人口僅僅增加了7.5萬人,遠低於預期的20萬人,是近三年來最糟糕的數字。不過,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依舊樂觀看待2014年的景氣,認為酷寒效應只是一時,從去年的非農業就業人口增幅創8年新高,以及首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低於預期來看,2014年確實有樂觀的空間。FED新任主席葉倫(Janet Yellen)預估GDP將上看3%。部分專家也認為,縮減貨幣量化寬鬆政策(QE)規模的腳步將不至於停滯,預期至今年10月,自2012年9月實施至今的第三輪QE政策將正式終結。由於內需占GDP的77%,專家指出,薪資的增長與否將是景氣趨勢的關鍵,跡象顯示,美國企業已開始投資,轉守為攻,薪資議題也成為政黨間拉攏選民的熱門策略。

天候難阻景氣趨勢低利率不變

失業率原本是FED評量貨幣寬鬆政策的唯一指標,不過在柏南克任期的最後一段時間,他修正了這個評量模式,精於數據的新任主席葉倫更加強了修正方向。分析認為,其中存在一個重要觀點,即失業率的下降可能反映出更多人在經濟困頓時期放棄找工作的意願,如果過度樂觀地看待失業率下降,意味著低估了美國經濟的疲弱程度。

因此,終結QE回歸市場雖是基本方向,但持續維持低利率環境的貨幣政策,在未來兩年仍是主流思潮。柏南克與葉倫都同意,就算是就業率低於6.5%,只要通膨率長期不超過2%,維持低利率環境將是FED樂見。專家指出,扮演通膨率最大推手的工資增長率將會是關鍵。

萬事具備只欠拉抬薪資

簡單的看,承平時代的通膨意味著景氣的上揚那是因為消費者口袋麥克,消費信心滿滿;相對的通縮多是景氣長期下滑後,因為薪資減少,消費意願低落所致。美日當前都面臨同樣問題,兩國的GDP對內需市場的仰賴幅度都超過70%,換句話說,各項貨幣政策與興利措施的終極目標就是拉抬薪資,其成效則顯現在通貨的微幅上揚。

歐巴馬以往的經濟政策是朝向增加出口、改革企業稅制與提高投資基礎建設、研發與教育,不但能促進經濟增長,同時還能兼顧平等。然而,在兩黨惡鬥與財政緊縮下,這些措施根本無法付諸實現。民調也顯示,大多數兩黨與獨立選民都支持提高最低薪資,因此,歐巴馬近期表示,收入不平等的日益惡化與機會不均,已成為美國的主要挑戰,呼籲各方提高最低薪資,打擊收入不平等。

最低工資大利多

從數據來看,一名勞工若依當前最低工資7.25美元計算,一年所得僅為1萬5千美元,低於三口之家的貧窮線約19%。根據經合組織資料顯示,美國相對貧窮率高居已開發國第二位,如能調高最低薪資10%,貧窮率將減少2%。因此,民主黨員將此議題視為期中選舉的致勝之道;歐巴馬並建議調高最低工資39.3%,達10.1美元,貧窮率也將減少7.86%,受益者將達3千萬名勞工。

共和黨對此議題一向保守,認為提高薪資只會讓企業縮手,就業機會不升反降,尤其不利於年輕族群。但是,共和黨籍的恩斯卻主張,與其讓政府負擔失業或收入不足的福利救濟,不如提高就業和勞工收益,自力更生,也減輕財政負擔。數據顯示,18~34歲族群的失業率居高不下,讓美國聯邦和州府稅收每年損失高達89億美元。自2007年至2012年,有70%就業人口的週薪降低,收入愈低降幅愈大,不但消費意願劇減,糧食券等福利支出負擔也因此加重,但收入前30%的薪資卻呈現上升趨勢,也讓不公平的收入差距極速擴增。

企業反守為攻 有機會加薪

持平來看,民主黨的主張輔以歐巴馬健保的實施與累進稅制的改善,換算最低工資增幅其實已超過歐巴馬帳面的10.1美元,同時達到公平主張,只是增幅額度還必須考慮企業的應變能力。

數據顯示,美國11月非國防資本財訂單創下近一年來最大增幅,達4.1%。去年第三季企業支出年增4.8%,較第二季增加0.1%。經濟學家也預測,今年美國企業投資可望增加7.3%,將近2013年的3倍。企業啟動資金行情,除了GDP增長3%的預測鼓舞外,寬鬆貨幣政策產生的低廉借貸成本功不可沒。

歷經4年多的慘澹經營,貨幣寬鬆與諸多改革措施終將展現成效,加上在調高薪資議題發酵下,勢將對美國景氣產生一股強勁的推升助力。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2013年1月台灣大事
反媒體壟斷延燒學生全台走透透 反媒體壟斷議題在1月仍然持續發燒!反媒體巨獸青年聯盟約1,500名學生在自由廣場前靜坐跨年,…
有機稻場客製體驗活動 看見有機農業的態度
▲插秧之前先讓孩子們「拜田頭」,學習敬天感恩的態度。有機稻場提供​▲孩子們正準備嘗試插秧的初體驗。有機稻場提供​▲…
2024美國大選前夕台灣的「川普焦慮症」
美國的盟友都很關心美國大選,即使是歐盟內部那些與美國民主黨價值理念在「進步主義」方面相當一致的國家, 如:德國、法國等,…
讀古文,學專業報告格式(之二)
我們在上一次的專欄文章談到,很多年輕人在進入職場後,不清楚要如何才能做好專業的口頭或書面報告。這或多或少跟他們從小所受的「考試用作文訓練」…
奧運結合綠化與都更 倫敦再現古都風華
正值歐債風暴、全球陷於二次經濟危機之際,英國政府與民間對本次倫敦奧運高達93億英鎊(約合146億美元、4,365億新台幣)的投資,…
中國國鳥網路票選 麻雀第一
50年前,中共前主席毛澤東一紙令下,麻雀就像黑五類被列為「四害」之一,各地展開瘋狂撲殺,一年多之後才被「平反」,把牠從四害中除名,…
麗乾花收藏綻放的瞬間
發源於義大利的押花藝術,直到廿世紀末才傳到台灣。這種完全使用大自然素材而不需要使用顏料的創作,不僅可以展現在居家的杯墊、書籤、…
北京海外推軟實力 央視野心勃勃
據英國《衛報》12月8日報導,央視計畫大規模擴大海外觀眾,明年年底前海外「宣傳工作者」人數將擴大五倍,2016年前擴大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