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影》KANO重拾身為台灣人的驕傲

呂學晉翻攝
呂學晉

「摒息以待,看著嘉農小將投的下一球,該如何逆轉勝。」這是在電影院中大家的共同反應,明知是一場電影,但他的刺激程度卻不輸一場真正的棒球賽。因為這不是一場電影,而是一場關乎榮耀的比賽!

不要想著贏,要想著不能輸

如果大家有看過《KANO》預告片,就會知道KANO是日治時期台灣嘉農棒球隊的名稱,是由日本人、台灣人、原住民共同組成的團隊,日本人重防守,台灣人投球強,原住民善於奔跑,是一支超完美組合。但在外人眼中他們只是一支「雞尾酒」團隊,而且從成軍以來都一直被人瞧不起,沒有贏過任何一場比賽,連上一壘的記錄都沒有。

但他們真正強大的動力卻是來自於「被人瞧不起後」的衝勁,越讓人瞧不起表現得越出乎意料。電影中棒球小將已經輸到「脫褲」了,為了贏一場非正式的友誼賽,哭喊著說「我真的好想贏一場」。就像體育台主播徐展元在去年經典賽「中韓大賽」時,激動地哭著說「我真的好想要贏韓國」是一樣的激動心情。棒球小將的奮鬥精神也牽動著觀眾們的心。

電影《KANO》結合了故事、棒球與台灣歷史,看完電影就像看完一場精彩棒球比賽般刺激,更有一種「真棒!身在這塊土地上真棒!原來我們有這段榮耀!原來我們有這樣熱血精神」的感動。

就算輸了,也要讓人對你尊敬

筆者認為,魏德聖這一次要說的故事不僅是過去發生的歷史,而是在述說當下那些離我們更近的英雄故事。郭泓志手受傷了,依然繼續投,他把疼痛當作身體的一部分。王建民受傷了,但他依然沒有離開棒球場,他絕不放棄希望,不管是大、小聯盟,他都願意上,他知道「只要放棄了,那比賽就真的結束了」。

就是因為永不放棄的精神,民眾才真心地相信你了不起,打自內心的尊敬!當然,說《KANO》電影有郭泓志、王建民的影子,還不如說郭泓志、王建民把嘉農小將的奮鬥精神延續了下去。

期盼一年又一年的故事……

看完電影後,筆者有一種深深的感覺,魏德聖真的是台灣一流的電影人,一部《海角七號》重燃了民眾對國片的熱情與信心,因此近年來,國片一部一部地出。但仔細看魏德聖的電影,從故事結構、人物刻畫、歷史情節到看完電影後的反思,都令人驚歎。

我認為魏德聖在華人世界中,難以被超越的原因更在於他為追求信念永不放棄。在他所拍的電影中看得到,在他自己的人生中亦復如此。嘉農,雖然是最爛的球隊,但他們從挫折、失敗、受傷中燃起那永不放棄的精神,令人感動、令人尊敬。這是從《海角七號》、《賽德克‧巴萊》到《KANO》都擁有的元素──信念,這是其他華人圈導演難以望其項背的一點。

此外,《KANO》上映檔期適逢228,而其實在電影中也出現了二二八的場景,出現了嘉義噴水池,嘉義噴水池是自由、民主、人權的象徵(是二二八的刑場),被魏導重覆地運用在畫面中,我覺得這應該有他想要傳達的意義。剛好今天是228,仿佛在對我們過去的台灣人民致敬。

魏德聖下一部要拍的電影是《台灣三部曲》,描述的是「荷蘭人來了─鄭成功來了」之間的台灣故事,讓我們繼續看魏導用畫面說故事吧!

(本文僅代表作者之意見與立場)
 

更多推薦:【魏德聖:堅持導出台灣的故事】

《KANO》六分鐘故事預告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拿冠軍 得金牌 光榮回來之後
  「真行!真行!出國比賽,拿冠軍、得金牌,光榮逗回來!!」在桃園國際機場迎接先生陳永佳光榮回台的楊絲雅,熱情擁抱這位帶著「…
青史流芳的古代賢德婦女
母親節剛過,許多人都在這一天感謝母親的養育之恩。而提到中國古代的母愛事蹟,最耳熟能詳的就是孟母三遷、歐母畫荻、岳母刺字等故事。事實上,…
中國網路革命的發酵:從尋找領袖到尋找階級
海外中文世界裡,中國革命的腳步聲越來越響。如果說2017年3至10月中國流亡富商、國安部線人郭文貴發動的「郭氏推特革命」…
生命的芬芳
我有一位愛說故事的叔公。他見聞廣博,說起故事唱作俱佳,豐富有趣的內容總能引領我遨遊其中,彷彿身臨其境。 祖父早逝,叔公對父親格外關心。…
愛合購開店致富技巧大公開
愛合購開站2年,已經累積了18萬個愛「合購」的會員,而且提供免費開店的服務,你還在等甚麼?掌握開店小祕訣你也會是大贏家!   新手上路:…
救貧助人 從小培養子女同情心
  在美國,志願者以各種方式向他們的社區提供幫助。他們捐款、給窮人送去食物、為無家可歸的人建造住房等等。志願者認為,…
「李克強經濟學」可以紅多久?
最近國際媒體將「李克強指數」炒成了「李克強經濟學」,在7月中旬的20國集團財長會及央行行長會議上,中國財長樓繼偉在會議上表示,…
台、日、韓「銀髮風暴」,下一步怎麼走?
提到亞洲高齡化國家,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與台灣平時互動密切的「老人之國」日本,但其實近年來南韓也在老人相關指標上屢創新高,加上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