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總理盈拉的「稻米典押計畫」再度成為泰國政爭的焦點。由於典押計畫失敗,迫使原本支持盈拉的農民因為破產壓力而走上街頭,反對陣營領袖蘇德也號召農民加入示威行列,並呼籲捐款挽救農民生計。加上可能被判無效的選舉結果,農民生計不保讓泰國政局陷入更嚴重的對峙僵局。泰國市場分析師表示,長期看來,這樣的政治對峙恐為常態。
保護政策「偷雞不著」
在2012年之前,泰國稻米輸出位居全球第一,品質也深受市場肯定,泰國米價因此成為全球稻米報價基準。2008年,因為埃及稻米禁止輸出6個月,導致全球米價漲幅近50%,來到每公噸1,000美元。其後,隨著各大稻米生產國產能快速增加,價格日趨滑落,至2011年,泰國白米米價已跌至每公噸約500美元。
盈拉為兌現選舉時對農民的承諾,自2011年10月起,展開「大米保證價格收購政策」的典押計畫,普通白米最低保證價格是每噸500美元,優質茉莉香米為每噸667美元,由政府負責收購囤積,以哄抬國際米價,再伺機高價出脫以賺取差價。一時之間,農村收入大增,但一夕暴富的農民開始消費、貸款、購物,全國家庭負債金額因此快速飆升,甚至超過國內生產毛額80%。隨著國際米價持續下探,不依市場機制的典押計畫讓泰國米在國際市場喪失價格競爭力。
國際農糧機構分析指出,以盈拉當局的收購價格計算,其離岸出口價格必須達每噸700至800美元才不會虧損。然而,越南白米當時的平均出口價只有400至450美元。數據顯示,2011年泰國輸出大米1,000萬公噸,2012年銳減300萬公噸,並首次失去世界頭號大米出口國地位,落後於印度和越南,越南甚至成為全球米價新指標。2013年,泰國大米輸出持續下降至650萬公噸。
內外失據「蝕把米」
典押計畫的囤積策略也造成泰國米倉「米滿為患」。根據統計,2013年全球前五大稻米輸出國外銷總量為3,800萬噸,前五大稻米進口國輸入總量約為3,550萬噸,目前泰國的庫存已超過1,800萬噸,一旦釋出,足以讓原本就供過於求並已跌破每噸400美元噸(普通米)的國際米市一夕崩盤。
最讓盈拉雪上加霜的是,中國買主因為盈拉的典押計畫涉貪遭彈劾,為了避嫌取消向泰國購米120萬噸的計畫,數量占泰米2013年外銷總量的18.5%。中國2013年輸入325萬噸米,為全球第一大稻米輸入國。
分析指出,由於中國耕地面積銳減,美國農業部推測,2013年中國稻米需求應會短缺100萬公噸;同時,北京當局訂出的稻米收購價格又遠高於國際市場,造成農民賣米給政府,糧商則是低價進口高價賣予消費者賺差價的現象。因此,中國稻米輸入已從2011年的60萬噸快速竄升至2013年的325萬噸,2012年自越南輸入量占總輸入的50%,對泰米輸入則呈現下滑趨勢。
盈拉的典押計畫初步估計損失高達120億美元,拿不到錢的農民只能借貸度日,最近還傳出有農民因此而陷入絕境走上自殺一途的悲劇,讓這些死忠的基本盤開始鬆動。
曾擔任過兩任總理的阿南指出,政治僵局若持續下去,可能導致國家經濟衰退,得不償失的是將讓政治與民主改革的推動更加困難。他悲觀地認為,這場風暴不會很快結束。官方與國際金融界對於泰國今年的經濟成長率預測已自4.5%至5%下調到2.5%至2.8%。一位分析師無奈地表示,這將會是一場反覆無休的政治對峙,只能將其視為一種常態去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