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把「沒事!」掛在嘴邊,頂著一頭俐落短髮,重慶大廈「百樂賓館」老闆娘金劉鳳雲聲音洪亮,和來來去去的旅客熱切寒暄。
重慶大廈百樂賓館老闆娘金劉鳳雲,樂觀開朗。她認為1979年從上海移民香港,是自己人生中的明智抉擇。
移民路線之1》
1979由上海移民香港 「離開中國,才有下一步可走」
1979年結束文革,金太太一家從上海移民香港,是改革開放後的第一批移民者。
笑說自己很反叛,不願成為共產制度的受害者,她拚命逃離中國。「文革時日子有多苦,在中國是永無出頭之日,看不到未來。我是『肉裡的分』(上海話,賺的錢是從肉裡榨出來,比血汗錢還苦),當時是吃大鍋飯,固定工資,全由中央配給。薪水多寡全靠學歷安排,中專畢業48元、大學畢業54元,你說工資多少我就知道你的學歷。不管你多努力、多不努力,命運由不得你決定。我知道只有踏出『離開中國』這一步,才有下一步可以走。」說起移民的艱苦過往,和背井離鄉的惆悵,金太太有感而發嘆道:「不像現在中國,有錢萬能,甚麼問題都可以用錢解決。」
金太太的婆婆早在1960年代從中國移民香港,在重慶大廈分期付款買了一間房,開門做旅館生意。1979年後中國和香港簽訂協議,允許少數在中國的香港人直系家屬移民香港,每天只有75個名額。九七回歸後,每天名額擴充至150人。
她回憶拿護照辦移民的時候,「中國司法機關的承辦人員斜著眼跟我說:『你到香港一定是鱉三。』警告我不要移民,還說我一定會做『港鼻』,意思是在香港要錢,在馬路上乞討。」然而,那些話不但沒有改變她的決定,反而堅定她離開中國的決心,她一定要過新的生活。即使用盡方法才能熬過移民的苦日子,她也不願留下來接受自己不認同的社會制度。
移民路線之2》
1997由香港移民加拿大 「香港繼續被英國租下比較好」
一邊笑著為旅客Check in,金太太話說得很堅定:「我就是想,還好我已經出來了,還好我現在不在中國,回想起來真的很慶幸自己做了對的決定。我知道我不是井底的蛙,就只看到那麼一點點。」
因此,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時,當時已經移民香港18年的金太太,決定再次出走。
對時政感到不安,也對中國接管統治充滿疑慮,九七回歸時約有50萬港人選擇移民,「一般只要有點錢的都想走。」金太太談道,因為中國政府除了空談,不能實質保證「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承諾可以兌現,而當時的擔憂如今看來確實並非杞人憂天。
金太太笑著說:「我也滿迷信的,柴契爾夫人1982年到北京,談判香港歸屬問題的時候跌了一大跤,我就知道大概沒望了。」香港回歸中國後的落差,金太太看在眼裡。剛回歸時生意變差了,現在自由行環境變差了,但街上的金飾店變多了,物價和房價漲得不像話。
她嘆了口氣,稱怎麼有人還對中國政府抱有希望,「我是中國出來的,我知道中國去管理香港這樣的地方,肯定不會富裕、不會自由。中國人去管會好嗎?不可能!中國自己都管不好自己了。現在中國有多少貪官?這問題真的很嚴重,才剛說沒貪,結果其實貪了九百億,這種事多了。」
移民加拿大後,金太太先坐了五年移民監,五年之內每年在加拿大住滿六個月,五年後她奔波於香港、加拿大兩地。
香港重慶大廈,聚集來自世界各地的勞工、避難者和背包客。
移民路線之3》
重慶大廈做旅館生意 「我才是他們的客人」
1979年來到香港後,金太太接手婆婆的旅館生意,每天穿梭在租金低廉、族群混雜、環境窄小的旅館大樓。十七層樓高的重慶大廈,位於香港九龍尖沙咀,聚集著各國的背包客,和來自亞洲與非洲超過120個國籍的商人、勞工與避難者。被紐約《時代》雜誌稱作「亞洲最能體現全球化的地方」,從走進重慶大廈的當刻起,你發現那就是香港多元文化的其中縮影。
香港政府容納的國際避難者,多半聚集在重慶大廈,讓重慶大廈甚至有「世界中心的貧民窟」之稱。受到各界壓力,香港政府一直計畫收緊入境規定,不過直至今日還未實施,仍向許多發展中地區敞開大門。
「剛來的時候真的會害怕,非洲、印度、中亞各國人,我從沒見過那麼多膚色的人。不過後來覺得很自在,因為我問自己為甚麼要怕他們?只是因為膚色嗎?」金太太早就習慣在重慶大廈自在穿梭,她笑著提醒道:「反而啊,真正到一個全都是中國人住的地方,我會比較害怕。比如電梯裡三、四個廣東人我就不敢走進去,怕他們是不是一夥的。」雖不曾遭打劫,她依然心存顧忌。
而今,金太太選擇回到香港,繼續於重慶大廈經營旅館生意。為甚麼還要再回到香港?「當時一定要離開,因為對回歸太恐懼了。去加拿大之後,覺得比較習慣華人的生活圈吧,而且我太喜歡做旅館生意了!趁現在身體還行的時候趕快回來。」
對她而言,幫旅客解決問題是現在生活裡非常快樂的事。和旅客聊天相處,開闊了她的人生經驗,「他們為我的生活帶來很多滿足,其實我才是他們的客人!」
她是江湖兒女,喜歡看見不同世界、不同的人,「我能鑽狗洞,也能跳龍門。能屈能伸,沒甚麼不可能,無所謂的。」如今金太太時常旅行世界各國,也在重慶大廈裡看盡那些游移的人生,更為旅客帶來溫暖,這樣的生活她很滿足。而她知道,這是自己當時選擇移民的前瞻眼光,帶來的生命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