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國名目總國內生產毛額(GDP)達到5.36兆美元,超過日本的5.27兆,正式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對不少渴望大國崛起、民族復興的中國人來說,自是盛事一樁。儘管中國GDP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但與當年全球第一美國的GDP為14.8兆美元相比,相差甚遠;如果以中國的人均GDP僅3,999美元來說(台灣當年為18,503美元),全球排在105位左右,還屬後段班。難怪當時連中國自家媒體都覺得沒甚麼值得炫耀的。
俄羅斯之聲6月20日報導稱,根據2013年的資料,中國企業貸款已超過14兆美元,債務總額已超過美國的15兆多,位居世界第一。看來,這個「世界第一」才真的讓中國人高興不起來。
據標準普爾公司評估,中國企業所有貸款中的三分之一是由影子銀行提供的,數額大約為4兆美元,且其中大部分貸款用於房地產項目。影子銀行是指一些非銀行中介機構提供類似傳統商業銀行的金融服務,主要形式包括銀行理財產品、非銀行金融機構貸款產品和民間借貸等三種。
據統計,世界公司債市場中的10%投入到中國影子經濟中。標普代表憂慮地指出,在中國經濟放緩的情況下,不動產價格將崩潰。很自然,這將在全球引發連鎖反應。
目前,中國經濟中的貸款總額已達GDP的210%。標普預測,中國的貸款額度還在增加。根據美國、日本和其他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中受損國家的經驗看,貸款總額達到GDP的200%是一個危機點。此後,在任何一刻都有可能出現崩盤。
今年3月,中國總理李克強將經濟成長率定為7.5%。這一數字的選擇並非偶然,因為一旦低於7%,失業浪潮將席捲整個國家,創造就業機會更是空談。
對此新聞,有網民指出,企業債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地方政府的債務。因為中國某市的政府債務達到當地人均GDP的十幾萬倍以上!這確實是太可怕了。不知道中國經濟這隻不堪重負的駱駝,會被哪一根稻草壓垮?
債務額度本身沒甚麼意義,關鍵問題是債務並沒有轉化成產能。地方政府債務也好,企業債務也好,大部分直接變成貪官私人的資產轉移國外。剩下的鉅額債務最終只得由國家通過通貨膨脹消化──實際上也就是由老百姓買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