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是時間的藝術,然而在《年少時代》裡,時間是最真實的特效,透過導演的鏡頭,無形的歲月痕跡,真實呈現在你我眼前。
《年少時代》是一個瘋狂的計畫,一個開創影史的計畫。劇情片從未有過這種手法。
導演李查林克雷特(Richard Linklater)從2002年開始,連續12年不間斷拍攝一名小男孩從6歲到18歲的成長歲月。每年用三、四個的工作天,重聚幾個主要演員。實際工作天只花了39天,剪輯而成這部165分鐘的電影,真實紀錄12年來演員們隨時光流逝的改變。李查林克雷特拿下2014年柏林影展最佳導演,《年少時代》被《時代雜誌》和《衛報》評為2014年度十大佳片第二名,在世界各國影展佳評如潮。
年少時代劇照。環球影業提供
年少時代劇照。環球影業提供
生活瑣事就是人生
故事一開始,6歲小男孩梅森(艾拉‧柯川飾)躺在草地上的看著天空,沒有笑容。澄澈的眼神有些許憂傷。母親(派翠西亞艾奎特飾)開車載他放學回家,從後照鏡看著梅森,問他為甚麼沒交作業、為甚麼上課總是看窗外?
梅森躲在門後聽母親和新的伴侶爭吵,梅森和姐姐趁她不在時打鬧,沒一刻安寧。宣布搬家,母親在餐桌上忙著安撫兩個小孩,然後將舊家重新粉刷以便交給下個屋主,當梅森把牆上記錄自己身高的一道道刻度,用白色油漆粉刷覆蓋時,好像過往的歲月不再能夠掌握。因為逝去的留不下、帶不走。
「開車」是劇中不斷出現的場景,母親一次又一次離婚後載一對兒女離開熟悉地,轉學新的學校。她不斷攻讀學位,最後到大學任教,給兒女更好的生活。父親(伊森霍克飾)則是個崇尚自由的浪子,反戰、創作、彈吉他、玩樂團,幾乎以一輛黑色的通用龐帝克車為家,他浪跡天涯,車於是成為與兒女共有的家。他根本沒錢養家,卻在兩週一次的假期從遠方前來,走進孩子的心裡。
他不羈的靈魂無所約束,成為姊弟倆的心靈伴侶。打保齡球時告訴他們「人生沒有護欄」,要走自己的路。自彈自唱創作曲,歌詞聽起來就是生活,不怎麼樣,卻讓人會心一笑:「媽媽有了新丈夫,看起來不錯,但不知道會不會說故事給他們聽,還有親吻道晚安……」他們去看棒球賽、去露營,聊孩子的煩惱和生活、聊電影《星際大戰》。導演擅長「對話」,擅長在對話裡立體出每個角色的關係,孩子和父母的對話非常自然,某個瞬間你甚至會以為那是一個真實的家庭。這部劇情片吸引人的原因之一,更因為劇本不是一開始就設定好,而是每年隨演員的狀況改變,讓文本來說話。
你會發現,那些瑣碎的生活細節,是尋常人生都會遇見的點滴,每個人都會有共鳴的故事,無關宏旨。你好像攬鏡自照,那麼熟悉又平凡,這是電影最無價的片段之一,犀利地貼近人心,貼近那些不是甚麼大不了的事。
年少時代劇照。環球影業提供
年少時代劇照。環球影業提供
時間的祕密
台灣觀眾熟悉的代表作「愛在三部曲」(《愛在黎明破曉時》、《愛在巴黎日落時》、《愛在午夜希臘時》),用18年的時間刻畫男女主角的生命歲月和愛情進展。最後一部《愛在午夜希臘時》,兩位演員甚至從單純的表演者變成共同創作者,他們加入討論自己人生的體悟和經歷,真實歲月裡的提煉在片中隨之展演。
《年少時代》就好似「愛在三部曲」的前傳,較這三部更有希望。也如同梅森父子曾經聊的「《星際大戰》究竟會不會繼續拍下去?」,他們說:「會,但是會拍前傳,因為後面已經沒戲唱了。」這個小男孩從6歲到18歲成年,觀眾目睹他的成長和準備迎接「愛在三部曲」細膩的感情關係。
除了人與人的變化,人不能脫離社會存在,觀眾跟著主角經歷十二年來美國社會的變化。從《哈利波特》到《暮光之城》,從桌上型電腦到IPAD,從伊拉克戰爭到經濟大崩盤,從小布希到歐巴馬。藝術佳作無論文學或電影,都是反應人與社會、世界的關係,而《年少時代》就像一齣時代劇,不似其他戲回顧從前,而是具體而微地展現出每一個當下。
劇中梅森喜歡攝影,拍下的每個瞬間,就好像一個人或一件事情的切片。他心思細敏,卻常不寫作業待在暗房,父親規勸他,同時也鼓勵他:「趁你現在有感覺,等你老了就不會感覺那麼多,你會麻木不仁。」雖不一定如此,但《年少時代》就是一部充滿人文關懷的作品,敏銳、感同身受、細膩觀察人與社會的關係,和時間裡的各個面向和變化。
時間是一條漫長無盡的長河,每一刻看似「現在」,彷彿它從未離開。但其實每一刻都是過去,因為在你意識到的這一秒,它已經不再能掌握。而當12年過去,你驀然回首,才發現自己已經被長河帶到無盡的遠方,所有人事景地,已經不同。
片尾,18歲的梅森離開母親,搬進大學宿舍,意味著結束了年少時代(boyhood)。他和一位女同學並肩而坐:「我們以為掌握了片刻,或許應該說是片刻掌握了我們?」這12年來觀眾會殘酷看見逐漸發胖的派翠西亞艾奎特,沒甚麼改變的伊森霍克,長得越來越像的父子──艾拉‧柯川與霍克,他們共同演繹了「時間」的充滿期待,和「時間」的無法追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