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統計局1月20日公布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經濟年成長率為7.4%,略微低於官方目標7.5%,是1990年以來最緩慢的速度。對於往日成長率「八九不離十」(8%、9%至10%)的中國經濟來說,這無疑是一項警訊。
《時代》報導說,儘管中共外交部副部長李寶東試圖以「中國已經進入經濟成長的一個新常態」以及「我們在經歷結構調整」的言辭來掩飾成長的疲軟,但是經濟學家並不想淡化中國飆升的債務、疲軟多變的房地產市場以及急劇下降的國內需求。
《華爾街日報》報導說,中國是一個巨大的原材料進口國。過去十年最大的商品繁榮是建立於中國對原料需求永不滿足的想法基礎上。隨著放緩事實變得清晰,關鍵原料的價格在暴跌,出口原料給中國的依賴經濟體比如俄羅斯、巴西、委內瑞拉和安哥拉已經陷入麻煩。
另一方面,中國的國內消費和對外出口也疲軟不振。「在所有的問題當中,最大的是國內需求低迷,另一個就是產能過剩。當全球經濟不太好的時候,出口受到影響。」香港大學經濟學教授許成鋼說:「在近期的未來,我們將看到它進一步放緩。」
國際金融機構普遍看衰中國經濟,紛紛下調2015年中國的GDP成長率。瑞銀集團認為2015年中國GDP增速目標為7%,日本野村證券預測是6.8%,世界銀行預測是7.1。
2014年底,人民幣對美元貶值接近3%,《金融時報》專欄作家沈建光判斷2015年人民幣兌美元的浮動區間基本判斷是在6.1至6.4之間,但一旦突破6.4的情況發生,可能會使資金流出,誘發更大程度的貶值。國家統計局1月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2月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比去年同期下降3.3%,降幅大於市場預期,PPI已連續近3年處於通縮區域。
全球規模最大金融機構之一的美銀美林集團提醒人們關注中國經濟的三大問題:通貨緊縮、人民幣貶值和債務違約。該行警告說,經濟增速放緩和負債率過高這兩個因素結合在一起,有可能對中國金融體系造成致命傷害。美林預計,中國今年很有可能爆發一場信貸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