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危機和美國策略錯誤

俄國戰鬥機進入敘利亞空襲轟炸,導致危機更加嚴重,不僅延緩大馬士革專制政權的崩潰,也迫使更多難民外逃。
Getty Images
第161期
曹長青
作者為美籍華裔評論家,網路影視評論「長青論壇」主持人。

俄國戰鬥機進入敘利亞空襲轟炸,導致那裡的危機更加嚴重,不僅延緩大馬士革專制政權的崩潰,迫使更多難民外逃(至今已400萬人,占敘人口六分之一),更等於強化伊朗毛拉勢力,削弱美國在中東的戰略影響力。之所以發生這種局面,跟美國的策略錯誤有直接關係。

距今整整三年前,中東爆發「阿拉伯之春」,突尼西亞、埃及、利比亞,包括敘利亞人民都揭竿而起,要推翻獨裁政權。對這個中東的民主浪潮,美國歐巴馬政府事先沒有預料,事發時也未予有力支持。導致當時很有可能走向民主的敘利亞至今仍在獨裁者阿薩德主導下鎮壓屠殺人民,現在阿薩德更得到了俄國的力挺。

突尼西亞、埃及、利比亞、敘利亞這四國的情況有相當的共同性,在推翻專制時,都是兩股力量合作:比較激進的伊斯蘭分子、溫和的穆斯林團體(加「世俗派」),共同合擊推翻了(偏向世俗)專制政權。之後這兩派就展開較量。

 

埃及2014年的總統大選,塞西拿到91.8%的高票當選總統。Getty Images

 

世俗民主派 Vs. 伊斯蘭主義

突尼西亞的轉型比較順利,趕走獨裁者後,先是伊斯蘭勢力占據權力中心,但他們沒有成為極端派,而是願與溫和派共同起草新憲法,謀求統一政府。在去年底大選中,溫和派候選人當選總統。目前突國局勢相當穩定。

在埃及,激進的「穆斯林兄弟會」和「溫和派及世俗派」合力把掌權30年的穆巴拉克總統趕下台。隨後兩派同意大選,結果穆兄會的候選人穆希以微弱多數當選總統(主要因溫和派推出的候選人是穆巴拉克時的總理和空軍司令,人民反感)。但穆希上台後卻把埃及推向「伊斯蘭化」,要變成伊朗那樣的政教合一國家,結果遭到埃及多數民眾強烈反對。

雖然埃及人口中90%信奉伊斯蘭遜尼教,但在穆巴拉克和之前的納賽爾(前後半個世紀)統治下,都是推行世俗化,所以埃及社會跟穆兄會的伊斯蘭化是有根本衝突的。於是埃及人民再次大規模起來抗爭,結果推翻了穆斯林兄弟會政權。在這場再次變革中挺身而出、帶領軍方給予人民支持的國防部長塞西,隨後高票當選了總統;激進的「穆斯林兄弟會」遭到嚴厲鎮壓。

歐巴馬政府對埃及的兩次革命都未予明確支持。在埃及人民起來推翻穆巴拉克時,當時擔任國務卿的希拉蕊發表講話,稱美國跟埃及關係穩定,等於為穆巴拉克背書。後來埃及再次革命,推翻伊斯蘭化的穆希政府時,白宮更是冷漠。對塞西當選總統,西方左媒冷嘲熱諷,《紐約時報》曾刊文說這是一場鬧劇(farce),甚至稱塞西是獨裁者。而事實是,塞西將軍領導起草的埃及新憲法(公投)得到九成民眾支持,塞西當選總統拿到91.8%的高票。那些攻擊塞西、蒙蔽民眾的西方左派們,更刻意無視一個明顯事實:在美國歐洲的埃及僑民(他們在西方知道更多真實信息,整體知識水平也比埃及國內的人高)投給塞西的票數比例最高(94.5%)。

現在埃及局勢也基本穩定。尤其重要的是:目前這個走向民主的埃及才能跟以色列建立和平的關係,跟獨裁專制的阿拉伯國家們對抗以色列的勢力劃清界限!這也說明,塞西總統強力打擊穆斯林兄弟會的政策是正確的,對那種只認實力(武力)的極端伊斯蘭勢力,必須用他們聽的懂的語言(包括軍力)說話。埃及是整個中東人口最大的國家(人口八千二百萬,超過德國),如果埃及被穆斯林兄弟會這種推行伊斯蘭化的勢力一直統治下去,埃及就會成為第二個伊朗,中東局勢以及整個世界的安全都不可想像。但對埃及的塞西政府,歐巴馬政府始終都沒有明確有力地提供支持。

 

不能期待民主一步到位

利比亞的局勢類似:伊斯蘭勢力和溫和派兩種力量聯合,推翻了格達費獨裁統治。歐巴馬政府在第一時間完全沒有給予支持。直到格達費用傭兵屠殺本國人民時,由當時都是保守派執政的法國(沙柯吉總統)和英國(喀麥隆首相)聯手,在利比亞設立「禁飛區」,從空中給了反政府軍以戰略支援,領銜了西方對利比亞民主呼聲的實力支持。在輿論壓力下,歐巴馬總統才開始給英法空中支援,由此一舉擊斃了格達費,利比亞變天。

但隨後不久法國大選,薩柯吉下台,左派當政,對利比亞的支持減退;美國的歐巴馬更是無所作為(他根本就不想參與);英國孤掌難鳴。所以利比亞的局勢沒有像突尼西亞、埃及那樣發展順利,激進和溫和兩大派各擁兵自重,割地為據。
如果歐巴馬政府等西方國家能夠全力打擊中東的極端伊斯蘭勢力,包括強勢對付伊朗的毛拉們,利比亞的伊斯蘭勢力失去了外部支持,他們就會像突尼西亞的伊斯蘭一樣,最後接受各派共同起草新憲法,組成統一政府。利比亞的伊斯蘭勢力沒有ISIS(伊斯蘭國)那麼極端的意識形態,也沒有那麼野蠻,所以利比亞成為突尼西亞前景不僅存在,而且是必然趨勢!

更顯而易見的是,沒有了格達費的利比亞,不再是威脅美國和世界安全的重鎮(更別說像格達費那樣炸毀民航飛機)。利比亞被格達費殘暴統治了近半個世紀,這個國家的民主復甦和進程需要時間,不能指望一步到位。

這是一個歷史進程,重要的是:民主潮流不可阻擋!自由人應該支持那些民主「嬰兒們」邁出革命性的第一步,隨後的步子無論怎麼搖搖晃晃,他們是走在通向自由的道路上,而不是在自己被奴役的同時,被迫做民主「成人」的敵人。那些因為「嬰兒」的步子走得不像「成人」那麼漂亮,就指責他們推翻專制的努力,恨不得他們再回到海珊(薩達姆)、格達費和穆巴拉克時代的「穩定壓倒一切」的思維,不僅短見,更是冷酷。

 

普丁和歐巴馬唱雙簧

對敘利亞,歐巴馬政府的錯誤就更加明顯了:在三年前「阿拉伯之春」風起雲湧、敘利亞人民也起來革命時,歐巴馬政府袖手旁觀,毫無明確支持。歐巴馬曾說,阿薩德政府不可逾越使用化學武器這個紅線。但當阿薩德冒天下之大不韙,真的使用化學武器殺害自己人民後,歐巴馬居然仍毫無動作,不僅喪失道義,拋棄自由世界領導地位,也用吞食自己的承諾而敗壞了美國的信譽。雖然美國左右媒體幾乎異口同聲支持美國採取軍事行動(轟炸阿薩德的化武基地等),歐巴馬仍猶豫不決,不採取行動。最後俄國總統普丁看出門道(看明白歐巴馬不想動真格的),出面表示由他去要求阿薩德銷毀化學武器。於是歐巴馬就著台階下令休兵。等於普丁和歐巴馬唱雙簧,讓阿薩德政權繼續存活。

本來那個時候如果美軍轟炸阿薩德軍隊,反政府軍就可乘勝進攻,完全可以像利比亞人民幹掉格達費那樣,推翻敘利亞的獨裁政權。而那個時候,敘利亞境內的ISIS還沒有多大勢力,那時溫和派為主體的反抗軍得手,今天的敘利亞絕不是這個局面。但是歐巴馬一次次放棄了機會。這不是歐巴馬的馬虎,而是他當總統後,外交政策全部後退,有意放棄了美國領導自由世界的旗手責任,他公開說,「我們站在後面」(behind)。不僅如此,歐巴馬骨子裡根本不想對抗極端伊斯蘭,這是一目了然的。

因看透了歐巴馬的無能和怯懦,普丁才得寸進尺,不僅吞併克里米亞,肢解了烏克蘭,而且敢派戰機進入敘利亞狂轟濫炸(首日就炸死30多名平民),歐巴馬居然束手無策,拿不出任何對策。西方左派那些反戰分子們更是一聲不吭——他們永遠反美國主導的正義戰爭,絕對不反蘇聯、俄國和一切獨裁政權所主導的非正義戰爭;獨裁政權殺死多少平民他們都一律看不見!

 


《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Bret Stephens觀察普丁看歐巴馬的神情,認為普丁視歐巴馬為「無能、智商太低」的對手。Getty Images

 

連普丁都蔑視歐巴馬

當然,歐巴馬怎麼可能拿出對策呢?事實上,俄國轟炸敘利亞,事先是得到歐巴馬認可的。在轟炸前,正值聯合國開年會,普丁見到歐巴馬時,聲稱俄國戰機將去轟炸敘利亞境內的ISIS,歐巴馬表示同意,他居然不知道俄國一直是阿薩德的支持者?!居然不在意俄國勢力直接進入中東。結果當然是:俄國主要是轟炸敘利亞的溫和派反抗軍。美國媒體對歐巴馬當時是真傻還是裝傻有爭論,但不管真假,歐巴馬展示的都是愚蠢無能。《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Bret Stephens對此評論說,「我花了一些時間觀察最近歐巴馬和普丁在聯合國見面的照片,普丁看歐巴馬的神情,很像個高段棋手看一個低能對手,既有一分得意,還有知道對手智商太低、不是對手而感到的乏味。」

美國保守派對歐巴馬政府的敘利亞政策有強烈的批評,很多重量級人士都提出起碼應該在敘利亞像當年在伊拉克、利比亞那樣建立「空中禁飛區」,這樣可以保護那裡的平民不被殺害,反抗軍(溫和派)也有喘息修整機會,但歐巴馬毫無動作。連歐巴馬的同黨希拉蕊,也主張應該在敘利亞建立「禁飛區」,歐巴馬批評她是因為競選總統才說這種話。

在歐巴馬執政期間,美國姑息綏靖俄國和阿薩德的政策不會改變。一個被普丁視為「無能、智商太低」的對手,不可能在今後一年就會變成高段。所以美國只有明年底大選換總統,對外政策才可能恢復正常,回到保衛自由世界、捍衛和傳播民主自由價值的軌道上。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2013年1月台灣大事
反媒體壟斷延燒學生全台走透透 反媒體壟斷議題在1月仍然持續發燒!反媒體巨獸青年聯盟約1,500名學生在自由廣場前靜坐跨年,…
有機稻場客製體驗活動 看見有機農業的態度
▲插秧之前先讓孩子們「拜田頭」,學習敬天感恩的態度。有機稻場提供​▲孩子們正準備嘗試插秧的初體驗。有機稻場提供​▲…
2024美國大選前夕台灣的「川普焦慮症」
美國的盟友都很關心美國大選,即使是歐盟內部那些與美國民主黨價值理念在「進步主義」方面相當一致的國家, 如:德國、法國等,…
讀古文,學專業報告格式(之二)
我們在上一次的專欄文章談到,很多年輕人在進入職場後,不清楚要如何才能做好專業的口頭或書面報告。這或多或少跟他們從小所受的「考試用作文訓練」…
奧運結合綠化與都更 倫敦再現古都風華
正值歐債風暴、全球陷於二次經濟危機之際,英國政府與民間對本次倫敦奧運高達93億英鎊(約合146億美元、4,365億新台幣)的投資,…
中國國鳥網路票選 麻雀第一
50年前,中共前主席毛澤東一紙令下,麻雀就像黑五類被列為「四害」之一,各地展開瘋狂撲殺,一年多之後才被「平反」,把牠從四害中除名,…
麗乾花收藏綻放的瞬間
發源於義大利的押花藝術,直到廿世紀末才傳到台灣。這種完全使用大自然素材而不需要使用顏料的創作,不僅可以展現在居家的杯墊、書籤、…
北京海外推軟實力 央視野心勃勃
據英國《衛報》12月8日報導,央視計畫大規模擴大海外觀眾,明年年底前海外「宣傳工作者」人數將擴大五倍,2016年前擴大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