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經濟研究院經濟展望中心主任彭素玲。葉俊宏攝影
2016年開春以來,全球股市表現疲軟、中國大陸股市大跌,台灣則出口連續衰退,2015年全年經濟成長率進入「保1」大作戰。台灣經濟表現,就像打破四十多年隆冬低溫紀錄般的「酷寒」。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2015年11月底的預測,2015年全年經濟成長仍有1.06%。不過,台灣兩大經濟研究院──台經院與中經院,卻已下修至1%以下。而根據海關統計顯示,台灣2015年第四季出口較主計總處預測少了13億美元,折合新台幣少了400多億元,因此預估將會讓經濟成長率跌掉0.2個百分點,而使得全年無法保1。
主計總處官員對此抱持較樂觀看法。因為第四季進口也少了13.6億美元,就貿易順差(出口值減進口值)而言,和原預測相當。但進口少了13.6億美元,扣除農工原料後,仍有三成會反映在消費、投資的減少,進而影響GDP,惟影響幅度仍待評估。綜合這些資訊,台灣2015年第四季的經濟成長率能否達到原預測的0.49%、全年能否保1,顯然是有挑戰但也還有機會。主計處最新預測將於2016年1月29日發布。由於本刊屆時已截稿送印,讀者可注意該消息的最新相關報導。
根據支出面GDP(國內生產毛額)統計,一國之經濟成長來源,不外消費、投資、政府支出與出口等「四駕馬車」。中華經濟研究院「經濟展望中心」主任彭素玲,特由此角度評估了台灣2016年的經濟前景。
問:台灣是否進入所謂的「經濟衰退」時期?
彭:2015年上半年,台灣的經濟大約有1.3%左右的成長,但下半年的數字很可能第三季跟第四季會呈現連兩季負成長。根據美國最大經濟研究機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的定義,連兩季負成長就屬於進入「經濟衰退」,所以對台灣來說情勢是相當嚴峻的。
放眼展望2016年,現在有滿多家預測機構,包括國內與國外,對台灣2016年的經濟成長率大概都下修到2%以下,甚至還有機構預期2016年不到1%,就是說連兩年都維持在只有零點幾的成長趨勢。
我認為2016年很難像金融海嘯後的2010年一樣能夠大幅回彈,因為它牽涉到中長期的結構性改變,所以應該說,台灣也進入一個「新平庸」的時代了。
過去兩年的民間消費是支撐經濟成長的主要部分,但2016年其比重可能會下降。Thinkstock
問:2016年台灣經濟的短期展望是否樂觀?
彭:從支出面來看GDP的組成,包括C(消費)+I(投資)+G(政府公共支出)+X(出口)-M(進口),我們可以從這幾個面向來看2016年的可能走向。
政府公共支出(G),因為受到財政赤字的影響,而且民間也希望政府撙節支出、更有效率,所以那部分金額大概都是負成長或零成長,但那部分占GDP比重很小,所以影響不大。
民間消費的部分(C),在2014年與2015年是經濟成長很重要的支柱,但在2016年我們認為它的比重會往下調整。包括失業率會開始上升一些,放無薪假的人數、領失業給付的情況也有一點往上走的情況。另外房地產市場今年也相對往下走。因此民眾的消費相形之下也會較為保守。
那麼就投資(I)來說,「台灣接單、海外生產」的情況一直在持續,平均大約五成五的比例,但像資訊通訊業,可能高達九成在海外生產,只是現在東協經濟共同體(AEC)的成立,海外生產基地從中國移到東南亞的情況更明顯。其實就國內投資來說,我們發現從1996年、1997年之後,投資規模在這十幾、二十年來都沒有甚麼成長,即便有甚麼「鮭魚返鄉」,但實際上成效是打問號的,回到台灣頂多是點的布局,沒有深入扎根,因為企業發現在台灣沒有辦法找到競爭力。
另外,台灣的超額儲蓄一直在攀高,也就是台灣儲蓄一直增加,但投資卻沒有相對增加,這表示資金沒有被活絡、有效率的運用,造成閒置,其中不少進到房地產市場做短期買賣,這問題在台灣與中國都發生。
IT產品是台灣的強項,搭上ITA 2(資訊科技協定擴大)的關稅減讓協議,將有利我國科技產品出口。Thinkstock
問:2016年台灣經濟如欲復甦成長,應該仰賴甚麼力量?
彭:消費、投資、政府支出這三部分是屬於內需,看起來短期之內都沒有翻轉的可能,所以就要看X(出口)的部分。
一般國際機構認為,2016年雖然中國經濟成長率會往下修,但美國穩健成長、歐元區和緩復甦,因此一般預估2015年是全球貿易的谷底,2016年應會稍微回升。雖然台灣的出口比重仰賴中國很多,但其實很多產品的最終市場還是在美國和歐洲。所以我們會認為,在2016年的國際貿易上,台灣在出口方面的表現會比去年稍微好一些。
不過,中國說他們要發展進口替代,發展它的供應鏈在地化,這就需要台灣自己能夠守住在國際供應鏈上的關鍵角色了。
此外,我認為有一個比較大的有利因素,那就是世界貿易組織(WTO)在2015年底完成「資訊科技協定擴大」(ITA expansion)談判,又稱為ITA 2。這是近二十年來規模最大的關稅減讓協議,取消了201項科技產品共1.3兆美元的貿易限制,最快2016年7月開始調降關稅。
台灣是ITA的簽署會員國,簽署的國家很多,而IT又正是我們的強項,所以台灣的IT產品維持了滿長時間出口的榮景。因此,ITA 2到底能不能幫台灣拿到除了中國大陸之外的其他市場的訂單,很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