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2016利多不多,端看出口

台灣出口連續衰退,2015年全年經濟成長率進入「保1」大作戰。
Thinkstock
第164期
李唐峰
短期內難以翻轉 -- 「展望2016年,很難像金融海嘯後的2010年一樣能大幅回彈,因為它牽涉到中長期的結構性改變。所以應該說,台灣也進入一個新平庸的時代了。」

中華經濟研究院經濟展望中心主任彭素玲。葉俊宏攝影

 

2016年開春以來,全球股市表現疲軟、中國大陸股市大跌,台灣則出口連續衰退,2015年全年經濟成長率進入「保1」大作戰。台灣經濟表現,就像打破四十多年隆冬低溫紀錄般的「酷寒」。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2015年11月底的預測,2015年全年經濟成長仍有1.06%。不過,台灣兩大經濟研究院──台經院與中經院,卻已下修至1%以下。而根據海關統計顯示,台灣2015年第四季出口較主計總處預測少了13億美元,折合新台幣少了400多億元,因此預估將會讓經濟成長率跌掉0.2個百分點,而使得全年無法保1。

主計總處官員對此抱持較樂觀看法。因為第四季進口也少了13.6億美元,就貿易順差(出口值減進口值)而言,和原預測相當。但進口少了13.6億美元,扣除農工原料後,仍有三成會反映在消費、投資的減少,進而影響GDP,惟影響幅度仍待評估。綜合這些資訊,台灣2015年第四季的經濟成長率能否達到原預測的0.49%、全年能否保1,顯然是有挑戰但也還有機會。主計處最新預測將於2016年1月29日發布。由於本刊屆時已截稿送印,讀者可注意該消息的最新相關報導。

根據支出面GDP(國內生產毛額)統計,一國之經濟成長來源,不外消費、投資、政府支出與出口等「四駕馬車」。中華經濟研究院「經濟展望中心」主任彭素玲,特由此角度評估了台灣2016年的經濟前景。

 

問:台灣是否進入所謂的「經濟衰退」時期?

彭:2015年上半年,台灣的經濟大約有1.3%左右的成長,但下半年的數字很可能第三季跟第四季會呈現連兩季負成長。根據美國最大經濟研究機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的定義,連兩季負成長就屬於進入「經濟衰退」,所以對台灣來說情勢是相當嚴峻的。

放眼展望2016年,現在有滿多家預測機構,包括國內與國外,對台灣2016年的經濟成長率大概都下修到2%以下,甚至還有機構預期2016年不到1%,就是說連兩年都維持在只有零點幾的成長趨勢。

我認為2016年很難像金融海嘯後的2010年一樣能夠大幅回彈,因為它牽涉到中長期的結構性改變,所以應該說,台灣也進入一個「新平庸」的時代了。

過去兩年的民間消費是支撐經濟成長的主要部分,但2016年其比重可能會下降。Thinkstock

 

問:2016年台灣經濟的短期展望是否樂觀?

彭:從支出面來看GDP的組成,包括C(消費)+I(投資)+G(政府公共支出)+X(出口)-M(進口),我們可以從這幾個面向來看2016年的可能走向。

政府公共支出(G),因為受到財政赤字的影響,而且民間也希望政府撙節支出、更有效率,所以那部分金額大概都是負成長或零成長,但那部分占GDP比重很小,所以影響不大。

民間消費的部分(C),在2014年與2015年是經濟成長很重要的支柱,但在2016年我們認為它的比重會往下調整。包括失業率會開始上升一些,放無薪假的人數、領失業給付的情況也有一點往上走的情況。另外房地產市場今年也相對往下走。因此民眾的消費相形之下也會較為保守。

那麼就投資(I)來說,「台灣接單、海外生產」的情況一直在持續,平均大約五成五的比例,但像資訊通訊業,可能高達九成在海外生產,只是現在東協經濟共同體(AEC)的成立,海外生產基地從中國移到東南亞的情況更明顯。其實就國內投資來說,我們發現從1996年、1997年之後,投資規模在這十幾、二十年來都沒有甚麼成長,即便有甚麼「鮭魚返鄉」,但實際上成效是打問號的,回到台灣頂多是點的布局,沒有深入扎根,因為企業發現在台灣沒有辦法找到競爭力。

另外,台灣的超額儲蓄一直在攀高,也就是台灣儲蓄一直增加,但投資卻沒有相對增加,這表示資金沒有被活絡、有效率的運用,造成閒置,其中不少進到房地產市場做短期買賣,這問題在台灣與中國都發生。

 

IT產品是台灣的強項,搭上ITA 2(資訊科技協定擴大)的關稅減讓協議,將有利我國科技產品出口。Thinkstock

 

問:2016年台灣經濟如欲復甦成長,應該仰賴甚麼力量?

彭:消費、投資、政府支出這三部分是屬於內需,看起來短期之內都沒有翻轉的可能,所以就要看X(出口)的部分。

一般國際機構認為,2016年雖然中國經濟成長率會往下修,但美國穩健成長、歐元區和緩復甦,因此一般預估2015年是全球貿易的谷底,2016年應會稍微回升。雖然台灣的出口比重仰賴中國很多,但其實很多產品的最終市場還是在美國和歐洲。所以我們會認為,在2016年的國際貿易上,台灣在出口方面的表現會比去年稍微好一些。

不過,中國說他們要發展進口替代,發展它的供應鏈在地化,這就需要台灣自己能夠守住在國際供應鏈上的關鍵角色了。

此外,我認為有一個比較大的有利因素,那就是世界貿易組織(WTO)在2015年底完成「資訊科技協定擴大」(ITA expansion)談判,又稱為ITA 2。這是近二十年來規模最大的關稅減讓協議,取消了201項科技產品共1.3兆美元的貿易限制,最快2016年7月開始調降關稅。

台灣是ITA的簽署會員國,簽署的國家很多,而IT又正是我們的強項,所以台灣的IT產品維持了滿長時間出口的榮景。因此,ITA 2到底能不能幫台灣拿到除了中國大陸之外的其他市場的訂單,很值得期待。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2013年1月台灣大事
反媒體壟斷延燒學生全台走透透 反媒體壟斷議題在1月仍然持續發燒!反媒體巨獸青年聯盟約1,500名學生在自由廣場前靜坐跨年,…
有機稻場客製體驗活動 看見有機農業的態度
▲插秧之前先讓孩子們「拜田頭」,學習敬天感恩的態度。有機稻場提供​▲孩子們正準備嘗試插秧的初體驗。有機稻場提供​▲…
2024美國大選前夕台灣的「川普焦慮症」
美國的盟友都很關心美國大選,即使是歐盟內部那些與美國民主黨價值理念在「進步主義」方面相當一致的國家, 如:德國、法國等,…
讀古文,學專業報告格式(之二)
我們在上一次的專欄文章談到,很多年輕人在進入職場後,不清楚要如何才能做好專業的口頭或書面報告。這或多或少跟他們從小所受的「考試用作文訓練」…
奧運結合綠化與都更 倫敦再現古都風華
正值歐債風暴、全球陷於二次經濟危機之際,英國政府與民間對本次倫敦奧運高達93億英鎊(約合146億美元、4,365億新台幣)的投資,…
中國國鳥網路票選 麻雀第一
50年前,中共前主席毛澤東一紙令下,麻雀就像黑五類被列為「四害」之一,各地展開瘋狂撲殺,一年多之後才被「平反」,把牠從四害中除名,…
麗乾花收藏綻放的瞬間
發源於義大利的押花藝術,直到廿世紀末才傳到台灣。這種完全使用大自然素材而不需要使用顏料的創作,不僅可以展現在居家的杯墊、書籤、…
北京海外推軟實力 央視野心勃勃
據英國《衛報》12月8日報導,央視計畫大規模擴大海外觀眾,明年年底前海外「宣傳工作者」人數將擴大五倍,2016年前擴大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