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百姓身負「萬萬稅」,不過大多數人並不了解自己交了哪些稅。這是因為中國的直接稅(不會轉嫁的稅,如所得稅)比重很低,而間接稅(會轉嫁的稅)比重較高。而間接稅中,較為主要的有營業稅和增值稅。
營業稅原為中國地方政府第一大稅種,自5月1日正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由中央掌控的增值稅,以彌補中央財政的不足,這令地方不滿。官方發布消息稱,「這是中國最大也是最複雜的財稅改革」。不過,實際計算下來,企業的稅負正在增加,而這些也都將轉嫁到普通民眾頭上,經濟下滑與高稅負令企業和百姓已不堪重負。
在中國原本的稅制中,營業稅是地方稅,徵稅對象為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者,稅率多為3%、5%;增值稅為中央稅,徵收對象是對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者,稅率多為13%、17%。
中央與地方的關系,是理順中國財稅體制改革的關鍵之一。亞洲開發銀行行長中尾武彥就曾表示,中國地方政府開支占中國總支出的85%,但是其收入卻不到全國政府總收入的50%。一旦中央轉移支付無法應對地方需求之際,必然會導致地方債務等風險積聚。中尾武彥認為雖然中國地方政府的總債務占GDP水平仍然在可控範圍之內,但過快的增速仍然讓人擔憂。
地方與中央搏弈
中共政府官方媒體新華社報導稱,在中國財稅改革歷史中,2016年5月1日,已試點四年的「營改增」改革將全面推開,昔日地方第一大稅——營業稅退出歷史舞台。「營」即營業稅,「增」即增值稅。這是近年來中國最大、最複雜的稅制改革。
中共中央收走了地方的財政權,並制定與地方增值稅收入劃分過渡方案,明確在未來二至三年的過渡期內,增值稅中央和地方將按照五五比例分成。
中國財經評論人士葉檀曾撰文表示,「營」改「增」後,減少的稅收收入由地方政府承擔,同時,稅負上升的行業補貼,也由地方財政承擔。這樣一來,中國地方政府的稅收實質在下降。
4月下旬,中國財政部發緊急通知稱,部分地方出現了營業稅等收入非正常增長的情況。這其中既有房地產業回升等原因,也有回溯性清稅,甚至弄虛作假收過頭稅等因素。地方政府選擇將基數做大、提前收稅的現象明顯。
中國樓市、國企等資產泡沫已經大到不能倒。在國企改革,削減過剩產能、清除殭屍企業、降低企業債務槓桿,化解金融風險等方面,則存在地方與中央之間的博弈。地方缺乏協調配合的意願,傾向於不作為。
企業稅負實際加重
據中國稅務總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5月1日上午11點,中國全國共有23,669戶試點納稅人開出63,655份發票,其中,增值稅專用發票7,347份,增值稅普通發票56,308份,開票金額27.5億元。
增值稅專用發票是指企業可以利用進項稅做抵扣。然而根據其數據顯示,有九成是不得做抵扣的,這令企業很不平。
稅務總局局長王軍表示,順利開票只是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的第一道關口,還面臨「5月3日二手房交易順利申報開票」的第二道關口、「5月3日四大行業全面順利開票」的第三道關口。
近日,凱悅、洲際、萬豪、希爾頓等國際酒店集團,紛紛以「營改增」為名進行漲價,之後被政府約談責令取消漲價,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這些國際酒店在收取的房費中,除了房價、服務費之外,又收取了一道「預估政府稅款和費用」。
酒店聲稱,之所以向消費者加收這道費用,是因為「營改增」。同時,在一些國際酒店的官網首頁,也醒目地打出了這樣一行字:「從2016年5月1日起,增值稅(VAT)將在中國實施,房費及其他酒店服務費均將徵收增值稅。」
在營業稅制度下,企業要繳納5%的營業稅。中國財政部稅政司負責人解釋說,改徵增值稅後,銷售額在500萬元以上的酒店適用6%的增值稅稅率。
稅費繁多 百姓不堪重負
根據財政部公布的2015年財政收支情況顯示,2015年1至12月,中國國內增值稅為31,109億元,營業稅19,313億元。營改增之後,增值稅將成為中共政府第一大稅種,收入規模將遙遙領先。
從官方公布的數據來看,中國的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達到44%。政府收入占GDP比重大,意味着企業、居民的稅負較重。中國企業多年來繳納重稅,同樣,普通民眾衣食住行各方面的消費也包含種類繁多的稅負,稅負比率甚至要超出美國數倍。此外,還有數不清的各種雜費需要繳納。
除了稅收外,中共政府還徵收各種政府性基金,這些政府性基金至少有500項,但被列入財政部預算只有40項,其他400多項被地方政府收取,且無法了解費用去向。